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保險公司退保原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我國保險行業目前面臨的退保率高的現象及問題,運用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FCFF),對其與退保率關系和風險性進行分析,總結退保率高的原因及產生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對策。
保險業為金融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攤損失、經濟補償、防災防損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不僅維護了包括保險業在內的中國金融市場穩健發展,而且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同時,隨著保險行業業務量的增加,退?,F象頻頻發生,保單持有人的退保行為,對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都會造成不良影響。對于保險公司而言,壽險退保的增加會影響其資產負債結構,在嚴重時還會影響資金流動性、穩定性和壽險公司償付能力,影響公司聲譽,最終影響保險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對投保人來說,壽險退保率的增加,使投保人失去保險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保險公司會扣除部分保費,使投保人受到經濟損失。雖然目前我國退保率水平沒有達到5%的警戒線,退保沒有對壽險公司的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但是壽險公司的產品種類,主要是長期性保險產品,所以提高保單的持續性對于壽險公司以及保單持有人、保險監管機構來說是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以及中國保險業的快速成長,保險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經營業態多樣、產品結構復雜、經營趨勢綜合的態勢,中國部分保險公司成長為國內乃至國際上金融系統內具有重要性的保險機構。2015年,保險業總資產額為12.35萬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21.64%,總保費收入2.4萬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0.30%。伴隨市場經濟和金融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一些市場不和諧因素,銷售人員素質低下,壽險公司誠信建設落后,壽險產品單一等,都是壽險公司退保問題的原因。近四年以來,以市場份額最大的國壽、平安、太保、太平、新華公司來看,退保率都呈上升趨勢。
二、我國保險退保率高的原因分析
對于人身保險合同,根據我國《保險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參保人解除合同的,參保人應當自收到解除合同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庇纱丝梢姡吮J墙獬kU合同的形式之一,是投保人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從保險行業中四家規模比較大的上市保險企業(中國人壽、中國太平洋保險、中國平安保險、新華保險)作為本文分析的對象,據其近五年的年報可知四家企業的退保金額就達到了6000多億。
(一)自由現金流貼現模型(FCFF)
1、模型說明。公司現金流量是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扣除資本投資和凈營運資本后的凈現金流,即可供股東與債權人分配的最大現金額,其高低決定著股東和債權人的根本利益。
2、公司自由現金流量的計算EBIT=凈利潤+所得稅+利息資本性支出=期末固定資產-期初固定資產+折舊凈營運資本變動=期末凈營運資本-期初凈營運資本凈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公司退保率的計算。由于每個公司政策不同,不能直接比較,我們統一退保率的計算方法:退保率=[本期合計退保金總額/(期初累計準備金總額+本期純保費總額)]×100%
4、綜合分析。從近幾年的退保金與退保利率趨勢分析得出,從2011年到2015年,幾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和凈利潤多為上漲趨勢,但難掩退保率攀升帶來的壓力與挑戰,其中除平安保險,一直將退保率維持在2%以下,中國人壽退保率在4%左右,其余兩家保險公司都達到了9%以上,報告顯示,被退掉保單大多數由中資保險公司發行,并集中在3年期或者更長期的投資以及分紅產品,可見分紅險成了退保的“重災區”,退保率高低是保險公司建設中一個重要的指標,從世界范圍看,退保率一般不會超過5%。根據企業現金流量的計算得出,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自由現金流量明顯好于新華保險和太平洋保險,那么我們不難看出,退保率與企業自由現金流量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要想使股東和債權人得到最大利益,我們必須不斷提高企業的自由現金流量,最終我們要做的就是控制企業的退保率。
(二)近五年高退保問題發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1、外生性金融環境因素。一是市場利率變動帶來的退保率的變化。分紅保險的收益來源是市場利率同預期收益之間的差額。市場利率的變動會影響分紅保險的紅利收入,市場利率越高,壽險產品的現值就會下降,紅利收入減少,會使得退保率升高。我國自2011年在各地發生的退保潮與市場利率的變動有很大的關系。市場利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退保風險隨時可能發生。二是宏觀經濟形勢與國家政策帶來的變化。近年來,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逐年上升,產品的投資收益也得到了提高。央行多次加息,銀行存款利率上升,投保人因此會受到加息影響,為了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產生退保行為。影響國際經濟環境不確定的因素諸多,次貸危機的發生也加劇了金融環境的波動。非常規性的退保行為隨時可能發生。三是我國金融分業改革的推進。隨著我國金融行業的改革不斷推進,保險行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不穩定的因素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不斷增加,投資者為了規避風險會將資金投入較為安全的地方。在不穩定的市場中,保險公司往往容易投資失誤導致收益率比較低,一但低于投保人所期望的預期,就會產生退保行為。
2、內生性經營環境因素。一是銷售及公司服務不到位。在行業調查數據中顯示,有11.34%的客戶選擇退保的原因是銷售誤導,尤其是在銀行保險渠道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過分夸大分紅產品的滿期收益,本金拿回與給付不對等。隱瞞分紅收益的不確定性,退保損失等重要事項。因此退保的人會對保險公司的服務不滿,例如,排名前四的太平洋保險公司退保增速明顯高于其他三家上市保險公司的原因在于公司服務體系不夠完善。二是產品結構問題。壽險公司偏愛投資性業務,風險保障不夠完善,當宏觀經濟環境表現不佳時,投資收益受宏觀環境影響下降,產品收益得不到保障,投保人就會放棄繼續持有分紅險的產品。三是近五年保險退保問題產生的影響。保險的退保常常表現在現金流的大量流出,給保險公司造成了流動性危機,無形中給保險公司增加了許多經營成本,保險產品將額外產生的經營成本計入價格,保險產品的定價更加困難。
三、降低保險退保率的對策建議
(一)加大發展分紅險的長期業務發展
長期的分紅壽險可以給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帶來穩定因素,長期分紅險業務可以給保險公司帶來收入,同時降低銷售成本,減輕資金運用的壓力,長期資本市場的收益率也較為穩定。
(二)優化產品結構,避免風險過度集中
實際上,相對于2013年壽險行業既要面對前兩年行業新單保費負增長的事實,又要應付集中而來的滿期給付與退保高潮的情況。保險公司應該注重開發多元化的保險產品,“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使保險能夠回歸本質。
(三)保障負債端與資產端的匹配,緩解現金流壓力
一是保證負債端有大量保費持續流入,且保費規模增速應原則上快于滿期給付及退保增速,有新錢去還舊債;二是有大量的資本注入,股東能援手予以強大的資金支持;三是從更長遠考慮來看,保險公司逐步改善保險產品結構,走出高度依賴“短錢長配”資產負債錯配的循環。但過程必然會坎坷或反復,需要保險公司做好犧牲短期規模的準備。
(四)規范銷售行為
客戶最先接觸的是銷售人員,加強對分紅銷售人員的資格審核,提高銷售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道德品質;銷售行為的規范也應該體現在銷售流程的環節。同時,也應該提高民眾對保險的認識程度,塑造理性消費環境??傊?,退保率的高低受經濟形勢、國家政策、居民消費習慣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作者由于能力和時間的限制,不能全面深入的剖析和提出對策,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曹雪琴.金融型退保與壽險產品完善的對策.上海保險,2003.[2]展凱.中國壽險市場退保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當代經濟科學,2009.
[3]王向楠.中國壽險產品退保的實證研究:基于險種分類視角.廣東金融學院學報,2012.
[4]葛仁良.關于壽險公司退保風險的思考.集團經濟研究,2006(2).
[5]李婷.壽險公司退保風險的分析與控制.南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
作者:黃玉輝 單位: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