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企業知識產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收益法下的三個基本評估要素為:(1)知識產權的預期收益額;(2)預期的收益期限n;(3)折現率或風險收益率i。評估知識產權價值的準確性體現在對這三個參數能否準確的設定。原公式P為知識產權的價值,為被評估知識產權第j年的預期收益,n為知識產權的受益期限,i為折現率或風險收益率。質押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模型改進后,V為知識產權的即期評估價值,為科技企業風險系數,為知識產權快速變現系數。
1.P(知識產權市場價值現值)的評估。
知識產權市場價值現值的大小取決于知識產權的預期收益額,預期收益期限和折現率i。
1.1預期收益額的確定。預期收益額的計算方法一般常用的有直接法和間接法。相對較好的是根據索洛型生產函數的假設,通過生產函數分別綜合考慮資本投入和勞動投入以及包含知識產權因素在內的綜合因素的貢獻率,從而確定預期收益額。
1.2預期收益期限的確定。預期收益一般選擇經濟壽命和法定壽命的較短者。一般情況下,高新技術2-3年,一般技術商品不超過5年,基礎工業技術8-9年。
1.3折現率的確定。折現率是收益法評估知識產權價值時最為敏感的指標,因為折現率的微小變化會帶來知識產權價值巨大的變化。在實際操作中,通常采用風險因素加成模型、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或根據歷史經驗。
2.(科技企業風險系數)的確定。
確定質押風險系數的關鍵是確定各種知識產權價值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建立影響因素指標體系時,應充分考慮質押產權本身以及企業整體發展狀態設計具體的指標體系。一般情況下可構造的知識產權質押指標體系分為三類:
2.1知識產權因素。包含法律因素和技術因素,其中法律因素包括所屬類型,有效期,地域性,保護范圍,專利權人,權利狀態等。技術因素包括技術領域,技術替代,成熟程度,先進性和創新性,實用性,壽命周期,相關配套技術,應用領域等。
2.2市場環境因素。包含市場因素和科技企業因素,其中市場因素包括所屬行業及前景,市場容量,市場占有率,市場增長率,市場競爭等。企業因素包括生產能力,銷售能力,發展能力,信用級別,企業品牌,商譽等。
2.3宏觀經濟因素。包含經濟因素和政策因素,其中經濟因素包括經濟增長以及經濟所處的周期階段,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等。政策因素包括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等傾向政策,限制政策等。假設一級因素指標,知識產權因素權重為,市場環境因素權重為,宏觀經濟因素權重為,相應的二級因素權重,法律因素和技術因素為,市場因素和企業因素分別為,經濟因素和政策因素分別為。三級因素指標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得到相應的三級指標權重。相應的,每個三級指標因素對應的指標風險評價取值為。根據經驗,風險評價值與風險大小程度關系為:風險低(0-0.2),風險較低(0.2-0.4),風險一般(0.4-0.6),風險較高(0.6-0.8),風險高(0.8-1.0)。
3.知識產權快速變現系數γ的設定。
處置知識產權需要確定知識產權快速變現系數,變現條件、知識產權貶值情況以及權利狀況均會影響變現系數。變現系數計算模型,其中u為影響知識產權變現的外部因素,v為影響知識產權變現的內部因素。影響知識產權變現的外部因素(u)包括有限市場,處置時間,處置方式和轉讓方或購買方的心理因素等。外部因素(v)則包括知識產權質量,使用情況,處置費用等因素。
綜上,本文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模型和參數估計進行改進,本文不限于使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具體視不同企業具體情況而定。改進后的模型更符合實際,有利于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控制其質押風險。
作者:樸長龍單位:北京物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