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文意識和女性主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文意識產生于14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化的基本范疇,主張對一種以人和自然為研究對象的非神學的世俗文化,對人性做出探究,反對揚神抑人的觀點。“人文精神是一種普遍的人類自我關懷,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珍視,對一種全面發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學科是集中表現人文精神的知識教育體系,它關注的是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獨特的精神文化。”[2]1220世紀50年代,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讓民眾的心理受到了打擊,人們開始懷疑他們一向信仰并從沒有疑心過的美國自由主義精神。這個時期的好萊塢電影開始更多的轉向對人文、生命的反思。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好萊塢電影中處處彰顯著人文關懷,詹姆斯•卡梅隆作為好萊塢的代表性導演,其電影中的人文意識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外來生物的友好在大多數科幻作品中,人類認為這些外星球生物是與地球人敵對的勢力,對它們充滿了深深的敵意。而在卡梅隆的作品中,都是以一個容納對等的姿態去與這些外來生物進行溝通了解。《阿凡達》創造了一個個票房奇跡,是一部十分賣座的影片。潘多拉星球美麗的風景讓多少觀眾嘆為觀止。納威人對家園的熱愛,對自己土地的熱愛是那么的深。我想,影片中極力凸顯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主題,值得我們重新思考自己的思維與行為。這部電影在對待除了人類之外的生物的態度上也是清醒理性的。的確,人們在面對陌生事物時,下意識的只會看到這些事物會帶來的危險性,從沒有想過要帶著一種平等真誠的態度去接觸和看待它們,所以就不難理解人類本身會產生的恐懼與厭惡了。這就是人類本能自我保護中最可悲的地方。
2.關注科技發展帶來的憂患“人類目前面臨和即將面臨的巨大的生態災難,是近兩千年來,尤其是近三百年來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完全是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地球人類面對的生態問題,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或科學管理問題,更是一個倫理問題。”[3]環保問題也多次出現在卡梅隆的電影中。電影《阿凡達》中關于和平和環保的主題也是近年來好萊塢大片中反復出現的,卡梅隆在這部電影中加入了環保與抵制戰爭的元素,表達了人類的共同意愿,是主流趨勢。詹姆斯•卡梅隆一直熱衷于對人類行為帶來的災難的思考,戰爭、貪欲、過度開采、掠奪帶來的動蕩使人們備受煎熬,對地球的生態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大量的垃圾充斥著我們純凈的生活。當人類侵襲潘多拉星原始叢林時,很多觀眾痛心疾首、憤怒至極,或許你在看電影的時候,離你不遠的地方,又一片森林消失在這個地球上,又一條河流不再清澈,戲里戲外悲劇同時上演。空氣中清新的氧氣越來越稀薄,二氧化碳充斥在我們的周圍。卡梅隆的這類電影也帶有某種警告的寓意,讓人類在飛速發展科學技術的同時也別忘了人類自身的貪心是最難以了解和最危險的。同時也在提醒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理性,絕不能讓貪婪占據我們的內心。
3.關注人道主義精神愛情、親情、環保等一系列問題使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在冰冷的器械中透出絲絲的暖意。《泰坦尼克號》是以一個老人的回憶和講述的形式來展開的,杰克和露絲在泰坦尼克號上環抱相擁的那一幕,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經典。《泰坦尼克號》的巨大成功歸因于電影中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凄美的愛情使《泰坦尼克號》享譽全球。詹姆斯•卡梅隆從不吝嗇用他的鏡頭描述那些細膩的情感。電影《阿凡達》中,來到潘多拉星球的一共有三類人:第一類是采礦公司的人;第二類是軍事集團的人;第三類是準備對這個星球做研究的科學家。第一類和第二類都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而對潘多拉星球進行掠奪和侵犯的惡勢力代表,第三類人是前兩類人的幫兇。他們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滿足對金錢和物質的欲望,完全無視道德。這些人的行為也反映出了現實生活中的一類人,這類人以損人利己為愛好,不懂得平等和尊重,不對別人進行幫助與表示友愛,他們只知道強硬的攫取、肆意的侵犯,為的只是要將那根本不可能填滿的物欲之洞填充,眼中只有自己的享樂。比如在國內經常出現的黑心棉和蘇丹紅等生活用品和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電影中這些“地球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做法。詹姆斯•卡梅隆用這種方式表現了這類人人格的扭曲、人性的泯滅。
二、詹姆斯•卡梅隆電影中的女性主義
女性主義思潮爆發在19世紀,是在人權覺醒的大環境下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及熱門的話題,并在各個領域都有了相互的發展,電影領域也不例外。女性主義電影理論發源于20世紀60年代,其目的是為了推翻舊時期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刻板、呆滯,以及電影中充斥著的父權思想,倡導男女平等,女性獨立。在古典敘事電影當中,男性被認為是推動劇情發展、占據主導地位的核心體,而女性則被認為是男性的附屬體,是作為滿足男性的欲望而存在的對象,軟弱被動,是這一時期電影中女性形象最大的特點,在好萊塢電影中尤其明顯。很快,這種電影描述手法就受到了女權主義理論家的批評和反對。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地位不斷提高,好萊塢電影中女性的地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不再是作為男性的附屬品存在。詹姆斯•卡梅隆電影中女性主義的體現,更為明顯。他的《終結者》系列電影以及《阿凡達》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兩部作品都可以使觀眾明顯地體會到詹姆斯•卡梅隆女性主義思想的無處不在,同時,《終結者》和《阿凡達》也向觀眾展示了其女性主義思想的日漸豐滿和完善。詹姆斯•卡梅隆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思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女性在好萊塢電影中地位以及存在感的缺失狀態雖然在現階段好萊塢電影中女性地位已經逐漸攀升,但男性作為主人公地位的現象還沒有改變。在男權主義社會中,女性仍舊被看作是男性的陪襯品,致使她們長期沒有自我獨立感,這種地位的偏差和缺失感來源于現實社會生活,男性總是扮演著科學家、工程師等重要角色,女性則游移在秘書、護士或者家庭主婦等崗位上,這種角色分工與人的能力并無多大關聯,而是要歸究于社會上或多或少仍然存在的性別歧視。詹姆斯•卡梅隆很準確地把握到了這一點,并在他的大多數影片中清晰地表現出來。在電影《終結者》中,作為主角的有三人,被機器人統治者派來的魔鬼終結者,被未來的人民領袖派來的凱優和未來人民領袖的母親莎拉康納,在角色的分配上已經看出了女性地位的附屬。劇情發展中,兩名男性主角———凱優和魔鬼終結者都是主動出擊和反抗,莎拉康納一直在驚恐中被凱優帶著逃跑,后來當她知道了為何被追殺,才在凱優的幫助下做出反抗行為,絕處逢生。同樣在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男人們都作為船長、成功的商人出現,女人們只能每天穿戴得光鮮亮麗地坐在甲板上茶餐廳里討論一些無關痛癢的八卦,缺少自己的想法和心愿,只懂得享受驕奢的生活。女主角是一個外表奢靡內心渴望自由的沒落的貴族小姐,為了家族的榮華富貴被母親逼迫嫁給一個她不喜歡的商人,在萬般痛苦之下能夠選擇的反抗方式只有自殺。可以看出,在這兩部電影當中,詹姆斯•卡梅隆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現了現今社會女性地位的缺失,在男女角色比例和男女職業背景中含蓄又清晰地表達出了女性的附屬功能和次要地位。
2.女性地位開始受到尊重隨著女權運動越演越烈,女性的地位開始受到全社會人的普遍關注,并被搬到臺面上進行探討和改革。社會和女性自身都要對這一問題進行努力和改變,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之所以十分精彩,不完全在于電影中華麗的造型和宏大的場景,而在于他講述了女人心智的成長經歷。在電影《終結者》中,影片開頭就交代了莎拉作為女主人公的重要地位。影片前半部分,莎拉在剛得知有人在追殺她時,表現出了一個女人正常的反應,那就是驚慌、害怕和無助。但隨著劇情的深入,莎拉得知自己被追殺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在未來會孕育一個了不起的兒子,而他的兒子會拯救整個世界。女主角的勇氣和堅毅在此刻得到了迸發,拖著已經受傷了沒有力氣站起來的凱優逃跑,敢于同惡勢力進行正面對抗。女英雄的形象在此刻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影片的結尾,莎拉挺著大肚子,開著敞篷吉普來到陌生又語言不通的地方,向著即將到來的風暴駛去。詹姆斯•卡梅隆無疑將女性的自尊自立自強在這部電影中表現得尤為精彩。感情使女人變得比男人更堅強,這是卡梅隆電影中經久不衰的主題。在這部電影中,詹姆斯•卡梅隆除了要向觀眾展示出科技的黑暗面,還要向觀眾演繹女性自我覺醒和成長的發展史。
3.對偏離的女性形象的矯正“詹姆斯•卡梅隆《終結者》系列電影的誕生適應了女權主義運動的發展趨勢,對女性主義思想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著力塑造有力、復雜、重要的女性形象,以求激發女性觀眾的再思考,深度挖掘女性身上的潛力和特質,突出女性的冷靜和睿智,這樣的刻畫方式極大的滿足了女性觀眾的心理需求。”[4]雖然詹姆斯•卡梅隆一生著力于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矯正,但由于電影的商業化以其強大的包容性使電影中的女性主義有失偏頗。在《終結者》中,導演過度地塑造具有英雄氣概的女性形象,而極少涉足女性應該追求的平等、尊重。對莎拉康納勇敢形象的塑造只是把男性趣味移植在女性身上,這樣既掩飾了女性真正應該追求的核心,又贏得了女性觀眾的好感并得到男性觀眾的眼球。在《阿凡達》中,納威族公主雖然對這名來自地球的人類充滿敵意,但還是殺了企圖傷害他的狼,救了他的性命,在狼死后,非常惋惜傷心地摸了摸這匹狼的頭,顯現了女性獨有的溫情、細膩和柔美。《終結者》和《阿凡達》兩部電影都有女性主角,但還是反映出詹姆斯•卡梅隆電影早期和成熟期的對比與不同。《阿凡達》較之于《終結者》,溫柔堅毅的納威族公主,是許多觀眾心中的女神,更深地刺激了女性的自我覺醒和自我解放。詹姆斯•卡梅隆作為好好萊塢獨樹一幟的著名導演,其電影深刻地闡釋了技術與藝術結合的創作理念,其作品所體現出的人文意識和女性主義,也是其電影讓人在感受美妙的視所盛宴的同時,又不免讓人有所思考、有所領悟,人文意識和女性主義必將隨著詹姆斯•卡梅隆的電影印在人們的眼里,刻進人們的心里。
作者:胡畔畔單位: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