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的納稅服務創新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的納稅服務創新進一步突出了納稅管理工作向服務型、效益型、開放式、考評式現代征稅運行體制的轉換,當前我國納稅工作整體水平與日益多元的納稅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受國家經濟總量大、涉稅行業多、工作任務重的影響制約,服務載體單調,信息水平不高,創新能力不足,如何提高納稅服務工作質量和效益,降低企業和社會運轉成本,實現納稅服務工作創新突破,意義十分重要。
關鍵詞:新公共管理;納稅服務;創新;探究
一、引言
新公共管理理念是基于外國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發展起來的管理思想,倡導政府管理者的重新角色定位,將面向市場的經濟領域拓展至面向顧客的服務領域,與其經濟理論一脈相承的追求效益利潤、考核指標評價、提供公共產品等手段措施也逐步向服務領域過渡應用,我國在不斷的發展改革變化中積極吸收借鑒了其中的先進經驗方法。
二、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納稅服務創新工作存在問題及分析
(一)創新工作措施實施與轉變服務觀念滯后之間的矛盾
稅務工作者還沒有從傳統的“管理者”角色中完全蛻變,創新工作措施的出發點是為了給納稅者提供更加人性化、主人翁的服務感受,相對應的思想認識也應轉變為為國家經濟和企業提供幫助的“服務員”,而在實際征繳工作中,創新工作僅停留在不斷提高納稅者等待環境、增加便民服務等表面措施上,稅務部門身兼“教練員”與“裁判員”當家又作主的深層次觀念并沒有完全更新,唯我思想嚴重,工作效率不高,轉變速度明顯滯后與制度措施的制定實施,主動創新動力不足,自我轉變缺乏內驅。
(二)創新方法舉措技術手段落后與現代信息社會高速發展之間的矛盾
在信息傳送高度發達的今天,縮短減少納稅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是納稅者共同的訴求愿景,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創新手段與高效納稅之間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信息不對稱,咨詢服務質量不高。對納稅者申報、審核、確認、繳納等辦理流程指引、咨詢、提示力度不夠,許多初次納稅者因對電子申報程序不了解或找不到辦理窗口部門重復跑、反復問,不僅浪費工時還可能出現差錯重新辦稅。其次是由于技術手段方法應用水平不高延長納稅時限,最后是內控考核制度沒有明確的指向性指標來反應工作質量,過多集中于完成納稅任務量的硬性規定,綱稅工作的質量信譽考核監督機制完善不及時,如顧客滿意度、工作出錯率、繳稅時效性等,考核中心沒有完成由“數量粗放型”向“質量集約型”的過渡。
(三)創新服務協調聯動與稅務部門單個發力之間的矛盾
納稅服務是服務與征收的結合,新理念下要求突出服務和保障國家稅款足額入庫的統一,在一些工作上單憑一已之力很難圓滿完成,需要多部門的支持幫助。稅務部門在辦稅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與其他部門協調聯動上存在矛盾,納稅創新服務措施的制定往往需要社會其他部門形成配套的響應呼應機制,牽一發而動全身,與納稅工作緊密相聯的工商、銀行、財政、公安、法院等部門之間的信息傳導沒有形成良好對接,在聯合服務上或共同偵辦上協調配合程度不高,以致于很多創新措施的效力受到限制,效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三、創新探究措施
(一)轉變思想觀念,強化服務意識,精準角色定位,提高工作執行力,切實認清新公共管理理念應用于納稅工作的合理性
在新公共管理理念不斷植根深入的環境影響下,納稅行業對它的服務理念也在發生變化,由最初的不理解不認同到實踐中體會到其有效性,變化的根源在于國家實行“減政放權”為企業減負的制度設計及政策出臺??陀^的來講,稅務部門的這種變化是被動的執行行業規定,不是主動參與融入工作方式的變革。轉變觀念要從每個人都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和享受者角度入手,消除長期以來形成的職業偏見,認識到履行稅務征繳職能與積極繳納稅款都是為服務于國家的平等勞動者,沒有高低差別,只是職責不同。國家減少行政審批的工作力度持續加強,要求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是為了激發改革活力,新公共管理理念很好的契合了當前創新驅動狀況,體現了新公共管理理念主張建立包容并蓄、公開透明、秩序規范的納稅環境,具有合理性和借鑒性。
(二)加強納稅工作創新載體的推廣應用,從技術手段入手,拓展服務縱深,強化考核內控,提高征繳工作質量與納稅者滿意度
依托現有納稅工作信息平臺,推進創新載體的應用和拓展,指定專人進行門前引導咨詢,在硬件和態度上為待辦人員提供舒適熱情的等候環境,借助現代信息工具如微信公眾號、微博、信箱等建立點到點、點到面的政策宣傳、業務辦理“信息直通車”,在政務大廳或稅務專柜綜合各個服務環節按序排號實行一站式辦公,對于稅務量大的工作單位可以派駐人員進行駐地辦理業務。也可以結合納稅工作實際對市郊偏遠部位實行委托代征模式,設立代征業務工作點或流動服務車定期定點進行納稅服務,盡可能方便群眾,提高納稅者滿意度。稅務部門應深入開展自我修正,對制約影響當前工作開展的突出問題進行走訪調研,深入單位組織上門服務,在考核工作機制上重視數量結果同時更加注重過程質量,堵塞工作漏洞,減少工作失誤,練就過硬內功,強化內部控制,提高納稅工作的整體質量效益。
(三)稅務部門主導建立納稅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內引外聯,形成涉稅行業部門齊抓共管的共同創新環境
國稅、地稅部門要開展好內部指導交流,對所轄范圍內納稅者的意見建議定期匯總,制定出針對性應對措施和創新手段,深入基層接地氣,帶著問題促整改,堅持問題導向,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針對近來年發生的一些偷稅漏稅不法行為,更加具有隱蔽性和偽裝性,嚴格管理懲戒必不可少,這就要求稅務部門作好對正常納稅者的保護服務與非法漏稅者的查處打擊兩者之間的平衡,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在工作上發揮主動的同時引入“外援”力量。與外部涉及稅務工作的工商、財政、銀行、公安、法院等部門協同共進,借助聯合執法辦案或共同磋商探討等機會契機,嘗試挖掘放大不同部門間共性工作內容的整合,通過小聯合營造大格局來達到“四兩撥千斤”的帶動預期效果,讓各個部門在共同創新上步調一致,兼顧全局,整體推進。同時要協調溝通各部門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讓稅務創新工作得以延續連接,由局部的牽引帶動整體的前進。
四、結束語
納稅服務創新是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永遠的課題,這是由稅收服務作為國家基礎管理工作的特性所決定的,需要國家政策、稅務部門、納稅者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正視問題不回避,找準措施敢作為,才能推動納稅服務的創新突破。
參考文獻:
[1]林穎,徐志明,薛云云.大數據背景下的納稅服務創新[J].稅務研究.2015(12)
[2]馮守東.新形勢下納稅服務創新研究[J].稅務研究.2016(10)
作者:褚軒彤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