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財政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支付電子化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庫財政收支也積極推進電子支付,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將網絡信息化建設涉及到工作和生活當中。從傳統的紙質單據為主、半網絡化信息為輔的運行機制轉變成全面實施支付電子化的運行過程,增加了財政收支的信息公開化、透明化以及信息化,建立了安全信息管理體系,有效保證了財政平穩安全高效運行。單純的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是要實現無紙化,在人民銀行和國庫內部開通電子網絡化信息渠道,取消以往的紙質單據和流水發票進行,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實行財政的收支核算業務,促進財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本文就如何在基層財政中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建立高效廉潔的透明機制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基層財政國庫收支;支付電子化;財政改革
新型的國庫管理制度是將常規業務跟電子信息二者有效結合的方式來開展日常的財政工作。自我國社會經濟制度不斷的在完善和調整,財政收支制度首先放在改革的重點和改革的前沿。國庫是否能保證收支平衡或是盈虧有余依靠財政部和人民銀行設立的基本財政制度,一直以來我國財政是按照集中支付的原則,以助我國的財政公共體系建立健全和實現了財政經濟和諧高效運營。但是進入新時代,國庫的財政改革也需要走在人民和時代的前沿,國庫集中電子化支付改革是順應改革時代的潮流,對于如何建立電子化信息支付的國家財政體系、財政內容以及實施等。
一、國庫實現支付電子化改革的必然性
支付電子化管理制度的改革是當下時代所趨,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發展,人們的網絡意識和體系架構越來越完善,網絡消費以及把資金放在網絡平臺上的人們越來越多,網絡平臺已經被大眾所認可和信任。在大眾普遍認可網絡平臺和網絡渠道的情況下,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的調整和改革是應人們和大眾的需求,對財政資金的管理工作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也方便信息完整化,減輕財政部門的工作壓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支付電子化增加了對先進科技設備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中避免了人工方式可能會出現的錯誤發生,使財政的資金得到安全有效的管理。在造假的現狀普遍發生的情況下,實行支付電子化保證了業務技術上的透明和在強有力的監督體系下完成財政資金的流轉。在支付電子化的環節中不僅保證了財政資金的安全,還能將財政資金得到擴充和盈余,減少了鋪張浪費和不必要成本的增加,為社會和國家帶來福祉。
二、國庫實現支付電子化改革中有待解決的問題
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的策略和方向是國家決策的正確性產物,對于傳統的“集中支付”是一次深入性和徹底性的改變,傳統的集中支付對資金的安全和高效管理都存在著制度弊端,對支付電子化改革的管理改革的深入還需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具體的問題。傳統的人工核算過程中經常出現信息不規范、核對不清晰、人工打印耗時耗費精力等現象,而且人工操作的方式很容易出現造假和虛報瞞報等現象的發生,導致國庫支付效率低下和內部管理制度混亂。電子信息化的改革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漏洞,電子信息化的意義也就在與幫助國庫內部實現管理和信息的二者高效有機統一,讓支付方式更加便捷和快速。對信息和技術的管理要求更加嚴格,支付電子化要求人員加大對信息的核對,保證財政資金和財政信息要十分的安全和穩固,無論是地方還是縣級都要對電子信息進行備份和納入安全保護的范圍以及行列,在網絡化的時代下,信息數據的安全以及保護將列為財政部重點關注的對象。
三、國庫實現支付電子化改革的策略以及建議
(一)建立創新管理模式和機制實施全方位的電子化改革的任務繁重,不僅涉及到財政部和人民銀行,還涉及到地方和縣級財政部,要實現縱向和橫向的高度統一和深入貫徹推行,需要對管理模式和業務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和配套管理。工作點放在如何簡化并實現財政內部透明化,財政部門要將支付電子化創新的管理制度模式放在工作的首位,國庫管理各方要建立健全支付電子化的操作流程、規范安全風險意識、明確雙方的義務和職責。確立要將支付永遠放在第一位,重視試點財政部門的工作任務和預算單位的權利執行。隨著國庫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庫的管理內容、機制和控制手段都有直接的變化,電子化管理內容由過去的人工互對的模式轉變為人機互對,改變了對賬的模式,也是國庫改革的熱點和創新。
(二)對支付電子化管理要層層遞進循序漸進集中支付管理是對信息管理的有效整合。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層層遞進、分層管理,把握工作的重點和核心,將信息技術層面的管理要落到實處,加強制度和管理的高效有機結合統一。將電子化業務模式由上而下,層層進行學習和改革,市級單位和地方單位的貫徹落實工作由人民銀行來負責,將完善的架構體系和業務實施方案放在學習的重點。其次對現有的管理模式進行量化和改革,對業務流程和模式將傳統的紙質單據轉變成計算機智能領域。試點單位的銀行人員加強對電子化自付的重視和理解,方便在開展業務的時候能由內而外地貫徹落實這一體系。精簡業務流程和實施電子化信息深入改革要完善網絡運營環境、控制成本,在內部建立電子信息化渠道模式,完善個人信息檔案和工資統一發放等內容。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支付電子化改革是信息技術改革的創新,也是管理方式和控制手段的一種新變化和新方法,不僅能加速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創新內容、機制的變化,也能促進國庫財政內部精簡開支、收縮資源和成本,切實保證國庫內部管理和信息技術的完整。但電子化信息改革加大了對工作人員的約束和監管,如果改革力度過大有可能會壓制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辦事效率;為了保證支付電子化能順利改革和試點的實施,上層人民銀行的改革到下層試點銀行的改革要循序漸進、分層次化進行改革,短時間內出現的效果可能并不顯著,參與人員的推行要實事求是地在改革中不斷推陳出新。在保證國庫資金安全的情況下,將現代化支付電子信息改革落到實處,真抓實干,保證國庫財政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姚莉.基層財政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問題及建議[J].財會學習,2019年7期.
[2]王海燕.完善基層財政所財政收支管理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8年17期.
[3]陳娟.基層財政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J].江蘇農村經濟,2018年5期.
[4]翟鋼.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理論與實踐[J].經濟科學出版社,2017年54期
作者:齊麗梅 單位:睢縣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