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公務員依法行政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行政比合法行政要求更高。合理行政的本質是執法人員如何運用法律規定的自由裁量權,考驗的是執法人員的整體法律素質。這幾年來,行政機關的審評審批人員、行政處罰執法人員的專業法律知識水平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但是法律素質不只要求執法人員掌握法律知識,更重要是要具備一種法律至上的觀念和意識,把法律的原則運用到日常監管執法過程當中去,讓法律原則成為執法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執法才能既合法又合理。從接觸到的行政復議案件中,可以看出有些技術審評、處罰尺度把握不一致,行政相對人對此提出異議。提高合理行政能力,就要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把技術審評制度、指導原則、處罰自由裁量權進行量化定的更細、更明確,同時要加強培訓工作,培養出更多具備較高法律素質的監管執法人員。
二、加強程序觀念
我們的法律傳統是重實體輕程序。這在實際監管工作中也有體現。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方面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問題往往出在對程序性要求不重視、不遵守。比如審評審批超時限問題是個長期困擾行政機關的難題。還有因為審批批件未載明法律依據,導致法院只能以重大瑕疵判決行政機關敗訴。這些案件中,行政機關的技術審評結論在事實上是具備充分法律依據的。又比如在復議、訴訟過程中,審評人員在審評過程中多次與當事人進行溝通、座談,但沒有書面記錄或音頻視頻資料留存,故而無法舉證。所以,要進一步加強執法人員程序意識,這不僅是對行政相對人負責,也是對監管部門的自我保護。
三、注重法制宣傳
法制宣傳是監管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在行政復議案件辦理過程中,往往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案件是因為申請人對執法依據理解有誤。經與申請人溝通,向其解釋監管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后,申請人撤回申請、訴訟的不在少數。如果執法人員能夠在執法過程中注重法律法規政策等執法依據的宣講,相信因執法而引起的行政爭議就會減少很多。在法制宣傳過程中,監管部門與相對人達成良性的互動,相對人獲得了對監管依據的了解,監管部門也在應對相對人的異議中加強了對有關規定的理解,反思監管政策、思路等的漏洞、弊端,從而改進監管工作。
作者:耿傲然張嘉元單位: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