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療安全工作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縣、鎮鄉(街道)各醫療衛生單位,社會辦醫療機構:
近日,我縣連續發生醫患糾紛事件,醫療安全形勢嚴峻,嚴重干擾了正常的醫療秩序,也造成了很大的社會負面影響,春節將至,為進一步加強醫療安全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現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切實加強醫療安全管理。
醫療衛生單位承擔著治病救人、救死扶傷的重任,醫療質量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和整個社會的穩定。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進一步強化醫療安全意識,增強醫療安全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明確法定代表人是醫療安全第一責任人,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理念。縣級醫院要完善醫院領導總值班制度,明確值班領導的責任和權利,在夜間和節假日,值班領導應堅持值守,不得擅自離院,切實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管理,保證醫療安全。
二、全面開展醫療安全工作自查自糾。
各級醫療衛生單位要在春節前再次開展醫療安全自查自糾工作,重點針對醫療爭議、醫療質量、護理質量、服務流程、醫院感染、毒麻藥品、臨床用血、醫療廢物、生物實驗室、傳染病診治等開展檢查,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對自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進行整改。對發生的醫療糾紛爭議事件,要迅速報告衛生行政部門、當地黨委政府和公安部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配合公安等部門依法、有序做好有關工作,及時化解矛盾,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三、加強組織建設,完善醫療質控管理體系。
縣級醫療單位要重新審視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通報可能發生醫療風險的共性問題和典型病例案例。要健全由分管領導牽頭,相關職能科室、臨床科室組成的病歷書寫、護理、院感、藥事、麻醉、放射、檢測等質控小組,制定質量管理指標、年度考核指標、績效評價指標,實行量化管理。全天候監測相關科室的醫療質量動態,檢查各項規章制度、技術操作規范的貫徹執行情況,認真分析質量缺陷問題,提出整改措施。鄉鎮衛生院要以片為單位,完善質控管理組織,在縣級醫院對口幫扶指導下定期對區域內的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檢查、監督。
四、完善規章制度,落實醫療質控的各項措施。
各醫療衛生單位要認真落實首診負責制,首診醫生要熱情、耐心、細致地接診各類患者,并根據病情合理分診或轉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病人。要進一步規范醫療文書書寫制度,加強醫療文書管理,加強教育培訓,提高醫務人員對醫療文書在確保醫療質量,開展醫學研究以及在醫患糾紛中的證據作用的認識,提高書寫醫療文書的自覺性和書寫能力。要規范開展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藥。要尊重病人的知情選擇權,充分、客觀地告知病情、治療方案、醫療風險和可能的愈后轉歸,并由病人或家屬簽署醫療知情同意書。要推行院領導行政查房制度,縣級醫院的主要領導要定期深入各病區、各科室巡查,鄉鎮衛生院院長要動態掌握本院現癥病人狀況,及時組織疑難病人會診和討論。要推廣危重疑難病人和有糾紛苗頭患者的行政談話制度,盡量減少和緩解矛盾的發生。要加強大輸液的應用管理,嚴格控制輸液的應用指征,采取有力措施降低輸液使用率。衛生院要嚴格出診管理,因病情需輸液治療的應當動員其到衛生院接受輸液,以確保安全。
五、加強院感管理,杜絕重大院感事件。
醫療機構要高度重視院感管理工作,加強員工院感意識教育和院感知識培訓,組織職工學習各地發生的典型院感事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舉一反三,認真排查院感薄弱環節,全面加強院感預防和控制的各項工作。定期不定期開展新生兒室、血透室、重癥監護室、手術室、消毒供應室等重點科室的檢查,及時疏理院感工作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消除質量安全隱患。要規范處置各類醫療廢棄物,避免因醫療廢棄物泄露等原因引起的院感和生物安全事件。要加強抗菌藥物的使用管理,遏制抗菌藥物濫用問題,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六、開展安全醫療教育,注重醫療糾紛的防范。
各級醫療機構要積極采取措施,把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要積極開展全員安全教育和法律法規教育,增強每位員工的醫療安全意識和依法行醫意識。要設置醫療投訴接待處理辦公室,及時接受和妥善處理每個投訴。要把住重點環節,如急危重癥和疑難雜癥的診斷和診療,要把好這些病人的診斷治療搶救關。要抓住關鍵之時,在夜間、節假日配足力量,以應付突發事件,嚴格交接班制度,避免出現脫崗斷檔。要關注多事之地,對容易發生問題的骨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手術室、急診室、監護室等重點管理。要教育關鍵之人,對急診人員、骨科人員、外科人員、婦產科人員、業務技術較差人員和病人投訴多、意見大、曾發生過醫療糾紛的醫護人員,進行重點教育,重點防范。要建立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醫療事件進行討論分析,對當事科室和相關負責人進行經濟處罰,并與年度考核和職稱晉升掛鉤。對近年連續發生醫患糾紛,單位或主管局認為存在過失的醫務人員,必須嚴格限制其醫療行為,必要時應當調離工作崗位。
七、提高護理質量,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各醫療單位要深入貫徹《護士管理條例》,充實護理隊伍,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加強ICU、手術室、急診室等護理崗位人員的業務水平的提高,要精簡護理文書書寫,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護理工作,提高專科護理水平,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
八、加強學習培訓,提高隊伍素質。
各醫療衛生單位要高度重視衛技人員隊伍建設,積極開展人員培訓,鼓勵醫務人員參加各種醫學繼續教育,定期開展業務學習和專題講座,選送醫務人員外出進修,不斷吸收引進新的診療方法和管理手段,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職能科室的管理水平,確保醫療安全。
九、加強村衛生室管理。
要進一步強化對村衛生室的管理,鄉鎮衛生院要經常召開村衛生室從業人員會議,組織從業人員學習衛生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行業規范,開展安全醫療教育,提高安全醫療意識;要定期對村衛生室進行檢查和指導,規范村衛生室診療行為,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