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創新的社會心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服從心理服從心理是指個體根據別人的意愿、命令或社會要求、群體規范而表現出來的一種符合外界要求行為的一種心理現象。服從心理是從兩人或雙方關系中產生的。從其對象來說,有個體對尊敬長者、所在群體和社會規范的服從;從其心理狀態來說,有自愿和不自愿的服從之分。有時服從是強制性的,不是自愿的;有時服從是自愿的,不是強制性的,正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要想改變服從心理,需要加強法律的管理制度,監督制度,真正實現民主的管理方式,使人們做自己的主人,進而提高人的思想的獨立性。要改變服從心理,教育的改革也必不可少。我國目前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側重應試,人從小被培養為尋求和記憶標準答案的思維方式,不僅嚴重束縛了思維的創造力,還養成了服從“標準答案”、“專家說法”的心理,改革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思維創造力,是改變服從心理,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必然之路。
1.2合作心理合作是指不同個體或群體,為了共同目的,達成某種合約,相互幫助促使有利于雙方的結果得以最終實現的行為或意向。這種合約具有合法性,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存在合作關系的雙方或多方就會對對方產生信賴感和依賴感,是合作團隊中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團隊合作的效率遠不是一個個個體效率的和所能比的,從科學研究的實踐來看,單靠個人能力完成的重大研究少之又少,絕大多數科技進步都是一個又一個團隊合作完成的。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艾克斯羅德教授對人類合作行為的研究認為:合作的必要條件有兩個:一是關系的持續;二是相互回報。為了提高合作性,需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建立持久的關系;增加對對方行為的識別能力;維護信譽,相互信任;調控關系,獎罰分明。因此,合作心理對科技創新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個體或組織提高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中國人素來欠缺團隊合作精神,有“一人成龍,多人成蟲”的說法,加強團隊合作理念宣傳,培養國民的合作精神能有效促進科技創新發展,也是時代的要求。
1.3競爭心理競爭心理是在兩個或多個人在同一個活動中,產生的好勝心理。社會中的競爭就如同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競爭,同樣適用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則。競爭是個體或群體在社會生存的必然法則,且競爭可以促進人的潛力激發、精力更加充沛,從而取得平時不能達到的成績,一定強度的競爭促使群體效率提高,群體凝聚力增強,對群體行為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并使其行為不斷完善,并不斷創新,同時促進了科技創新的發展。在一個群體中,把競爭的合作型小組與內部不存在競爭的合作型小組相比,前者成績更為優異,這就證明了競爭的促進作用。競爭可以使長期處在安逸生活中的人們迸發激情,充滿戰斗的活力,是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催化劑。只有競爭才能促進科技創新的發展,才能取得成功,帶來成功的喜悅。
2社會心理因素對科技創新的作用
2.1社會心理對科技創新的積極、促進作用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社會心理可以簡稱為積極型社會心理。社會心理調控著人們的思維,因此想要促進人們對科技創新的發展,必須要有積極的社會心理。社會科技創新的發展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要想成為創新型人才,積極的社會心理和創新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強調:要把發揮人的創造力作為推動科技創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必須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權益、最大限度激發人的創造活力。〔3〕積極的創新心理是一切創新的基礎,只有你想獲得成功,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實踐和探索那些不為認知的事物,經過不懈的努力,經歷無數次的失敗仍不放棄,最終未知事物得到證實,實現創新。要培養積極型社會心理:①要正確認識科技創新的本質,如果你想要科技創新,就要了解科技創新的內涵和實質,否則是無法完成創新的,科技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對我們人類方方面面的改變也會越來越多,更多的是帶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是有利的影響,對此我們要有客觀的認識,不能因為科技創新對我們生活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產生抵觸心理;②增強自身的應變能力,在科技創新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不能一味的逃避,要面對現實問題,否則只能使科技創新就此止步。因此,我們只能直面苦難,敢于參與改革創新,并在實踐中隨機應變,讓全社會的創造潛能和活力競相迸發,從而促進科技創新的發展。第三,善于與人溝通。科技創新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對科技創新的理念也可能會有不同。人們相互之間的溝通,增加了人們對群體的認同感,也增加了個體對自己和對方的特點和能力的進一步認識,因此能夠比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對方,能夠揚長補短,精益求精。所以,人們需要相互溝通來補充自己欠缺的知識,避免不必要的彎路。第四,要有積極的態度。不管是對人、對事都要有積極的態度,多看到科技創新好的一面,碰到問題能主動去思考和實踐,尋求問題的解決,這樣才能善于發現更多的問題和機會,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基礎。
2.2社會心理對科技創新的消極影響阻礙科技創新發展的社會心理狀態可以簡稱消極型社會心理。消極型社會心理為科技創新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阻礙科技創新的發展,同時阻礙了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因此,去除消極型社會心理帶來的危害是現如今的首要問題。造成消極型社會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人們思想的封建性和觀念的陳舊性,所以我們必須要解放人們的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同時,科技的創新必然會要求人們去改變以適應,而改變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等成本的,有的甚至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科技創新必然會招致部分不愿意改變現狀人的消極對待。需要我們能正確對待消極型社會心理:①用思想約束行為。思想是主觀世界,行為是客觀世界,主觀和客觀達成一致,才能不被消極心理所影響;②化解與防范同步。化解社會心理的消極影響是最終目的,防范是為達到目的所采取的手段。手段與目的的統一,可以很好的調控,運用手段早日達到目的;③規定與監督。“三人成虎”的道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這就體現了人口相傳的結果是多么的嚴重,因此硬性規定是非常必要的。避免傳播消極的影響,在實行硬性規定的同時,實施強化監督,雙層保障消極的社會心理傳播。社會心理對科技創新發展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豐富了科技創新在社會心理這一方面的研究,倡導人們對社會心理這一方面多做研究,使科技創新和社會心理相平衡。我們必須采取不同的措施、從不同方面研究科技創新的發展,加強科技創新的健康社會心理的培養。根據我國現今的經濟發展狀況,現代化的不斷建設中,需要完善科技創新的制度建設、科技創新的評價體系、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和科技創新的法規體系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必須采取多種有效方案措施,培養良好的社會心理。〔4〕培養人們正確的價值觀,使人們正確了解社會心理,并自主的把消極的社會心理摒棄,共同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心理環境,使科技創新與積極的社會心理和諧發展。
作者:朱斯琴單位:內蒙古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