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風險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電子商務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多,對審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也面臨著更多的審計風險,本文從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的概念出發,闡述了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要素變化、風險特征以及成因分析,并提出風險應對措施。
【關鍵詞】電子商務;審計風險;對策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要素變化
首先,審計環境發生了改變。審計流程環境發生改變,電子商務交易減少了交易的中間環節,電商企業通過網絡進行支付、簽訂交易協議等,會計賬務處理在網絡上得以實現,所以,審計流程也會發生變化。審計法律環境發生改變,對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尚不完善,審計工作也面臨無法可依的局面。審計技術環境也發生了改變,傳統的審計是注冊會計師親自收集審計證據來審計,而對于電子商務審計來說,更加依靠于網絡、計算機先進技術、大數據等,這些技術給審計帶來了挑戰。其次,審計目標也發生了改變。傳統審計目標是查錯糾弊,通過審查分析企業的會計報表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合法性。而基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還需對電子支付、電子證據、信息的及時性、網絡系統的合法性和安全性等進行審計,審計目標比傳統審計更加廣泛和深入。再次,審計方法發生了改變,因為審計環境發生了改變,所以傳統的會計賬目的審計方法已滿足不了電子商務的審計的需求,電子商務審計需要依靠一些網絡審計軟件、網絡審計技術,通過大數據庫管理系統、企業會計軟件系統和企業操作系統來獲取有關審計證據。最后,審計對象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審計是對會計賬目進行審計,而電子商務的審計對象網上交易的電子數據以及對電子商務交易的安全性、客戶服務功能等進行審計。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風險特征
(一)審計的固有風險
增加電子商務交易更多的依靠于計算機網絡儲存數據,一方面,企業的計算機易于受到病毒侵襲、操作失誤、電源故障等問題會使得電子數據與實際交易不符,另一方面,系統的管理者掌握著整個系統的運行,若系統管理者徇私舞弊篡改電子信息,很難留下痕跡,這為審計調查工作增加了難度,增加了電子商務審計的固有風險。
(二)審計的控制風險
難以確定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交易信息、財務信息均存儲于企業的信息系統中,若系統管理者徇私舞弊則不會留下痕跡,這會加大企業的控制風險;由于電子商務交易的會計流程變得簡單,企業風險更加依賴于企業的內部控制系統,若內控系統欠缺,則會加大審計控制風險。
(三)企業的檢查風險
不斷擴大一方面,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也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電子商務企業的業務量急劇上升,因此注冊會計師的門檻也不斷降低,導致注冊會計師缺乏足夠的專業技能,又因為電子商務審計需要的專業技能更加嚴苛,企業的檢查風險也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對電子商務交易進行測試時,需要歷史數據進行支持,由于電子系統軟件不斷更新,平臺不斷遷移,可能會造成企業電子商務交易歷史數據丟失。企業面臨著更多的檢查風險。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風險成因分析
(一)電子商務交易的法律法規以及審計準則不完善
電子商務交易活動,有很多環節構成,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完善合理的法律法規作保障,而我國缺少電子商務基礎性法律。一方面,尚未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法律體系。另一方面,對于注冊會計師對電子商務交易審計標準以及程序沒有明確的審計準則的規定,導致注冊會計師在電子商務審計過程中使用的審計方法和程序不一致,很可能會帶來審計風險。
(二)網絡安全監管缺失
人與人的高度信任是電子商務運行的基礎,但是對于我國發展階段來說,企業的信用水平較低,難以確保個主體之間交易正常穩定運行,可能會造成欺詐、信息造假等電子商務風險,而我國對于網絡安全監管方面有重大缺口,難以保障電子商務的安全性,注冊會計師若無法獲得真實可靠合法的審計證據,會加大審計風險。
(三)內部控制薄弱
傳統會計環境中,通過職責劃分和分工使不相容職務相分離,來實現內部牽制,而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很多內控關鍵功能通過計算機自動運行來實現,這就使得傳統記賬、審核、復核崗位費力相互制衡效力被削弱,基于電子商務的內部控制存在很多漏洞,導致內部控制薄弱,從而加大了審計風險。
(四)注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不足
由于電子商務審計對傳統審計來說所需要的專業能力更為嚴苛,要求注冊會計師具備電腦知識、技術知識以及會計系統知識等豐富的綜合能力,而現在注冊會計師對這方面的知識技能有所欠缺,對加大審計風險。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應對
(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審計準則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能夠對電子商務活動起到規范作用,加快對網絡交易、電子轉賬、安全認證等方面的研究,為我國電子商務交易不斷發展提供法律支持。同時,進一步規范注冊會計師工作行為和流程,減低審計發生的風險。通過借鑒國外審計準則先關內容,使我國審計準則日趨完善,為注冊會計師評估和應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提供有力保障。
(二)強化企業內部控制控制,防范電子商務安全問題
對于電子商務環境下,內部控制體系的作用和地位更加突出。保證會計真實可靠完整性,需要定期對企業的軟件系統進行檢查,科學設置使用權限。企業系統軟件必須要有兩個以上的管理者進行監管;對于電子商務一些關鍵流程要不斷加強控制;企業中要特別注意系統軟件的不相容職務的分離,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
(三)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維護網絡安全
電子商務信用風險的問題一方面受到于社會整體的發展階段的制約,一方面依賴于政府以及整個社會對于信用建設的重視,政府可以建立信用評估體系,對不良信用予以記錄,建立信用數據庫,完善社會的信用體系。
(四)加大對審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加大對注冊會計師電子商務知識的教育,從專業教育、考試選拔、后續教育等方面入手,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能力。在專業教育中加入電子商務學習課程,保證即將步入審計行業的潛在審計人員的相關知識的積累。在CPA考試選拔過程中,將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會計信息系統等加入考試內容,從而激發審計人員學習動力。在后續教育中加強對信息系統、電子商務領域的專業知識培訓。
五、結束語
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系統將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逐漸規范化、成熟化、常態化。注冊會計師通過增強對電子商務知識、信息技術知識的了解,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保證審計質量。為電子商務提供一個規范化的信息質量環境,為從而促進我國電子商務交易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呂金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研究[J].財會學習,2016,12:134-135.
[2]王昀.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風險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104.
[3]任琳.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07:28-29.
[4]秦榮生.“互聯網+”時代的審計發展趨勢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01:84-88+3.
作者:劉欣欣;陳凱全 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經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