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公立醫療機構建設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總體原則
(一)科學規劃,協調發展。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政府衛生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相協調,嚴格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要求,變粗放式發展為內涵式發展,嚴格控制公立醫療機構盲目擴張和舉債建設,嚴格執行公立醫療機構大型醫用設備購置審批制度。
(二)堅持標準,規范建設。到2013年底,全市各級公立醫療機構的基本建設和基本設備配置全部達到衛生部制定的基本標準。
二、公立醫療機構現狀
截止年底,全市公立醫療機構業務用房已基本達標,基本設備配置大多數公立醫療機構已達標,以縣為單位,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在全省中居中等水平;等縣(市、區)有60個鄉鎮衛生院有數量不等的公共周轉房;市第一醫院、市第二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縣醫院、縣醫院、縣醫院和醫院有數量不等的職工周轉房(少量出租房)。同時,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還有不少的債務(其中包括基礎建設債務和大型醫用設備購置債務)。
三、明確公立醫療機構的功能定位
各級醫療機構要明確功能定位,實行分級診療。
(一)三級醫院。主要負責發展高、精、尖醫療技術,診治罕見病、疑難雜癥和急危重病人,研究世界先進醫學模式,探索醫學預防性和預測性,確定常見病和多發病規范性治療模式,輻射推廣到基層醫療機構。
(二)縣級醫院。主要負責提供基本醫療及危重急癥、常見病、多發病的救治,承擔相應的教學、科研等任務,并負責對鄉鎮、村衛生機構的業務技術指導和衛生人員的進修培訓,是三級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核心和龍頭。
(三)鄉鎮衛生院。主要負責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等綜合服務,承擔對村衛生室的業務管理和技術指導。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主要承擔轄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職責。
四、公立醫療機構的硬件建設
公立醫療機構是政府舉辦的醫療服務保障部門,公立醫療機構的基礎建設和大型醫用設備購置必須由各級政府負責,統一規劃、審批、建設。市里主要是做優做強三級醫院;各縣(市、區)要切實建好鄉鎮衛生院,努力辦好縣級醫院。
(一)基礎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政府要承擔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負責對公立醫療機構的投入。按照“硬件投入靠政府,運行管理靠醫院”的原則,各縣(市、區)政府負責公立醫療機構及基層醫療機構基礎建設和大型設備購置;按分級負責的要求,對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新建、改(擴)建項目,由發改、財政和衛生等部門根據項目功能、規模及建設標準給予核定。
(二)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周轉房建設。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不但要建設好鄉鎮衛生院的業務用房,還要建設一定數量的周轉房,讓醫務人員能夠下得去、有得住。
(三)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優先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舉辦上規模(綜合醫院床位100張以上)、有特色的專科醫療機構,包括康復所、護理院、護理站、老年病和慢性病等專科醫療機構。到2015年,各縣(市、區)力爭舉辦1家100張以上床位的民營醫療機構。將民營醫療機構納入公共醫療體系管理,支持民營醫療機構承擔公共衛生服務、基本醫療服務和醫療保險定點服務,有條件的縣(市)要對民營醫療機構給予適當的財政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