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政策性農業保險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可由保監會監管,保險行業協會實施搭建類似“全國車輛保險信息平臺”的系統,要求保險公司的所有政策性農業保險承保理賠信息全部上傳該系統,確定該系統存在的保單信息為最終有效保單。其作用體現為:1.將保險業務操作層面的剛性要求體現在該系統上,以在最前端減少承保理賠的不規范數據,如保險公司上傳了錯誤數據則不予承保確認或理賠。對于特殊原因無法正常提供準確數據而導致不能正常確認或者理賠的情況,可由保險公司遞交書面的紅頭文件進行說明,情況屬實則予以放行。2.通過該系統可準確采集數據,利于數據挖掘,為財政補貼等政策實施提供可靠依據,也為政府做各項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如果僅靠保險公司提供保險數據,難免會存在數據被修飾或者保險公司為了自身利益虛報數據的情況,不利于各機關單位掌握最真實的數據,而且對數據做校驗也欠缺參照物。3.由于我國政策變動較頻繁,很多地方法規都實行的是暫行方法,通過該系統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政策執行的及時性和力度。將農業保險政策的變更通知到保險公司后,要求規定時間內及時更新其自身的業務系統,逾期若依然按照舊政策做業務,則在連接平臺系統時不能正常承保或理賠,以保證政策落實到位。4.該平臺系統收集的數據都極其具有價值,可與其他機關單位信息系統進行對接,如財政局、農業局,在一定程度上實行數據共享,利于其他機關單位獲取更多有用數據。5.可以提供給外部用戶進行承保理賠信息的查詢。農戶可以用身份證號或者“一卡通”號即可查詢承保、理賠狀態,使整個業務進展更加透明。
2搭建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平臺
由于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為依托,政府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種植業、養殖業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因此政府在該行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直接組織并參與經營,而我國政府機關極其龐大,內部又尚未建立完善的工作體制,導致復雜的業務生態環境損耗了政府、業務公司及客戶的時間精力,而且部分機關單位從中謀求私益。雖然政府在推進簡政放權,但短期里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及一定范圍內起到作用,搭建該平臺可使行政辦公更加簡潔透明化。1)公布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產品信息由于政策性農業保險屬于是準社會公共產品,屬于是公益性保險,且在保險公司所占業務比例并不高,保險公司缺乏足夠的熱情去做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產品推廣,而且相較保險公司政府更有義務去推廣政策性農業保險產品。農險保險的投保人主體大多為農戶,其所受教育水平不高,由政府公布產品信息,能讓農戶更容易相信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利民性。2)建立保險標的物數據庫并在平臺上提供信息查詢功能目前農業保險一些標的物數據,如實際種植面積等,保險公司是從政府獲取相關數據,由政府進行提取,但這樣做欠缺時效性,而且在數據做了更新后如保險公司未再向政府提取相關數據,則無法保證準確性。通過對接外部系統搭建標的物數據庫,如對接“全國地理信息采集系統”獲取耕地面積數據,政府只需保證數據準確,無需做提取數據的繁雜工作并保證了數據的及時性。3)提供投訴渠道可在平臺上開通投訴功能,對于業務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調查結束后可公開通報結果,對于他人也是警示作用。這種公開的投訴渠道,也能避免出現一些如打通關系等對于農民來說的額外負擔。4)提供參保農戶意見欄要最大的提高農戶的參與意識,則需要提供給農戶發表意見的渠道,將參與了農業保險農戶對行業的良好意見作為政府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參保的農戶感覺自己得到了尊重,利益能夠得到保障,自然會繼續參保,未參保的農戶也會因此認識到政策性農險的惠民本質。如要更深層次的使用該平臺,可考慮將財政、審計、監察、保監等對農業保險有監管權的機構都協調進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農業保險行政辦公平臺,當然這些是以政府機制層面的決定為前提。如果能夠成形,就可以一站式的為農民服務,這對農民參保無疑是非常有益的。
3建立保險信用記錄平臺
2015年1月29日中國保監會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表了《中國保險業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5-2020年)》,為該平臺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依據。保險是作為基于信用的行業,有了大量的信用記錄數據,才能更好的規范市場,提高監管。因此該平臺的建設不僅是農險,而且是整個保險行業都非常需要的。如果僅僅從農業保險來挖掘信用記錄,數據量將會不足,而且農業保險投保主體農戶的保險市場行為不如城鎮居民,所以農業保險信用記錄數據需要依靠整個保險行業,甚至其他行業,如銀行來進行挖掘。通過該平臺可以對保險市場有以下幾點比較明顯的作用:1)為保險公司承保理賠提供信用數據依據保險公司業務系統與該平臺對接,可在承保及理賠時獲取客戶往年承保理賠信用數據,來適當降低或者增加核保核賠要求,以達到更加合理的風險管控,和更優質的服務。2)為客戶提供保險機構及保險銷售人員的信用記錄公開保險機構及保險銷售人員的信用記錄,可在實際業務中讓客戶有效的辨別虛假銷售、誤導性銷售。對于信用優良或者惡劣的分別進行排名,讓保險從業者感覺時刻接受監督,從而自覺規范業務行為。3)對接銀行等其他行業的信用記錄平臺通過這種方式,獲取更加立體的客戶信用記錄,為保險業務提供更加全面的數據決策支撐。如農戶的不良貸款記錄,可讓保險公司評估農戶實際能出多少保費,避免出現壞賬。
4總結
面對保險行業規模的飛速發展,現有的保險體系及工作模式已漸漸趕不上步伐,相較商業性質的保險業務而言,政策性農業保險更是顯得步履蹣跚。政策性農險以其特殊性,需要政府花費更多心思去進行改革。而薄弱的信息化建設將是改革中需要面對的一大難題,相較保險公司對信息化建設的快速反應,政府自身主導的電子政務建設卻面對諸多阻力,客服這些阻力,電子政務建設對政策性農業保險,乃至整個保險行業的益處將會更加明朗。
作者:李淵湲單位: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