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醫院信息化管理現狀(3篇)范文

醫院信息化管理現狀(3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信息化管理現狀(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院信息化管理現狀(3篇)

第一篇:疾控機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分析

摘要:對于疾控機構而言,通過檔案信息可以分析疾病的走勢、流行特點,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參考,因此必須重視管理工作。本文首先介紹了疾控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然后指出存在的建設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疾控檔案信息化建設重要性改進措施

一、疾控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

疾控機構的功能作用,是防控疾病、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其中的檔案信息可以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疾控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其目標是將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檔案管理結合在一起,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來提高檔案管理水平,實現高效利用。在科學技術的支持下,疾控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其重要性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提高工作效率。信息化建設改變了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考慮到疾控檔案數量大,信息技術下能夠實現分類、檢索、復制、傳輸等功能,減輕了工作人員的負擔,顯著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優化保存條件。基于信息技術下,疾控信息資料從紙質檔案轉變為電子檔案,避免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破損,從而保證檔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實性。

二、當前信息化建設中的問題

(一)基礎設施不完善

疾控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之后,對于管理條件的要求降低,但是也需要網絡、計算機、儲存設備作為硬性條件,從而實現加工、保存、管理等操作。但是,受限于疾控機構的資金投入,往往這些設備不能一次實現完整購備,阻礙了網絡系統、軟件管理系統的構建,繼而不利于檔案的信息化管理。

(二)管理人員素質低

疾控檔案實行信息化管理后,依然不能離開人員要素,需要對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合理操作,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當前疾控機構工作人員的特點,一方面專業文化水平低,尤其是檔案管理專業人才數量少;另一方面多為年輕的管理人員,其工作經驗在5年以內占據絕大多數,不利于管理質量的提升。

(三)工作機制滯后性

和傳統的檔案管理工作相比,信息化管理的主體完成了從人力到物力的轉變,因此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機制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單純從保密機制上來看,由于減少了中間環節,信息化管理的保密性明顯高于人工手動管理。

三、疾控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改進措施

(一)基礎設施建設

疾控檔案的信息化管理,第一步是要根據管理需求和目標,購備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此,疾控機構首先要在物資采購上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各種辦公用品和設備,為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物質基礎。面對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能夠及時有效的開展防控工作。其次,硬件設備到位后,還要在信息管理軟件系統的建設上下功夫。購買設備時就應該和設計人員進行溝通,了解各項管理功能,并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和需求,對其進行改造和研發,確保和實際工作管理需求相符合。

(二)工作團隊建設

疾控檔案管理工作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在于人力資源方面,技術設施建設完備后,就要加強工作隊伍建設。對于目前疾控機構檔案管理人員的現狀,改進措施如下:第一,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教育,重點放在的檔案管理學、信息技術兩個專業上,以滿足信息化管理的需求。第二,調整人才聘任制度,積極引進專業技術強、具備豐富經驗的管理人才,以充實整個管理隊伍,從側面上推動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加強宣傳力度,尤其是提高工作人員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從而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明確崗位職責,促進信息化管理質量的持續提升。

(三)工作機制建設

傳統檔案管理的工作機制,和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機制,兩者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因此不能延續使用。考慮到疾控檔案使用的頻繁性,改進措施如下:其一,根據疾控檔案的使用情況,制定硬件系統、軟件系統的管理制度,檔案的采集、保存、使用、管理等,都要具備相應的機制。其二,加強檔案信息的保密工作,針對其中重要的檔案,在查閱、管理、使用時要嚴格按照審批機制執行;定期對管理系統升級優化,防止黑客、病毒入侵;還要加強監控力度,避免檔案資料人為泄露。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疾控檔案的信息化建設,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保存條件。當前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集中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管理人員素質低、工作機制滯后性三個方面。對此,應該分別從礎設施、工作團隊、工作機制入手,實施有效的改進措施,以提升檔案管理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黃啟東.大數據時代疾控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與探索[J].財經界,2016,(24):341-342

[2]方泉.淺議疾控機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J].辦公室業務,2015,(17):48-48

作者:劉偉 單位:烏蘭察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第二篇: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研究

【摘要】:信息化建設是教學實驗室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實驗教學方法與實驗室管理手段改革起著推動作用。文章結合首都醫科大學計算機實驗室實際情況,總結了近年來在信息化建設實踐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對未來信息化建設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了搭建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設想,針對關鍵問題進行了討論,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實驗教學;實驗室管理

首都醫科大學計算機教學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實驗室,其主要任務是為全校各學院計算機實驗教學提供技術平臺和服務保障[1],上機學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夜大生,平均每年開設課程30余門,上機人機學時數20余萬。此外,還要為計劃外教學實驗提供技術服務。實驗室不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場所,還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場所,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也被提到了議事日程。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提出要建立網絡化的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信息平臺,實現網上輔助教學和網絡化、智能化管理模式[24]。據此,首都醫科大學增加了實驗室軟硬件設施的資金投入,加快了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步伐[56]。只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理念和手段,才能更好地營造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良好環境,有效地提高實驗室管理和設備使用效率[78]。

1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初步實踐

近年來,根據學校的發展需要和整體規劃,實驗室經過搬遷和改造,解決了原有機房使用面積緊張和管理不便的問題。同時,完成了設備的添加和更新工作,實驗室新增計算機40%,淘汰了舊計算機,升級了硬盤保護卡,重新搭建了實驗教學平臺,添加了多媒體音頻功放系統,升級了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添加了交換機、服務器和實驗室監控系統。與此同時,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也在穩步向前推進,使實驗教學不斷向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虛擬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9]。

1.1局域網實現信息傳遞

實驗室搬遷后,實驗用計算機數量增加到500多臺,為了便于管理,每臺計算機都需要設置固定IP地址,而學校的IP地址資源非常有限,因此實驗室采用了私有IP地址配置方式,并配置B類子網掩碼255.255.252.0,將實驗用計算機組成一個對等局域網,方便訪問校園網和互聯網,為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完成了交換機添加和升級工作,使網速得到大幅提升,實現了千兆網速到桌面,不僅給實驗教學帶來了方便,也加快了硬盤保護卡對計算機系統維護的速度。

1.2應用電子教室提高教學效果

電子教室軟件是一種運行在局域網內的多媒體教學平臺,它是一種新型的計算機教學模式[1011]。將此軟件引入實驗教學,教師可以利用屏幕廣播功能,將課件以窗口的形式在學生機上演示,學生可以邊學邊練,還可以向教師提問;另外,其學生演示功能可讓學生將自己做的內容展示給全班學生;文件分發和作業提交功能方便教師下發課程素材和收取隨堂作業;電子簽到功能替代傳統的點名方式,可快速完成當堂考勤記錄,既豐富了課程內容,又提高了教學效果。為了滿足大班上課的要求,實驗室對交換機網絡拓撲結構進行了改進,通過對交換機端口連線的轉換操作,以保證在電子教室軟件端啟用多頻道功能時,快速進入雙機房聯合使用狀態。

1.3利用BB平臺拓展學習內容

平臺是一個被高校廣泛采用的網絡教學平臺,它彌補了傳統課堂教學的不足,能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給學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識[1213]。為了促進教學改革,學校也在積極推廣并使用BB平臺,此平臺具備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課件、在線學習和師生互動等功能。實驗室技術人員參與在線學習內容的制作,以圖文畫冊的形式編寫了計算機基礎課程拓展課件,用視頻的方式錄制了計算機硬件組裝過程教學課件,將這些學習內容放在BB平臺上,便于學生學習和操作。由于BB平臺對不同的瀏覽器會出現一些不兼容問題,為此實驗室專門安裝了兩個瀏覽器和插件,以保證BB平臺的正常使用。

1.4采用虛擬機技術助力自主學習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也是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4],實驗室根據計算機專業的實驗課程特點,借助硬盤保護卡特有的功能在實驗用計算機中創建專門分區,利用虛擬機技術搭建了虛實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平臺。在該平臺中,安裝了多個不同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并通過仿真設置使虛擬機內各操作系統之間、虛擬機與宿主機之間實現網絡通信。通過使用該平臺,使原來受限于硬盤保護卡而不能完成的實驗操作,現在能夠順利進行;使原來需要多臺計算機才能實現的網絡通信類操作,在一臺計算機上就能完成;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需要,安裝不同的操作系統和不同的應用軟件,或自主設計實驗內容;一次實驗課沒有做完的實驗,可以通過遷移虛擬機文件的方式,將實驗過程保存起來,待下一次實驗課再繼續完成。虛擬機技術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為實驗教學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實驗室設備的使用效率,也給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的環境[14]。

1.5搭建FTP服務器方便文件存儲

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師生經常需要進行文件存儲和訪問。出于安全考慮,實驗室計算機上的硬盤保護卡,制約了臨時文件在硬盤中的存儲;U盤存儲容易感染病毒、損壞或丟失;email郵箱上傳文件大小又受到限制。針對這種情況,實驗室通過使用FTP服務器軟件ServU,在實驗室高性能服務器上搭建了FTP服務器,解決了實驗教學中師生文件存儲和訪問的難題。

1.6借助機考軟件推廣無紙化考試

實驗室局域網安全、穩定、傳輸速度快,在這種網絡環境下進行無紙化考試已經成為可能。TCExam在線考試系統是基于B/S架構模式的開源軟件,通過安裝Linux操作系統和MySQL數據庫來支持其運行。實驗室技術人員事先制定了試題導入的規范化格式,并編寫部分試題進行測試,測試成功后,進行了大規模試題導入。由于該考試系統涵蓋出題、考試、管理和閱卷等功能,簡化了考試流程,非常適合一般性的隨堂或階段性測驗[15]。目前,考試系統已在夜大生考試中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一機考系統CCTRE是基于C/S架構模式,其功能強、管理更嚴謹,適用于各種考試。通過安裝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統和數據庫來支持其運行,目前正處在調試和摸索運行階段,即將為更多的課程創造無紙化考試環境。總之,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它不僅僅局限在資金投入和設備購置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上,而是需要從管理理念、教學方法、技術實施等多方面入手,不斷去進行改變和提高[16]。

2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探索

實驗室信息化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系統地進行規劃,并有條不紊地去實施[17]。前期的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在輔助實驗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彌補了傳統教學方式和手段的不足,給教學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這僅僅是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一小部分,還有很多與實驗室自身相關的工作需要解決。由于實驗室擴大、機器設備增加和實驗學時數增長,使得實驗室各項日常管理工作倍增。面對實驗課排課管理、學時統計、設備申報與管理、實驗室開放管理等錯綜繁雜的工作,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下一步亟待解決的問題。只有突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創建適合本實驗室工作需要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改變目前實驗室管理工作的現狀。搭建一個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平臺,即計算機實驗室實驗教學管理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管理平臺),將實驗室各項日常管理工作進行功能模塊化,借助計算機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實驗室各項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2.1管理平臺主體框架的構思

經過對實驗室各項日常管理工作的認真分析,最終將工作內容歸納為:“基礎信息”“教學信息”“安全管理”“設備管理”“實驗教學管理”“其他日常管理”和“個人中心”共7個模塊。每個模塊又細化為若干子模塊,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登錄管理平臺的人員身份主要分為學生、教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前二者主要訪問的模塊與實驗教學相關,而后者身兼實驗指導和實驗室管理雙重任務,因此,所有模塊均可訪問。

2.2各模塊功能的初步設計

①“基礎信息”模塊,面向所有人。此模塊實驗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介紹實驗室基本情況和實驗室人員組成情況,講解實驗室的整體布局、各機房實驗設備和環境設施的配備及教學設備和軟件的使用說明。

②“教學信息”模塊,面向所有人。此模塊介紹實驗室開設的主要課程,動態顯示每學期各個機房實驗課程安排和計劃外教學任務(如第二課堂、教師培訓,等)安排。

③“安全管理”模塊,面向所有人。此模塊公布消防安全管理須知,顯示實驗室內滅火器材擺放位置示意圖和應急疏散路線示意圖,講解滅火器使用方法和消防安全知識。

④“設備管理”模塊,面向實驗室技術人員。此模塊包括設備的申報、批復和執行進度的查詢;設備入庫、維修、報廢的登記和統計等功能。⑤“實驗教學管理”模塊,面向實驗室技術人員。通過此模塊完成每學期實驗課的排課工作,并根據不同需要,隨時對課表內容進行調整,每學期通過管理平臺自動生成實驗室實驗項目開出情況統計表。⑥“其他日常管理”模塊,面向實驗室技術人員。此模塊由五個子模塊組成,其中包括:開放實驗室管理、實驗室內部管理、技術資料管理、勤工助學管理和失物招領管理。通過此模塊將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些分散性的事務集中在一起統一進行管理,可解決紙質記錄不易查詢、統計和保存帶來的困擾。⑦“個人中心”模塊,此模塊根據登錄人員的身份,進入相關界面。如學生登錄后,可查詢自己本學期實驗課程的安排、可預約實驗機位,等;教師和技術人員登錄,可查看自己該學期的實驗授課安排,等。

2.3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2.3.1師生應盡快了解實驗室

每學期都會有新來實驗室上機的學生,他們需要熟悉機房位置;對新來授課教師需要了解教輔設備和軟件的使用方法;另外讓師生了解實驗室規章制度、方便教師預約空閑機房等,這些都可以通過管理平臺的“機房信息”“教學信息”和“安全管理”三個模塊來實現,使師生做到心中有數,可減少實驗室技術人員的重復性工作。

2.3.2管理信息數據的一致性

實驗室工作有時需要分工完成,特別是在設備申報、登記和維護過程中,由于是不同教師負責,導致記錄的設備數據不同步,給后期的數據統計、分析和預測帶來困難。利用管理平臺可以對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既省時,又能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2.3.3合理并快速排課

實驗排課主要來自于三個上級教學主管部門:教務處、研究生院和成人教育學院。由于這三個部門排課時相互不溝通,各自的上課時間又不完全一致,最終實驗室匯總的課表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機房沖突、上課時間部分疊加、上課人數與機房機器數不相匹配,等。這時,需要實驗室技術人員同三個部門反復核實與協調。因此,根據實驗排課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必須研究并確定一種適合實驗室的排課算法,從而實現高效智能排課,減輕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工作量,也能為后續教師備課、加課或學生自主上機學習提供保障[18]。雖然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搭建還在起步階段,但能夠預測該平臺建成后,將會使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規范、便捷。

通過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對提高實驗室管理質量和實驗設備的利用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19]。同時,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平臺的搭建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需要不斷的充實和完善。在管理平臺上,如何加入校園一卡通,讓它在設備管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如何啟用更多的信息傳輸方式,如短信、微信,等,把信息快速推送到師生手邊;如何與學校上級各職能網站建立信息交互接口,減少數據導入導出等操作,這些問題有待于不斷思考和解決。隨著計算機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校計算機實驗室作為培養醫學創新人才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能的重要場所之一,近幾年,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正朝著規范化和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在增強教學效果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培養醫學類創新人才提供良好條件[20]。

參考文獻

[1]范雪松,路遙,丁萬東.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特色化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1):21-22,31

[2]李玉東,艾永樂,王曉衛,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絡信息化建設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7):144-147

[3]倪晟,金炳堯,王瑾瑤.實驗教學信息化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6):117-120

[4]田曙堅,王巖,徐金榮.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建設的認識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9):92-94

[5]路遙,范雪松,丁萬東.高校實驗室深入發展信息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C].北京:北京高教學會實驗室工作研究會.2014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2014:48-51

[6]陳祖新,孫躍,于曉偉.淺談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8(4):219-221

[7]周艷榮,張玉蓮,劉松平.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30-31

[8]陳穎,高東鋒.基于高校的智能實驗室建設與實施方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8):88-92

[9]梁忠,周術誠.計算機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方法研究[J].福建農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0(6):106-108

[10]毛勝利.電子教室軟件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與發展[J].軟件導報,2014,3(9):198-199

[11]李育任.多媒體電子教室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5(4):97-98

[12]趙冬梅,尹伊,魏聰.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融合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4(8):21-23

[13]陳佩儀,邱華云,宋陽,等.Blackboard教學平臺在中醫護理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教育ECM,2013,32(2):68-70

[14]潘清,李寧,劉文艷,等.基于虛實融合的計算機實驗教學平臺的搭建方法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5):109-112

[15]記得忘記.開源在線考試系統TCExam[EB/OL].

[16]范雪松,路遙,丁萬東.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網絡教育技術建設步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4):174-176

[17]姜哲,包秋燕.基于B/S結構的實驗室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建設[J].實驗室科學,2011,14(6):270-272

[18]葉陽,顧國民,張旭東,等.實驗室排課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5,48(12):11-12

[19]盛蘇英,堵俊,吳曉.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12):184-187

[20]張楠.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的建設與成果評價[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6):84-87

作者:作者:劉文艷;潘清;杜菁;王珂;翟陽陽;沙飛;田新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第三篇:醫院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蘇州市立醫院本部醫院信息化建設經歷了從提高操作效率,到保障醫療質量,再到基于預防和健康管理的區域協作醫療三個層次,未來醫療信息化將朝系統整合、數據集成及應用、移動及區域醫療云技術等方向發展。通過查詢系統,醫院的領導能夠隨時了解各個科室的工作情況以及經濟指標的完成情況,據此,醫院領導能夠快速準確地做出相應的決策,從而為醫院的整體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據。醫院信息化建設滲透至醫院建設的每個環節,在醫院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信息化建設;醫院管理

2000年,我院實現了病區醫囑、申請單、收費和檢驗結果的“四統一”,實現了信息的院內共享。經過10多年信息化建設發展,信息化建設滲透至醫院建設的每個環節。只有先進的信息化建設和全新的醫院管理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機制[1]。

1提高效率,使患者滿意

1.1實現信息互聯互通、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普惠全市百姓

通過蘇州衛生信息平臺以及廣播媒體的建設,醫院信息系統的接入,智能導診、預約掛號、門診付費、檢驗/檢查報告、住院押金預交、住院每日費用清單、出院小結、住院結算、就醫評價、健康資訊等資訊,從醫院到家庭、從門診到住院、從醫療到健康的全流程服務。門診病人檢驗報告單只需在自助報告機、APP中輸入檢驗單號,即可得到自己的檢驗結果,既方便,又保護了病人隱私。

1.2支持省內異地醫保卡的使用

對門診窗口發放耗材品種用量排序分析,對用量、金額前四名的耗材進行價格商談,基本達到價格下浮20%左右的幅度,惠利患者,并在門診一樓開設耗材專窗,統一管理和發放,便于病人領取。

1.3擴大預約比例

我院與蘇州市衛生熱線12320預約掛號服務平臺對接,預約門診就診,有導醫引導患者至自助掛號繳費機、或人工窗口取號,在院醒目位置放置預約掛號流程易拉寶,并通過媒體宣傳此途徑。目前我院有官方APP預約、微信預約、診間預約、電話預約、網上預約、出院復診預約、現場預約等方式。

1.4建立集約式預約平臺

在“健康快線”電話預約回訪平臺的基礎上,醫院建立了預約門診號源庫,預約方式從電話擴展到網絡、手機和診間預約等多種形式,除專家號源預約外,產科、口腔等普通病人實行診間預約,現60%的專家號源用于預約,每月預約量約3萬人次。

1.5拓展“一卡通”服務功能

在蘇州市率先實施診療“一卡通”工程的基礎上,我院又推出了先掛號后付費、身份證自助掛號和身份證銀行卡綁定交費試點,掛號交費時間縮短到1分鐘以內。開辟自助服務區,由專職導醫和青年志愿者指導患者使用自助服務系統,蘇州醫保患者自助掛號率達到60%以上,方便了患者就診。2016年完成了醫保卡、銀聯卡線上支付APP系統。

1.6實現分時預約

建立產科“一次結算、全程服務”的產檢套餐服務,建卡時間縮短到半天內完成。在產檢后都可得到下次產檢的具體時間,只要在規定時間來即可,減少了排隊等候時間;產檢所檢測的唐氏篩查異常結果,員工通過電話直接聯系、告知孕婦;產科門診做好孕育橋APP宣傳,定期推送母嬰健康知識。2016年,住院及門診B超檢查網上分時預約系統正式運行。

2保障醫療質量,加強醫院管理

醫院通過信息化管理能夠使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使浪費情況得以有效減少,可使相關衛生資源得以更大程度節約,并且能夠對其進行更好利用[1]。通過信息化系統,可以計算分析各類儀器的使用率和經濟效益,用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可以對醫院投資方案進行選優,提高醫院的硬件實力[2]。

2.1診療服務信息化

為每個病人建立電子病歷,患者的每次醫療行為都有記錄。電子醫囑、電子護理記錄單、移動護理信息系統全面運行。門診輸液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加強核對,減少差錯的發生。每個病區查房都配備掌上電腦PDA,醫生在查房時可在床邊進行移動辦公,病人所有的診療方案和檢查結果,醫生一目了然。

2.2提高了護理效率和質量

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開發了重點病人護理管理、無線輸液、急診護理和大輸液自動分組等信息系統,護理人員可以用PDA掃描病人的腕帶,進行各項護理操作,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2.3多學科協作,建立快速診療通道

自2015年3月成立胸痛中心委員會,以急診科、心血管內科、血管介入科為核心,呼吸科、胸外科參與,多科協作,對ACS等三大疾病進行早診斷、早治療。加強急診與院前急救的醫療信息共享與醫療服務銜接,使胸痛患者及時救治。2016年3月,我院成為國家級胸痛治療中心;2016年參與省級孕產婦危急重癥救治指導中心評審的信息相關工作,完成核醫學科、職能科室搬遷信息服務工作。

2.4及時救治重患

依托信息化平臺,做好蘇州市產科危急重病人救治工作及蘇州市新生兒轉運救護車大市范圍內的急救工作,為降低蘇州市圍產兒死亡率及孕產婦死亡率作出了重大貢獻。急診檢驗項目2小時出報告,急診超聲檢查隨到隨做。實行急診患者按病情輕重分級分類處置,對重癥患者,開通綠色通道。

2.5開展臨床路徑管理

隨著新醫改的逐步推進,由路徑知識庫、臨床路徑執行平臺、質控管理平臺、績效平臺以醫療軟件為基礎建立的臨床路徑系統,將以電子病歷系統為依托,與其他醫療信息系統相互融合,轉變常規診療模式,規范醫生診療活動,不斷持續改進醫療質量。2016年,完成日間手術病種電子臨床路徑的制作,以及日間手術配套信息系統開通運行。

3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社區,守護市民健康

2015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在國家和省、市各級領導的陪同下來到我院視察,了解我院門診自助醫療服務、社區醫療聯合體建設的情況。洪志成院長向劉副總理介紹了我院的總體工作。劉副總理詢問了社區與醫院雙向轉診流程,并到我院社區衛生管理中心和多學科會診中心聽取了我院社區臨床檢測工作和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的匯報。她充分肯定了我院社區醫療聯合體的建設,贊揚了我院通過醫療聯合體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的做法。對通過信息化手段建設遠程診療平臺和一體化檢測中心,為社區提供技術支撐、方便百姓的努力表示贊賞。

3.1推進雙向轉診

設立社區衛生管理中心和多學科會診中心,開展社區臨床檢測,社區遠程會診工作,建立社區醫療聯合體。推動我市分級診療工作的實施,同時為基層醫療機構預留足夠的號源用于轉診。醫院與社區醫院建立了康復病人、慢性病人的雙向轉診通道后,完成公衛平臺“慢四病上報”系統與醫院信息系統的對接工作,為提高我市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院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推動醫院綜合信息的建設,實現信息的高度共享,開創全新的服務理念,優化醫院的管理和工作流程,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強化醫院凝聚力,使醫院在發展過程中有效地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周峰,王懷鑫.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2(23):73-74.

[2]盧楠.醫院信息化建設在醫院管理中的作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4(8):245.

作者:趙星1;徐曉文1;薛健輝2 單位:1蘇州市立醫院本部黨務部;2信息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在线精品无码字幕无码av|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扒开做爽爽爽的视频 | 青青在线国产视频| 直接进入免费看黄的网站|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国产在线ts人妖免费视频| 四虎影视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大胸|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色婷婷丁香六月| 老司机67194免费观看| 欧美三级黄色大片| 日韩av第一页在线播放| 我叫王筱惠第1部分阅读|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大陆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i|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久久777国产线看观看精品| 在线天堂av影院| 青青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成人午夜免费| 夫妇交换性2国语在线观看|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521色香蕉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