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治安體系建設的關鍵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城市發展的客觀實際和多年城市管理的實踐,充分說明如果不對城市管理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及優化整合,單純依靠哪一級組織和職能部門,已無法滿足現代城市管理多樣化的需求,更難以保證城市居民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需求。必須適應形勢變化,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以建立城市社會治安“打、防、控”體系建設為重點的綜合治理工作中來,全面提高城市的綜合管理水平。
1、依托社區平臺,創新管理體制。社區是現代城市屬地管理的重要載體,是城市大系統中的基本組織形式。在管理區域上科學地劃定社區范圍,本著便于管理的原則,按照城市新建骨干道路網絡,分區域劃定社區管理范圍。如西航辦轄區內,就可以將北抵普定至安順公路,東抵北郊路,南抵西航大道,西至西王山、婁家坡水庫區間約5平方公里的地域劃定為南馬社區,管轄西王山村、南馬村、西市村及西興村大部、南新居委會。然后以社區為單位,實行區域大封閉、區內細分割,分片切塊,確定責任單位和街區路段居民小組,實現無縫覆蓋,做到管理界限清,轄區單位清,商住小區、商業路段、集貿市場、居民樓群院落清。以責任單位和居民小組為具體的管理單元要素,杜絕一切管理死角。在社區的組織機構和管理形式上,組建社區居民管理委員會,新組建的社區管理委員會不是簡單地將原有的居民委員會更名為社區居民委員會。而是在街道辦事處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受辦事處授權和委托,行使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兼有辦事處派出機構職能的居民自治組織。社區管理委員會可以成立黨組或黨總支,干部和管理人員由街道辦事處選派、召開居民代表會議推選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涉及城市管理的行政執法部門、行政管理職能部門可下設派駐機構,下派駐區干部和聯絡員。社區居民管理委員會牽頭組織開展社區社會事務管理的各項工作,除國家法律有具體規定外,各部門單位都應按照“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協同作戰,各記其功”的原則,在社區管委會的協調組織下,參與開展以社會治理為重點的社會事務管理工作。社區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轄區的企事業單位、村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集貿市場、聚居商住樓、聚居樓群院落、街區路段、居民小組進行管理。對尚未轉為居民戶口的散居農民戶,也要按片區將其編入居民小組,在村黨支部、村委會協助下進行管理。
2、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治安聯防值勤隊伍。城市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關鍵是要建立起一支經常性的反應靈敏的治安聯防值勤人隊伍,開展經常性巡邏查訪,控制街面治安和居民住地安全。結合開發區實際,應建立四個層次的聯防值勤隊伍。一是以區公安分局機關直屬大隊干警為骨干力量,抽調區直機關和大型企業基干民兵,編組為區級治安聯防大隊,負責主要街區、重點部位的巡查。二是以辦事處綜治辦、武裝部、計生站股干部為主體,編組少量派出所干警,組成街道辦事處一級治安聯防值勤隊,負責轄區內治安巡邏和對流動人員、房屋出租的查訪。加強對各社區結合部及案件多發部位的巡查。三是以社區包片民警、辦事處包村包居計生干部、工商局、城管大隊包路段工作人員,編組為社區治安聯勤隊,以社區公安值班室為陣地,加強對本社區治安重點時段、地段的巡邏查訪。四是充分發揮各街區企事業單位集貿市場的保衛部門,物業管理公司的保安部門、商店住宅小區門衛、村民委靈會聯防隊的作用,組建街區聯防值勤隊。實行分路段編組、定區位巡查,在重點部位設置治安值勤點、報警點,定責任承包各區段的牽頭單位和主體單位一律實行掛牌管理責任承包。以上四級聯防值勤隊伍在區綜治機構統一組織協調和辦事處綜治辦的具體安排下,加強信息溝通,科學劃定巡查段、區域和時間明確職責任務,不漏路段,不留死角。
3、加強綜治查訪、實行準租準住、落實綜治承包責任制。針對城市治安管理中人戶分離、底數不清、信息不暢、責任不明的實際,社區綜治聯防值勤隊伍要加大入戶查訪的力度。做到持證上崗,聯合人、戶,日常管理由社區組織牽頭,業務管理實行部門牽頭負責,堅持常規入戶與重點入戶查訪制度。一次入戶落實治安、準租準住、計劃生育、物業管理、家政服務等多項業務,保證社區綜治工作、計劃生育等項主要管理工作有人抓、隨時管、月月清、戶戶明。同時結合現代化辦公手段,轄區內每一個街區、路段、居民點、單位、樓群院落、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在圖表上微機上顯示出來,結合入戶查訪的結果,進行戶況顯示,動態管理。達到轄區人口清、管理對象清、每個家庭人口清的目的,徹底掌握城區各類人員狀況,使城區治安管理基本實現不漏一村一居一戶一人。做到底清、圖明、數實。要嚴格推行“準租準住”制度,從源頭上堵塞社會治安和計劃生育隱患。出租戶是城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難點和重點,只有管住出租人,管住房主,才可能管住租房人,管住流動人員,才能解決流動人口、異地居住人員的漏登、漏統、漏管問題。從年開始,在開發區西航辦轄區內全面推行《準租許可證》和《準住許可證》制度,合理收取費用,加大違規處罰。在戶況顯示圖表中,重點標識。并做到重點防范、定期查訪、重點稽查,實現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防線前移,超前控制。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管理資源優勢,形成合力,要對社區干部工作人員、管段民警、計生包片干部、物業公司負責人、居民小組長、樓長、院落長、村民小組長進行合理分工,實行聯防聯治,明確具體責任,進行目標考核,保證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落到實處。
4、推行居民自治、優化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城區黨委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黨委政府要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視社區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提高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以人為主”的意識。加強對社區建設財力、人力、物力的投入,多方籌集資金,保證社區居民管理委員會有不少于6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保證社區一級組織的干部和工作人員人均每月不少于400元的報酬,居民小組長每月不低于100補助。真正解決有能人管事和辦事的問題。真正解決有辦公用房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基本陣地的問題。社區組織在開展工作中要堅持以居民自治為根本,充分發揮每個城市居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動員推選一批有責任心、樂于公益事業,熱心為市民服務的骨干擔任居民小組長、樓長、院落長。廣泛組織開展社區治安志愿者、健康之友、老年之友、婦女之友、文化體育協會、青年志愿者等群眾活動,從中培養挑選一批骨干作為社區社會治安信息員,加強對城市社會治安的微觀控制。
要努力優化基層治安體系的運行機制,把社區治安管理和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治安和服務作為一種產業來抓。社區黨政組織作為黨和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在城市的具體實施者,是各級各部門開展工作必須依靠的力量,但長期以來,在社區建設中,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化管理,社區一級組織有責無權,實際駕空了社區組織。只有按市場經濟運作,賦予社區組織應有的職能,讓社區在管理和服務中自我發展和完善。具體來講,社區除了應該滿足居民需要按政策開展無償服務外,相關的部門單位可以依法委托社區代收服務費和管理費。如城區的有線電視、水、電、氣費、衛生費、治安費、流動人口管理費、出租房準租管理費的收取,都可以由管理部門與社區組織簽定委托合同和協議,由社區組織上門服務,提取一定服務費。這樣既強化了社區職能,拓寬社區工作業務,又方便了居民,降低單位部門分散收費成本。社區組織還可以根據治安管理工作需要,開展看管車輛、托兒養老、衛生保健、信息咨詢、廢品收購、家政服務、資產經營等項服務性工作。上門收費、收費服務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社會管理工作,同時也是落實經常性工作的具體措施。把社區治安管理作為一種產業來運作,是社區發展的需要,又是是便民、利民、安民的需要,也能更好地促進社區治安防控體系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