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法學類研究生招生宣傳模式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生源質量直接關系著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招生宣傳是吸引優秀生源、提高生源質量的前提和重要途徑。本文以西安財經大學法學院為例,探討了法學類研究生招生宣傳現有的主要舉措及以后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招生宣傳;法學;研究生
我國實行研究生教育收費制度后,省屬高校出現報考人數減少,生源質量下滑甚至無法完成招生計劃的現象,研究生招生形勢嚴峻狀況凸顯(王卓等,2018)。研究生招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環節,生源問題更是對研究生教育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燕溪溪等,2018)。研究生生源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直接影響到研究生教育的培養質量和水平(靳慧,2017)。當前高校對研究生生源爭奪日益激烈,招生宣傳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陳小娟等,2016)。招生宣傳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十分重要,高校通過對外宣傳,可以展示教育水平與辦學實力,提升知名度、擴大影響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報讀(馮璐,2017)。為進一步提高經濟法研究生生源質量,扎實推進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西安財經大學法學院在招生宣傳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本文分析了西安財經大學法學院研究生招生宣傳模式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進一步提升法學類研究生招生宣傳的一些建議。
一、法學類研究生招生宣傳現狀
以西安財經大學法學院經濟法碩士研究生近年來招生宣傳為例,分析目前招生宣傳模式和存在的問題。
(一)招生宣傳的總體思路以提升研究生整體生源質量為目標,不斷加大研究生招生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和整合學校的各種宣傳平臺,構建學院、導師、輔導員、學生等多層面的研究生招生宣傳體系。改進工作辦法,注重工作落實,切實提高研究生招生宣傳效果。
(二)建立立體化的招生宣傳隊伍1.校內成立招生工作小組碩士點負責人為組長,導師、管理人員和在讀學生組成高水平研究生招生宣傳隊伍。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讓他們熟悉掌握宣傳內容。導師招生宣傳工作在年終考核、評優、晉級以及導師招生中給予適當考慮。管理人員宣傳隊伍由負責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領導、工作人員、本科任課教師及輔導員組成。學生宣傳隊伍由本科學習經歷來自不同高校的我校在讀研究生組成,還有在讀本科生。2.校際層面隊伍建設積極與兄弟院校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知名校友建立聯系,并以此為基礎建立相對穩定的校外宣傳協作隊伍,以利于開展招生宣傳工作。
(三)招生宣傳模式1.發放宣傳冊等資料通過將院系概況、學科專業與特色、招生計劃、導師介紹、參考書目、考試大綱等內容編制為宣傳冊,在面對面或招生咨詢會上發放,讓考生通過宣傳資料獲悉本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招生相關信息,從而達到招生宣傳的效果。2.網上宣傳活動完善法學院官方網站,提供詳實、準確、及時的招生信息。通過QQ、微博、微信等平臺全面介紹經濟法學科與導師情況,加強其對外宣傳的功能。3.校內宣傳活動(1)留住本校優質生源立足于本校,把自己的優秀生源留下來即做好本校生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科生基地項目或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發現科研好苗子,精心培養,讓學生對科學研究產生興趣和信心,為后面上研究生提供好的基礎(王瓊芳,2018)。為努力挖掘本校優質生源,9月下旬各輔導員組織召開應屆學生考研動員會,動員本校學生繼續留校攻讀研究生,同時了解我院考研學生的有關情況,并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服務和幫助。動員會內容包括:學校招生政策介紹特別是獎助政策,學科優勢與研究方向介紹,優秀導師介紹,本校學生考研經驗介紹,同時要求學生擴大宣傳等。(2)宣傳融入課堂要求畢業班任課教師在課堂上抽出時間進行宣傳動員,并為學生復習考試方面的問題提供講解輔導。(3)研究生導師團隊研究生導師不僅對法學學科及專業了如指掌,還可以在招生活動中解答考生的各種專業性問題。因此,經常利用召開導師組會議時機,對導師進行招生宣傳培訓,讓導師充分認識到招生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鼓勵碩士生導師在個人微信、微博及其他網絡平臺上發起或轉發招生信息,外出參加學術會議和學術交流時,都要積極進行研究生招生宣傳工作。在奔赴各地外出宣傳時,安排碩士生導師走向一線進行招生宣傳。(4)積極與其他二級學院合作針對法學碩士點的學科特點,特別是為了留住本校優質生源,積極與其他二級學院聯系,歡迎其他學院的學生跨專業報考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交叉學科人才。4.校外宣傳活動為吸引優秀外校學生報考我校,我們一方面根據研究生處統一安排赴外地高校進行招生宣傳,另一方面,法學院根據往年招生生源情況,針對有法學本科但沒有碩士點的高校重點進行面對面宣傳。與兄弟院校網絡或電話聯系,積極進行宣傳,爭取優質生源。充分利用校友、學生聯絡員、學生社團、輔導員等各種渠道建立與重點生源高校畢業班的聯系,發放經濟法碩士點的電子與紙質宣傳材料。利用網絡、短信、微博、微信等現代化通信手段,做好考生的咨詢和服務工作。
二、宣傳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法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于2006年獲國務院學位辦批準,2007年開始招生。我校經濟法學碩士研究生招生情況良好,近年來平均招生規模穩定在20-25人,每年第一志愿報考人數平均40人以上,第一志愿平均錄取比例66.25%,調劑占33.75%。(見圖1)隨著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一志愿報考人數和上線人數不足,優秀生源不足,生源質量有待提高,調劑生源比例過高等。生源結構中畢業院校大多為省內外二本、三本院校,一本院校占比較少;原專業大多為法學、經濟學、管理學、公共管理學、政治學、外語類等專業,法學專業每年比例約占33.6%。一定比例專業跨度較大的學生,因其法學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后續科研工作的開展比較緩慢,學生相關科研能力較弱,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每年通過第一志愿報考和調劑,最后有大約30%的學生是本校學生,學術上的“近親繁殖”,會出現學術思想僵化、失去活力等現象,很難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在學術上產生共鳴,不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術水平。
三、進一步提高招生宣傳效果的建議
招生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連續性的工作,招生宣傳的效果更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因此要建立招生宣傳效果的跟蹤評價及反饋機制。依據往年的招生數據,分析生源結構,做到“全面撒網,重點招生”;根據錄取生源狀況及培養環節評價等方面的跟蹤分析,來評估宣傳產生的效果,并積極調整宣傳措施。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拓寬研究生招生宣傳模式。通過“互聯網+”模式,依托網站、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及時高校研究生招生相關信息,并以互動的形式開展網絡招生宣傳,吸引更多考生關注(孫海濤,2018)。繼續利用好調劑政策做好調劑工作。一志愿上線率不足會給完成招生計劃帶來巨大的壓力,但根據近幾年研究生招生情況來看,一志愿報考的生源基本為本校生源或層次低于本校的生源,調劑生源的學校類型、生源地等各種各樣,通過調劑篩選優化,經常能夠調劑到優于一志愿的生源。“打鐵還需自身硬”,人才培養質量是招生宣傳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吸引生源的關鍵。畢業生就業去向即就業率的高低、就業質量的好壞都會影響到報考人員的選擇,因此,法學院要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寬研究生就業機會和深造渠道,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學校優質品牌,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并充分認識法學研究生的教育與培養,從而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報考。
【參考文獻】
[1]王卓,吳魯陽.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背景下省屬高校研究生招生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以陜西科技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8(31):49-51.
[2]燕溪溪,鄭世良.環境工程領域專業碩士研究生生源問題分析與發展舉措探討——基于上海某高校2012—2017年招生數據分析[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18,35(3):234-241.
[3]靳慧,劉佳,曹兵.提高研究生招生宣傳效力的思考——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例[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79-82.
[4]陳小娟,張琳.新媒體時代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宣傳策略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6,3(22):83-85.
[5]馮璐.淺談全媒體時代高校研究生招生宣傳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32):22.
[6]王瓊芳,張文英,屈小娥.網絡環境下的研究生招生宣傳新舉措[J].新西部,2018(5):122+125.
[7]孫海濤.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招生宣傳面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7):73-76.
作者:張艷平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