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范文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福建省人口轉變現狀及人口紅利趨勢分析(1978—2012)

1.出生率和死亡率的變化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醫療條件的不斷改善和人們身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死亡率日趨降低,福建省總體人口實現了較快的增長,由于死亡率總體上趨于平穩,因此福建省各年份總人口變化很大程度上是由福建省人口出生率的波動引起的[5]。由圖1可以看出,1978年以來,人口出生率處于較高的水平,1982年人口出生率為27.91‰,由于死亡率趨于平穩,所以自然增長率達到最高值。1990年以后,三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至2012年,人口出生率達到12.74‰,全省已形成“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的人口類型。2.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根據福建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顯示,福建省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表1)。表1的數據表明,福建省15~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趨勢,從1964年的54.5%上升到2010年的76.7%,在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們生育觀念轉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自2000年以來,0~14歲少兒人口的比重開始下降,從1964年的42.3%下降至2010年的15.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呈遞增趨勢,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例達到7.9%,根據國際通用的人口年齡結構類型指標(0~14歲人口比重小于30%,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福建省人口進入成年型的同時,開始向老年型過渡,出現老齡化加快的趨勢[6]。3.人口負擔系數的變化按照國際標準,人口負擔系數是指0~14歲少兒人口和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總和。少兒人口和老年人口之和和勞動年齡的百分比成為總撫養比,即人口負擔系數[7]。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使福建省人口負擔系數也發生了重要變化。福建省主要年份的人口負擔系數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總撫養比呈下降趨勢,由1982年的69.2%下降至2012年的31.6%,根據“總撫養比低于50%,社會進入人口紅利期”這一界定,福建省目前還是處于人口紅利期,但是由表2也可以看出,福建省少兒撫養比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2年,少兒撫養比系數下降至20.7%,而老年撫養比卻呈上升趨勢,2011年和2012年老年撫養比均達到10.8%。這一數據說明福建省老齡化的趨勢正呈遞增的態勢,將面臨著較重的養老負擔,到時將會出現人口紅利的降低,直至消失。以上三點分析表明,福建省的老年人口比和老年撫養比都在不斷地上升,老齡化的趨勢正呈遞增的態勢,老齡化程度的逐漸加深使得人口紅利的優勢將逐漸降低甚至枯竭。因此,如何提高人口紅利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兌現人口紅利以加速福建省經濟增長顯得尤為重要。

二、福建省經濟增長中的人口紅利效應檢驗(1978—2012)

人口紅利不意味著經濟必然增長,但經濟增長一旦步入快車道,則人口紅利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已經使福建省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為了更進一步地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人口紅利在多大程度上影響福建省經濟增長,本文運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來檢驗人口紅利的貢獻度,假設經濟總產出符合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Y=ALαKβ(1)其中,Y是經濟總產出,以地區生產總值來表示,L為勞動力投入,用從業人員表示,K為資本投入,采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表示,A為全要素生產率參數,α表示勞動力投入的產出彈性系數,β表示資本投入的產出彈性系數。對式(1)兩邊取自然對數得:lnY=lnA+αlnL+βlnK本文數據來自《福建統計年鑒1978—2013》,選取如下指標對各變量進行度量:產出Y以福建各相應年度的GDP表示,并按1978年的不變價進行平減。物質資本K以福建各年固定資產存量衡量,采用永續盤存法計算,其基本公式是KTt=KTt-1(1-δ)+It。其中KTt為第t年的資本存量,It為第t年的固定資產投資,以1978年為基期計算,δ為原有資本存量的折舊率。KTt-1為基準年固定資本存量的凈值,本文參照張軍等在《中國省際物質資本存量估算:1952—2000》(2004)中所做的估計。1978年福建物質資本存量為68億元(1978年價),固定資產折舊率δ采用王小魯和樊綱(2000)的方法,按5%的折舊率進行計算[10]。當年就業人數L采用福建省就業人員年末數表示。由于大多數的時間序列數據是非平穩的,如果在回歸分析中直接采用非平穩時間,就有可能產生“偽回歸”的現象,因此,需要對三組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和協整分析,以得到三者之間長期穩定的關系,本文計量分析采用Eview3.1。1.變量時間序列單位根檢驗在進行協整檢驗之前,要先對三者進行ADF單位根檢驗,來考察它們的平穩性,結果如表3。對數化后,原序列非平穩,進過二階差分后序列平穩,因此,三者都是(2)階單整序列。2.協整分析由于lnY、lnL、lnK都是I(2)階單整序列,滿足協整檢驗的條件,因此采用AEG檢驗法。第一步:進行協整回歸用lnL、lnK對lnY進行OLS回歸,得方程:其中括號里的數字是t值,e是回歸殘差。第二步:對殘差序列e進行平穩性檢驗。如果序列e是平穩的,則說明三者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方程中的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之間存在穩定的長期均衡關系;反之,變量之間不存在穩定的均衡關系,回歸方程是一個“偽回歸”。在檢驗殘差序列e是否平穩時,同樣采用ADF檢驗法。表4數據表明,ADF值小于5%臨界值,由此可得序列e為平穩序列,故lnY、lnL、lnK之間存在協整關系,且lnY=-24.86+4.15lnL+0.14lnK+e。從模型的各項檢驗指標來看,R2=0.97,可以看出方程擬合優度。由于該模型的F值為728.9,因此可以說明方程的總體對數線性顯著,該模型通過方程總體的顯著性檢驗。從模型中可以看出,福建省勞動投入的產出彈性為4.15。說明勞動每增加一單位,產出增加4.15單位。根據公式:勞動力投入對經濟的貢獻率=勞動力產出彈性×(勞動力增長率/GDP增長率),可計算出近10年來福建省勞動力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如表5所示。從表5可以看出,勞動力投入對福建省經濟增長貢獻率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約為21%,到了90年代后期達到約78%,呈上升趨勢,但進入21世紀后勞動力投入對福建省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開始下降,從68%下降到約32%。由此可見,自21世紀以來勞動力投入對福建省經濟增長的貢獻正在逐漸下降,福建省經濟增長仍保持較高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技術進步以及政治制度建設等。但隨著出生率、死亡率下降,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正在悄悄影響著福建省經濟發展的步伐。

三、應對福建省人口紅利轉變的對策

1.加大人力資本的積累,提高勞動生產率當前,福建省勞動力的數量增長對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在不斷降低,而人力資本將逐步成為福建省經濟實現持續增長越來越重要的因素。從短期來看,低成本的勞動力可以促進經濟的短暫發展,但是從長期來看,勞動力的低成本將會反映出勞動力素質和生產率水平的低下,因此,它將不利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福建省14~64周歲的人口中農業人口占大多數。不少農村勞動力在城鎮就業,但都得不到應有的教育與培訓。由于低成本勞動力具有相對較低的創造力,因此,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是降低勞動力成本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還應當積極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使福建省農業勞動力在進入非農產業就業之前,獲取必要的職業技術技能。通過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水平,充分挖掘福建省人口紅利效應。

2.加快產業結構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減少,勞動力的成本將會逐步提高,福建的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將會逐漸失去,產業梯度將會發生轉變,福建依靠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促進經濟增長的方式將逐步失效,需要探尋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因此,就必須舍棄比較優勢較弱的低技術產品和產業,研發自主創新產品,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首先,通過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推進二、三產業共同發展,通過第三產業最大限度地吸收富余的人力資源。同時,政府在財政、稅收等政策上要研究和出臺鼓勵自主創業和彈性就業的措施,促進產業的優化升級和人力資源的同步調整。其次,在專業化分工不斷深化的趨勢下,設計策劃、技術研發等商務服務業成為制造業競爭力越來越重要的元素,因此必須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使之與第二產業一起成為福建經濟增長的兩個重要支撐,促進福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本文來自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雜志簡介詳見)

3.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促進勞動力的合理流動隨著城市化的推進,未來城市勞動力的供給,必須依賴于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福建省的總人口中有60%左右是農村戶口,其大部分勞動力來源也是農村,但是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嚴重阻礙了勞動力的轉移。因此,為了確保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順利轉移,就必須取消這種以戶籍制度為核心的政策措施,以降低農村中剩余勞動力的沉淀。具體應當做好以下幾項工作:首先,消除制度性障礙,及時疏導農村剩余勞動力,使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夠暢通無阻的轉移;其次,在就業機會上,消除戶籍對就業范圍的限制,根據崗位的需要,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在待遇上,規范目前非正規的勞動力市場,降低農民的進城成本,保護農民勞動力的合法權益,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只有這樣,農村剩余勞動力才能得到有效轉移,人口紅利的潛在效應才能被釋放出來。

4.加快確立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促進充分就業最大程度地促進就業、提高勞動參與率是充分兌現人口紅利的關鍵。勞動參與率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推遲人口紅利枯竭的時間,另一方面也能降低勞動力成本。福建統計局數據表明,截止至2012年底,仍有3.63%的城鎮人口未實現就業。因此,應從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出發,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以擴大就業。首先,應通過增加就業培訓等方式,調動失業人員的就業積極性,促使他們尋找就業途徑。其次,政府部門應當完善就業信息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鼓勵多渠道多層次就業,改善勞動力的就業結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勞動就業率,增加就業彈性,全方位地促進就業增長,努力實現政府充分就業的宏觀調控目標。同時,政府要給予弱勢群體一定的政策優惠,積極地通過立法和各種規制,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和權益。

作者:劉小蘭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丰满www色| 男女交性高清全过程无遮挡|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 spoz是什么意思医学| 无限资源日产好片|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老板轻点好痛好涨嗯啊视频| 国产夫妻在线视频| 天天拍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bt最佳磁力搜索引擎吧|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2020|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 亚洲欧美第一页| 狂野猛交xxxx吃奶|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羞羞视频免费网站在线看|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99re最新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91精品国产免费| 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 一个妈妈的女儿在线观看5|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久久久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视频一区| 五月天婷婷综合网| 欧美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黄色污污视频下载| 国产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free性欧美另类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