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范文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環保監測技術取得了飛速發展,信息化技術被廣泛應用,使得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有了較大的提升。環境監測部門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及時高效的解決了各種問題。

關鍵詞:

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研究

前言

我國環保系統目前已形成多級隸屬于政府環保主管部門的環境監測站2223個,全國其他行業和部門建立的環境監測機構約有2634個,從業人員達到57萬人。在這些現有的監測站中,具備各環境要素監測能力的環境監測站有:980個站從事空氣質量監測,1078個站從事地面水監測,1131個站從事環境噪聲監測,63個站從事海洋監測,111個站從事地下水監測,16個站從事生態監測,185個站從事酸雨監測,32個站從事放射性監測。現代環境管理對環境質量、監測工作模式的質量以及規模化程度等的要求更高。同時,由于形成的監測工作模式是跨區域協作的,技術人員通過信息技術解放了環境監測的生產力。在新形勢下,對環境監測生產關系制度的完善是我國環境監測領域的重要工作。

1.大數據時代對環境監測

信息化的要求大數據時代要求應用大數據方式針對我國環境保護管理和治理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找出解決方案,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1)信息技術推動環境監測信息化啟動新模式

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融入了另外一種聲音,即思維方式的轉變。信息技術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思維方式的轉變則源自人類的高級智慧,甚至是瞬時的靈感。新思維的出現在數據應用模式上帶來了很多變革。如云計算以服務的形式將“計算能力”這種肉眼看不見的資源轉化為互聯網上流通的“商品”,被電池續航能力所限制和從其束縛中擺脫出來的手機應用走向智能化之后,互聯網的觸角可以在任何時刻延伸到任何地方。

(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建立生態環境網絡大數據系統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環境治理體系以及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等的建立均需要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化的大數據作為支撐。依靠科技創新與技術進步,提高環境質量的綜合分析能力,集成衛星遙感等多源環境監測數據,在全國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和共享的基礎上開展環境質量的大數據分析,形成立體、自動、智能的生態環境網絡大數據系統。

(3)生態環保新理念要求提高監測數據質量

環境監測信息化必須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必須弄清楚環境質量現狀及其變化趨勢,確定污染源排放現狀及潛在的環境污染風險,要能夠真實地反映出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能為政府決策和環境管理工作提供技術服務和數據支持。

2.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1)各監測項目的不同需求導致系統缺陷

環監工作的信息化建設是龐大、冗雜又需要系統化操作的工程。環監部門需要充分了解所負責的各個工程的信息化建設情況。但是,目前我國環監部門對信息化系統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大多數監測部門只負責自身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導致整個監測系統的數據無法得到整合與處理,而是要通過數據交換實施綜合處理,這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浪費,還會使整個監測部門的信息化系統結構紊亂、維穩性能差。

(2)部門間的有效聯系十分匱乏

環監信息化建設是各環保部門進行合作的基礎,良好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工作交接的效率。不同部門的監測工作有交叉,所以需要這些部門相互協調,妥善處理工作銜接問題,然而多數監測站的設備是按照各自部門的需求進行設置的,并且常常是自動或半自動工作,所以各部門間的設備差異化明顯。且各部門僅僅針對自身系統的需要進行配置,無法建立有效的資源共享機制,而這終將造成環監質量的下降。

(3)信息化建設期限較長

環監信息化建設程序多、過程復雜、周期長,并且監測站對項目的建設和開發一般需要委托給專業公司,而合適的專業公司只能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尋找,這給信息化建設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在建設過程中,由于涉及到的相關部門的利益不同,常常會出現一些難以溝通和解決的問題,例如建設過程中信息傳遞有誤,使項目建設時間延遲,或是多次更改項目要求,這些都會阻礙環保部門與建設單位在信息化建設上達成統一意見,并會產生無法預料的惡劣影響。

(4)信息管理系統使用不當,效果較差

國際環監部門常常采用LIMS系統,故它作為我國環監信息化建設最主要的借鑒對象被引入國內。但我國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并未因此得到有效解決。原因之一是國內環保部門對LIMS系統的認識不夠深入、不夠充分,而是膚淺的;留于表面的,因此多數時候對LIMS系統的使用是不科學的。沒有充分的認識、合理的了解就無法進行高效科學的利用,資源的浪費也在所難免。另一個原因是15地理信息系統實際使用不當導致利用效率低下。地理信息系統就是人們常說的GIS系統,已經被大量應用于環監系統中,但是我國的環監部門僅僅把它當做了演示工具,并未深入研究GIS系統的核心技術和科技內涵,這種對GIS系統的機械運用嚴重影響了它的使用效果。

3.關于環監信息化建設的建議

前文剖析了我國環監部門的基礎工作和環監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筆者將提出一些科學合理的對策并進行分析,以便于環監部門更高效地進行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促進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核心是改進工作方式,使檢測工作邁向規模化、專業化。而幫助環監部門在繁重的環境監測工作中,迅速提升工作效率,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會為環監部門帶來極大便利。利用計算機可以進行自動連續采樣,并以之逐步替代人工采樣;大型儀器自動分析逐步替代常規手工分析;采集儀器使用時,工作人員無需現場值守,只需遠程監控即可;數據填報的載體由網絡系統的電子報表代替大量人工計算填報的紙質報表,填報過程甚至是自動導入或填報的;大量常規例行報告可以由計算機自動生成;計算機程序還能夠過自動識別并刪除簡單的數據邏輯錯誤。傳統的空間概念被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應用打破了,環境監測的工作效率得到極大提高。這就要求環監部門的各機構、人員組織需要與之積極配合,工作方式也應當做出轉變,從而適應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同時,加強區域內外環境監測的分工與合作,深入研究如何整合跨行政區域的監測部門以及檢測力量的優化配置,使環境監測邁向規模化、專業化。以下是筆者提出的四條具體對策。

(1)科學定位,統籌兼顧

在對環境監測信息系統的規劃和設計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環監部門現有業務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分類整理以往的業務,對環監部門長遠的業務需求變化進行充分合理的考慮;既要以自身部門的發展需求為基礎進行設計,又要滿足上級機關和同級部門的要求;既要考慮本單位本部門的運作情況,又要顧全監測工作在宏觀層面的整體要求;監測人員首先要精通監測技術,其次要對信息化等相關領域的技術有所了解。

(2)實施標準化信息管理

借助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對省以下環境監測機構實行垂直管理之際,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獨立的監測信息化系統。目前,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預,監測部門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因而監測管理體系不是很完善。所以,可以對國家、省、市重點污染源由國家監測部門監測結果直報省、國家環保部門,而不受當地政府的干預。詳細來講,就是要對環監部門的監測工作提出更高的標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環監部門應當及時整理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梳理準確的數據規則和編碼體系,再對歷年環境監測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建立監測數據的新標準,并確定通用的數據管理體系。檢測人員依據業務信息化管理的檢測過程,通過完善的標準信息化系統對監控數據的質量、內容進行控制,從而高效地完成每項監測業務并取得更好的業務效果。另外運用監測數據和排污費征收以及將來實行的排污稅費改革建立相互聯系的稅費系統也是一個很好的舉措。

(3)加強各個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

對全國地級市以上的大氣環境監測系統進行獨立運營直報信息機制。這樣就有利于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管理者需要重視各部門間的有效溝通,這是非常重要的,有效溝通可以促進信息化建設的準里進行。首先,自上而下的決策型管理方式是環監工作的特點,這要求環監部門的領導要以合理的工作方案為基礎,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基層監測技術人員的需求極其容易被忽略,因此監測規劃方案的實施常常引起沖突,阻礙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另外,各崗位的工作人員要加強溝通和學習,深入、認真地做好調研,詳實、仔細地完善每一個細節。

(4)注意環監信息化建設的細節問題

在環監信息管理體系中,數據報表可以通過計算機直接生成,大大提高監測工作的效率。同時注重對質控管理水平的加強和提升,可以使環境監測工作更具規范性。再者,要更多地考慮數據安全問題,加強數據安全可以對數據進行授權。此外,監測人員的常規作業中,環境監測涉及到很多領域范圍,且頻率較高,會產生大量龐雜的數據信息,工作人員應適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數據進行信息化處理,進而促使大數據方法與環境監測的融合。生態環境是與人類生產生活密不可分的資源例如水、空氣、土壤、動植物等的總稱。生態環境的各個要素對環境監測都有重要影響,這在概念上與大數據是相通的。另外,由上一級政府部門對下一級生態環境現狀及重點污染情況進行信息公開;用生態環境監測結果與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轉移資金聯動起來;對所有建設項目環境影約評價結果按管轄權向社會公開等舉措也是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應該考慮的。

4.結語

綜上所述,監測部門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展開環境監測工作,同時使監測工作能夠更加高效地完成,并取得更好的環境監測結果。文章首先分析了基層環境監測站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了基層環境監測站信息化建設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對信息化環境監測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任瑞,趙向東,王海榮等.關于農產品質量監測現場抽樣環節信息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河北企業,2015(4):9-10.

[2]牛航宇,陳善榮,徐琳等.關于對環境監測人才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環境監測,2015(3):14-18.

[3]解輝.對環境監測信息化建設中軟件項目管理的思考[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5(6):5-9.

作者:張林 單位:云南省保山市環境監測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乱码|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色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我要看一级毛片| 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伦理片| 内射老妇BBWX0C0CK| 草草影院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高清va在线观看|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小莹与翁回乡下欢爱姿势|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日韩在线小视频|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正在播放西川ゆい在线|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 国产人妖ts视频在线观看|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99在线视频免费|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 毛片让我看一下毛片| 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xxx|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雪花飘在线电影观看韩国| 国产婷婷成人久久av免费高清 | 亚洲xxxx18|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 mm131美女做爽爽爱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