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建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我國在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隨著建設工程項目的增多,為了努力促進工程成本降低、提升工程資金使用效益,造價審計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并得到了廣泛應用。鑒于此,文章從工程實際的角度出發,分別探討了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建構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運行中應注意的細節問題,希望對我國工程建設相關領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
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建構;運行
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科學合理的控制并確定工程造價,將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提升工程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升對國家資產的利用率。現階段,我國在積極加強工程造價控制的過程中,有效地應用了跟蹤審計模式。該模式的設計是建立在國家法律規定基礎之上,并綜合應用相應的審計方法,能夠有助于真實性、有效性在工程造價中充分體現出來。從而可以提升對工程建設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同時對工程項目管理工作質量也將有所提升。
1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建構
全程監督工程項目實施方的工作,需要同整個工程建造時間結合起來,監督中采取的主要措施為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從技術角度來看,分離工程實施方式和跟蹤審計工作,有助于促使真實性在投資當中得以充分的體現,同時能夠確保工程項目投入使用以后創造一定經濟效益。最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法律效應對投資活動的約束力[1]。由此可見,跟蹤審計在實施過程中,可以作為專項工作來全面評估工程項目。根據跟蹤頻率和強度在工程項目中的體現,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主要包含定期審計、特定環節審計和駐地審計三個組成部分。從審計強度的角度來看,駐地審計在實施過程中呈現出最大的工作強度。該項工作實施過程中,負責審計的工作人員必須長期在施工現場進行駐點,保證監督審計工作能夠同項目的進度、造價保持高度的一致;與此相比,特定環節審計和定期審計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相對簡單,這是因為二者在實施過程中,關鍵需要確保較強的針對性在審計方式和審計內容當中體現出來[2]。在造價審計工作中,有關工作人員會選擇將后兩者審計方法相結合的形式來開展跟蹤審計工作。
2運行中應注意的細節問題
現階段,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有效應用對國家和企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在對該模式進行實際應用的過程中,必須注重該模式運行的基礎、運行模式的選擇和跟蹤審計工作的強化等細節。
2.1把握運行基礎
工程項目建設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同步實施,應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運行作為基礎。工程項目建設進度是運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依據,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全程監控有效應用于全部建設項目的各個環節當中。而不同環節實施過程中,審計監督的措施也各具特點[3]。另外,運用該模式的工作人員在開展日常工作的過程中,也應當對工程實施具體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提升審計監督工作的針對性。為了預防事后審計現象的產生,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進行明確的分工并相互配合,從而有針對性的對項目某一環節展開跟蹤審計工作,促使同步現象在工程項目建設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中得以體現。
2.2科學選擇運行模式
在選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的過程中,一切工作的開展都應當建立在工程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還應當對現有審計資源進行充分的運用。據有關數據顯示,工程造價受建設項目投資決策節點的影響較大,這一概率高達80%~90%,而工程造價受設計節點的影響,最高僅為70%。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對工程造價影響最為關鍵的環節通常為工程的前期階段。在這種情況下,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同工程設計和決策階段進行緊密的結合至關重要[4]。因此,在選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的過程中,應確保跟蹤審計模式的全過程性,如果受審計職權和相關問題的影響,必須對階段性的跟蹤審計模式進行應用,并提前跟蹤審計的介入時間,從而為監督力度在跟蹤審計當中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項目經濟效益的提升,科學的控制和確定工程造價。
2.3強化跟蹤審計工作
(1)在提升審計工作質量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審計風險在工程造價當中得以降低,因此將一級審核和三級復核制度有效應用于被審計的項目當中。也就是說,審核工作應當由工程造價人員來負責,接下來的復核工作應當由項目負責人來開展,最后在實施終審的過程中,由技術負責人員來實施。在以上審核方式的基礎上,能夠促使風險在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當中得以有效降低,并且,真實性、可靠性也能夠在審計結論中充分體現出來。
(2)必須提升審計方法的科學性。綜合應用財務、施工技術、經濟以及工程具體情況等專業知識,應作為實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的主要途徑。現階段,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所構建起來的體系,建立在國內外造價審計工作人員的長期經驗總結基礎之上[5]。由此可見,科學、合理應用審計方法,是提升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模式運行有效性的關鍵,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確定并全面控制工程造價。相關人員應對核對法、審閱法、復算法、比較法等重要審計方法進行對比,工程實際需求是選擇審計方法種類的主要因素。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跟蹤審計模式在工程造價中的有效應用,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和知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模式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減少工程項目的成本,同時對遏制腐敗和違法行為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工程項目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加大對跟蹤審計模式的應用力度,并在實踐中逐漸總結經驗教訓,有效解決該模式運行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問題,從而為我國建筑領域的長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馬征.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探討[J].經濟師,2012,(11):168-170.
[2]彭紅濤,邱忠毅,姚新宇,等.建設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運行模式研究[J].施工技術,2014,40(4):60-63.
[3]張穗華.創新跟蹤審計模式強化“免疫系統”功能為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保駕護航[J].財經界,2013,(23):239,245.
[4]李紅玲.基于咨詢方的住宅項目工程造價跟蹤審計方法研究[J].當代經濟,2014,(19):40-42.
[5]夏穎,魏東勝.建設項目跟蹤審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審計月刊,2006,(16):27-28.
作者:吳剛 單位:宣城市審計局市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