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境外投資收益轉變的原因與監管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企業為發展需要,為節省匯兌損失,縮短國內審批流程,境內投資主體將境外投資收益直接補充境外企業流動資金或轉增注冊資本。如南非某玻璃公司是秦皇島市成立最早的境外投資項目,企業成立后,生產經營狀況良好。但由于近年來國內玻璃出口價格下降,導致境外企業玻璃生產受到沖擊。為境外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境內主體一直將分配所得利潤留存境外企業作為擴大生產的所需。
規避政策監管成為境外投資收益非正?;亓鞯牧硪灰蛩?/p>
目前,對于境外投資收益的匯回,企業需提供相關的財務報告及董事會決議等材料才能在銀行辦理入賬及使用。年檢中了解到,企業為規避政策監管,不愿如實反映境外投資盈虧,怕增加稅負,存在通過攜帶外幣現鈔、貿易項下轉移定價等方式轉移投資利潤的情況。
“假投資、真逃資”,境外投資無收益
年檢中發現,有些企業存在境內投資主體辦理境外投資登記后,迅速一次性匯出投資款,但境外一直無實際投資的項目。近年來,有些境內投資主體無辦公場所、無生產經營項目,此類空殼項目,降低了外匯監管效果。
監管建議
(一)建立境外投資信息政策咨詢服務體系
各級政府部門應盡快設立境外投資國別政策咨詢信息網絡,按照重點國別、重點領域,建立國外投資貿易政策信息庫,增強企業運用法律和政府保護機制保障境外投資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境外投資項目質量。
(二)加強部門聯合,完善境外投資政策法規體系
建議各管理部門之間應加強溝通和協調,保證境外投資管理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改變目前境外投資政出多門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加大境外投資改革力度,簡化境外投資審批手續,按照境外投資產業目錄規定的層次和類別調整政策和管理辦法。
(三)加強境外投資的后續監管和統計監測
目前,監管部門對境外投資企業缺乏有效的監測與調控手段。唯一的監管手段是一年一次的境外投資聯合年檢,但受年檢方式、審核層面、頻率等方面的限制,難以準確、全面了解境外投資的經營狀態及未來發展趨勢。建議健全境外投資事后監測制度,完善監管手段。一是建立全口徑的境外投資監測體系,研究設置科學、合理的監測指標,以便有效評估境外投資企業經營狀況,適時調整境外投資相關政策法規。三是完善現有境外直接投資聯合年檢制度,參照外商直接投資聯合年檢,引進中介機構先期審核,增加年檢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作者:周靜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