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學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的財政學考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要,為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進財政學學習從知識本位到能力本位的轉變,課程考核方式必須改變。考核方式從傳統的終結性考核轉變為形成性考核,要求考核方式多樣化、考核內容多元化、考核過程全程化,但由于授課方式、教學模式等因素的限制,考核方式的改革仍需要繼續探索和不斷調整。
【關鍵詞】財政學;考核方式;人才培養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理念也在不斷提升,從簡單的知識傳授到應用能力的鍛煉,再到如今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模式、學習模式都在不斷地轉變和適應,作為檢驗教學效果、評價教育質量的課程考核制度也需要進行相應的改革。財政學是大學本科經濟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經濟類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對黃河科技學院經濟學類專業財政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和實踐,試圖建立一套更能體現財政學課程特點、更能體現當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需求的考核方式。
一、傳統的考核方式及其存在的問題
從財政學課程的特點來看,它綜合了知識的理論性與應用性,作為經濟學類的主干課程,它銜接了西方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等經濟學基礎課程與金融學、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等經濟學專業課程。要求學生通過學習不僅能掌握課程基本知識,也要求其能夠對知識綜合運用,聯系前后課程,分析實際問題。但在傳統考核方式固有思維的影響下,財政學課程的考核方式還存在許多問題,無法做到對學生的綜合考察。
(一)考核方式單一
財政學課程的傳統考核方式單一,不利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現今的考核方式基本以期末考試為主,平時成績為輔。期末成績至少占到總成績的七成以上,而期末考試一般采取傳統的閉卷考試方式,題型無外乎單項選擇、多項選擇、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以及論述題,千篇一律的題型,標準統一的答案,對于老師和學生來講在操作上相對簡單和方便,然而這種考核方式僅僅體現了學生對基本知識的記憶情況,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投入、綜合能力的提高、知識運用的靈活、聯系實際的能力都無法體現。作為補充的平時成績通常由出勤情況、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構成,看似體現了對于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然而受到大班教學、學時有限等現實情況的限制,容易流于形式,且隨意性加大,很難體現學生學習過程的努力程度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二)考核內容固話
考試內容固定化、模式化,不利于對學生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財政學作為一門經濟學類專業的傳統專業基礎課程,經過多年發展,課程的知識重點、考核要點基本都比較固定。老師對于傳統閉卷考試的試題也是駕輕就熟,今年出的卷子,明年稍作改動就再考一屆學生,古板老舊的考題往往缺乏創新性與時代性。而這樣的考題通常只能考核學生對于基礎知識與基本理論的記憶情況,而財政學的知識和理論如果沒有相應的運用與實踐,對于學生來講無異于紙上談兵。考前的突擊記憶的知識要點,也許在考試中能夠獲得理想的成績,然而考試結束,學生依然很難運用所記憶的知識去分析現實生活中的財政問題。
(三)考核目標錯位
考核目的的錯誤導向,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考核本身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對于課程知識的學習掌握情況,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投入學習,是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說,考核是為教學服務的,考核方式應與教學目標、人才培養相適應。傳統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考核集中體現在考試分數上,讓學生習慣性地關注考試結果,分數成了評價學生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這樣的本末倒置容易讓學生以考試為導向的去學習,老師考什么,什么就是學習的重點,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對于學習可能激發的興趣與熱情。對于教師來講,在課堂教學上也容易傾向于講授考試要考的內容,而忽略了內容擴展、聯系實際的重要性,使得教學為考試服務。
二、考核方式改革思路及措施
(一)考核方式改革的總體思路
充分發揮考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評價、反饋以及激勵作用,激發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性、主動性和自覺性。結合財政學課程特點,建立起“全面考核、突出能力、注重過程、促進發展”的考核方式新理念,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真實學業水平,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全面提高財政學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應遵從一下基本原則:一是考核方式多元化,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提倡多種考核方式的有機結合,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二是考核內容綜合化,根據課程教學大綱中所確定的教學目標設定考核內容,注重對學生知識運用、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的考核。三要注重形成性評價,考核要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體現不同階段的學習成果。四要以考核方式改革倒閉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充分發揮考核方式的導向作用,從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轉向以學生和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參與課堂、獨立思考。
(二)考核方式改革的措施
(1)提高平時成績占比,豐富考核方式將平時成績占比提高到60%,充分體現出對形成性評價的重視。平時成績打破傳統以考勤、課堂表現和課后作業為主的基本模式。取消考勤成績和課堂表現,出勤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對于多次曠課的學生采取直接取消考試資格的方式,傳統課堂表現的成績隨意性過大,很難標準化執行。設置課堂筆記、新聞分享、小組討論、專題演講和社會調研五個考核項目,其中后四個考核項目由學生人自發組成學習小組共同完成,為保證小組全員參與,小組成員控制在4人以內,具體實行錯時如下:課堂筆記占平時成績的20%,課堂筆記的好壞體現了學生聽講的情況,督促學生記課堂筆記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集中精力,跟隨著老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和思考。新聞分享占平時成績的15%,每節課開始由23分鐘的新聞分享引入,由于財政學涉及到的內容包括政治、民生、經濟、社會等各種問題,可分享的新聞素材非常寬泛,新聞簡要介紹完成后,還要求小組其他成員介紹新聞內容與所學財政知識、理論、原理的聯系,對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發現、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非常有好處。小組討論占平時成績的15%,每堂課教師會根據課堂內容設置一到兩個小組討論議題,各小組討論時間為3到5分鐘,討論完成后各小組給出自己的觀點,互相提問。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讓老師充分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運用程度,也可以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多的參與課堂,提高專注力。專題演講占平時成績的30%,每學期將設置若干專題研討課,專題內容以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主,如教育不公、貧富分化、社會化養老、房價過高等等,課前提前分配好各小組演講的專題,要求學生制作PPT,在研討課上做演講,闡述自己的觀點,實現課堂翻轉。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演講結束后設置提問環節,形成有效反饋,增強學生參與感。社會調研占平時成績的40%,學生小組自主選取感興趣的財政學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調研,鼓勵學生提前預習、自主學習。由老師引導完成調研設計,采用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實踐中深化對理論知識的運用。收集和分析調研資料,撰寫調研報告。學期末,以演講的方式進行成果展示,由學生代表和教師小組點評給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課堂上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也使得學生在收集資料、團體協作、與人溝通、展示自我等綜合素質上有所提。。這樣的考核形式貫穿了課堂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學生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就要求他們能夠專注課堂、參與課堂、獨立思考、靈活運用、聯系實際,從多方位、多角度、多階段的考核模式,讓學生變考前突擊為功在平時。
(2)改革期末考試題型,體現運用能力期末考試成績比重降低到總成績的40%,考試形式依然為閉卷考試,但與以往通篇客觀題的題型不同。整張試卷將分為兩大部分,由客觀題和主觀題共同構成。其中客觀題全部為單項選擇題(40分),設置40道題,覆蓋財政學的全部基本理論知識。主觀題為兩類,一類為材料分析題(30分),設置兩道題,學生可任選其一進行回答,內容以生活中的事例為主,要求學生理論聯系實際,體現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另一類為開放性小論文(30分),同樣設置兩道題,學生任選其一作答,內容偏向學術性,體現學生對于財政理論的理解深度。這樣一來學生需要死記硬背的客觀題僅占到卷面成績的40%,六成的分數要求學生能對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深刻理解,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將功夫用在平時,而不是考前突擊。
三、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這套新的考核方式
在筆者所在學校已經實行了四個學期,經過不斷調整,取得了不錯的成效,然而,期間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其一,總成績中的48%都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如何衡量每一位小組成員的貢獻成為難題。一些能力較差、態度懶散的學生在小組中搭便車、蹭分數的情況時有出現,這對能力強、付出多的學生顯然不夠公平。后來甚至出現了部分學生沒有小組接收,學習較差的部分學生只能自己組成小組,而基礎差、不努力的結果是整個小組都不及格。其二,大班授課、學時限制,一些考核方案很難完美執行。對于超過五十人的大班,由于專題數量、學時安排的要求以及教師工作強度的考量,很難將學生小組人數控制在4人以下,而小組人數過多,搭便車的現象則更難避免。其三,教學形式和內容的改革不到位,影響新考核方式的功能發揮。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對于應用性文章的書寫要求不夠熟悉,調研報告和論文的撰寫質量受到影響。大部分學生沒有進行過社會調研,對于這種形式完全陌生,甚至有小部分學生不會制作PPT。
四、總結
基于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以及財政學課程改革的需要,構建基于能力培養與過程性評價的課程考核體系改革非常有必要,而對于新模式的探索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只有遇到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改革有效推進,使財政學這門課程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舒艷.關于財政學課程考核方式的探索[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2,17(03):58-60.[2017-08-09].
[2]郝秀琴.財政學專業課程考評模式改革研究——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8(03):64-66.[2017-08-09].
[3]鄢泰寧,張濤,胡郁樂.專業課考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國地教育,2010,19(02):14-17.[2017-08-09].DOI:10.16244/j.cnki.1006-9372.2010.02.020.
[4]馬丕玉.《西方經濟學》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A].
作者:李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