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職校專業協同創新的問題與策略范文

職校專業協同創新的問題與策略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專業協同創新的問題與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校專業協同創新的問題與策略

高校協同創新是黨和國家為提升我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促進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都作出了積極推動協同創新的戰略部署。新型工業化的推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高職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面向區域服務的高等職業院校要適應新形勢對其提出的要求,就必須改變傳統的發展方式和服務模式,通過協同創新實現戰略發展。

一、概念內涵及界定

“協同創新”(CollaborativeInnovation)概念普遍認為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員PeterGloor最早提出,他認為“協同創新是由自我激勵的人員所組成的網絡小組形成集體愿景,應用網絡交流合作實現共同目標”[1]。同志在清華大學100周年校慶時提出高校要積極推動協同創新,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項目引導,鼓勵高校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積極貢獻[2]。國內學者也從不同角度對高校協同創新理論進行論述。別敦榮認為協同創新是一種新型大學辦學理念,大學基于集成、合作、融合與共享的價值準則,謀求創新,以更好地適應時代需要,提高功能活動效率、水平與質量的思想觀念[3]。林濤基于協同學理論,認為高校協同創新系統是由系統內的子系統(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和各要素(人才、知識、技術、信息、資金、設備等)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流所構成,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相互共生共享[4]。邵云飛等人則認為高校協同創新平臺是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地方政府以及國外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以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發展為目標,通過主體之間、主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人力、知識、技術、基礎設施、資本、信息及政策等創新資源的互動,形成具有前沿性、專業性、開放性、穩定性的組織系統。研究指出,高校協同創新平臺運行的模式包括面向學科前沿的學術協同、面向行業企業的技術協同、面向區域發展的區域協同、面向文化傳承的文化協同四種[5]。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協同創新是各個創新主體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合作共贏的一種模式,其目的是發揮各自資源的優勢作用,實現協同創新主體間的利益最大化。專業是高職院校建設的核心內容,建立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專業是學校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由于區域內不同高職院校擁有各自專業的優質資源,為專業協同創新提供了基礎。基于區域內高職教育資源開展專業協同創新是提升專業競爭力的另一種途徑。專業協同創新是以專業為載體圍繞專業發展與建設的各個要素為協同內容開展的一系列的深度合作。所謂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是指區域內的兩個或兩個以上高職院校以各自相同或相近的專業為紐帶,基于人才、知識、技術、信息、資金、設備等要素為內容的專業協同合作,成員院校之間雖有明顯的院校界限,但相互信任,并形成一定的組織結構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二、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的優勢與價值

高等教育必須為區域系統提供全方位的服務[6]。作為以服務地方經濟為目的的高等職業教育同樣肩負著這樣的責任。區域高職院校是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根據市場需求,結合自身辦學特色,開辦相應專業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社會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高職院校可以通過有效匯聚區域內各種資源和要素,打破彼此間的壁壘來提升自身的發展。區域高職院校間進行專業協同創新有其自身的優勢。首先,院校間區域優勢明顯。區域內高職院校之間進行專業協同合作地域優勢明顯,同時能有效整合區域內高職教育資源、形成合力。在強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方面,可以充分發揮資源聚集效應、組合效應和規模效應。充分調動區域內優勢明顯且具有相同行業背景或專業的高職院校間進行相應的合作;其次,院校間可共享專業資源。專業是高職院校間協同創新的紐帶,以專業為載體進行多種形式的協同合作。每個高職院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積淀并形成各自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專業。優勢專業擁有優質的師資、課程資源、實訓場所等條件。區域高職院校間進行專業協同創新,從某種程度上能形成專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學生層面可以實現師資、優質教學資源、實訓基地等方面共享。從專業建設層面,可以在實現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培訓、課程資源開發、實訓場地建設、技術交流等方面實現突破。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而構建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協同創新的價值就在于,它能夠充分發揮創新過程中各種要素的協同作用,為人們在復雜條件下提高創新的績效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它始終把對象看成是一個有多要素或子系統組成的復雜系統,始終關注各方面的協調整合,成為人們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協同創新過程中,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進行雙向創新的整合,提高創新的效率。區域高職院校間的專業協同創新的價值就在于能充分發揮“人才、知識、技術、信息、資金、設備”等創新要素的深度合作,從而達到協同雙方的共贏。

三、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協同主體上,協同創新組織機構缺乏每個高職院校都是一個現實的獨立利益主體,由于區域內高職院校相互之間存在同屬于不同主管部門、相互不隸屬,造成彼此之間的溝通缺失,造成專業間教學、科研等各方面資源的不協調。區域內缺失相應的公共教育平臺,未能有效整合區域內優質教育資源以加強專業間的協同創新。組織是保障其內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機構。區域高職院校間在專業協同創新方面,缺乏必要的主體,未能形成有效的組織機構對其區域內的高職教育資源進行整合,組織區域內各院校間進行專業的協同發展。高職院校間協同主體缺乏會造成彼此孤立,從而缺少必要的管理、組織與溝通協作。目前,區域內高職院校以專業為核心的協同創新組織機構還相對缺乏,這就需要成立必要的專業協同創新組織機構對其區域內資源進行整合,對其區域內高職院校進行協調,建立良好的協調機制,協同創新成員間的關系。在校際之間以專業為載體開展師資培訓、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建設等多方面的協同合作。

(二)組織落實上,協同創新政策缺失區域內高職院校間,彼此在合作形式上往往呈現松散式的合作,彼此不存在相互的約束。院校間往往是以互相訪問的方式和其他各校進行專業上的交流,未形成以專業為紐帶專業協同合作。政策和制度的出臺是具體事項得以開展的基礎。目前,教育主管部門未能出臺相應的政策來保障院校間以專業為載體的協同創新。因此,教育主管部門應從政策上明確專業協同創新的組織形式、管理機制、資源共享、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問題,從而打通彼此間合作的通道。同時,院校內部和院校間缺乏制度以支撐這種以專業為載體的協同合作。只有出臺有效的政策和制度來支撐專業協同創新,在招生、師資培養、基地共享、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政策支持,才能保證區域內高職院校間專業協同創新的順利實施。

(三)系統規劃上,協同創新缺少有效布局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間在進行專業布局和規劃的時候,往往以本地區或本校為出發點未統籌考慮區域內各院校之間相同或相近專業之間的協同創新。這勢必會造成相同或相近專業間彼此互動性較差。在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教育專業設置過程中,專業趨同性越來越接近。區域內很多高職院校盡管規模有限,但都建立了相應的實驗實訓室,資金投入巨大,資源重復浪費現象嚴重。同時,由于部分專業重復設置,存在無序競爭現象,必然會引起各高職院校間的生源大戰、教育資源的浪費,并導致學校辦學失去特色,辦學質量下降。所以,應充分整合職業教育資源,積極推動高職院校合作與協同創新,區域內高職院校間可以共享師資、實驗中心、實訓基地等資源;區域內高職院校可以共建精品課、教學資源庫,共同培養師資。通過資源的協同創新,用相對較少的投入,就相關相近專業建成一個較完整、較先進、較穩定的資源體系,以實現共同發展、良性互動的目標。

四、培育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基因的主要策略

(一)搭建平臺促進專業協同創新由于專業協同平臺的缺失制約了專業協同創新的發展,成立相應的機構就成為一種必然。政府作為辦學主體,應整合區域教育資源,對區域內高職院校進行統籌規劃,出臺政策支持。以院校為主體,成立專業協同創新組織機構,組建區域教育聯合體或專業發展聯盟,聯合區域內高職院校和相關行業企業,充分調動各自優勢資源,出臺項目管理、資源共享、資金等方面的制度,深化運行機制管理。教育聯合體或聯盟應從專業協同的實際和需要出發,以簽訂協議或備忘錄等方式明確合作成員的權利、義務,形成成員之間平等自愿、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穩定專業合作關系。以設立理事會或董事會等方式成立目標明確、機構精簡和運行高效的管理辦公室,合理設置內部治理結構,建立健全決策、監督、執行、協商、調解等工作機制。完善組織章程、工作程序和各項管理制度,建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地區產業經濟發展的機制。科學規劃,制定完善各項制度。研究、細化協同專業實施方案,根據實施方案,制定下一階段的具體工作計劃,制定完善專業協同實施的各項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評價體系,確保在專業協同發展實施過程中,任務到部門,責任到人員,從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上為專業協同創新做好有力支撐。

(二)校校聯合推進專業協同創新區域高職院校專業協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由各個院校間以各個專業為載體實施的創新過程。專業協同院校應認清發展現狀,合理系統地進行專業協同的頂層設計。專業協同創新實施的關鍵是校校之間的聯合,依托各自學校的資源優勢,建設并完善專業公共資源平臺,以各自專業為載體,有效實現課程互選、師資互聘、基地共享,最大程度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校校間加強專業的就業市場合作,互通有無,相互鏈接,共建就業信息平臺,共享需求信息,共同培育就業基地。校校間通過專業協同建設,共同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加強專業教學標準的開發,進行師資培養,實訓基地的共建共享同時并依托院校間的合作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實行工學結合,強化教學、學習、實訓相融合的教育教學活動。院校間協同專業的選取上可以各校品牌特色專業或優勢專業為協同合作重點,通過這些專業的合作為引領,帶動本專業和校內其他專業的發展。校校間進行專業協同創新過程中可以從師資、教材、設施上實行內部有償和協商,以達到教育資源的合理共享和配置[7]。校校間通過協同實現院校資源的交換和互補,獲得開展相關功能活動所欠缺的資源或條件,如共享校內實訓基地,開展師資培養與共享等。校校間還可以協同專業開發特色課程編寫特色教材。校校間可開展區域內的專項技能競賽活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

(三)校企合作深化專業協同創新職業教育是教育事業中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密切,與企業聯系最直接的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間的合作具有必然的需求和天然的優勢[8]。校企合作推進高職院校專業協同創新能力可以從產學研深度合作和創新課程體系等方面開展。探索建立有效的產學研合作機制,可從以下諸方面考慮。首先,區域內高職院校間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制定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職業資格標準,大力推行行業準入制度。基次,區域內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組建相關科研攻關和技術服務團隊,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再次,區域內高職院校間可以成立聯合培訓基地,為行業企業提供員工職后轉崗、技術提升培訓等。最后,區域內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深度合作,審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開發校企合作課程,同時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場所,為學生進行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提供保障。專業協同院校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參與專業建設,進行深度融合,從而提升專業的競爭力與社會認可度。

作者:張大偉 冉磊 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在线看欧美成人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人在线视频1区|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播放|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播放 |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18以下岁毛片在免费播放| 在线观看黄日本高清视频| 一二三区免费视频| 扒开美妇白臀扒挺进在线视频|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久久久久久久大片|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在线播放| 狼群影院www| 全黄裸片一29分钟免费真人版| 美女视频免费看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国产视频你懂得|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大豆网52dun怪汉网如如|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视频| 成年人免费黄色| 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五月婷婷综合在线| 果冻传媒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彩漫| 办公室开档情趣内衣做爽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