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團務應用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子政務模式符合當今世界經濟與發展的趨勢,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也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世界大多數國家在制定和實施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已經把電子政務提上日程,而電子團務是近年在我國提出的一個新概念,是電子政務在中國共青團管理工作中的一個創新。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后備力量,響應國家信息化戰略號召,積極發展電子團務勢在必行。以此為出發點,我們對我國現階段電子團務及應用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
一、現階段我國電子團務發展的背景
我國電子團務的發展一直是以電子政務的發展為契機的,電子政務在我國的發展有著良好的社會政策環境,構成了現階段電子團務發展的政策背景:
2005年11月3日,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在制定和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中,圍繞提高治國理政能力,推行電子政務;圍繞構建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信息化,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2006-2020年)》。
2006年6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電子政務工作座談會明確提出,電子政務建設要實現五個轉變:從重建設、輕應用向注重深化應用轉變,從信息網絡分散建設向資源整合利用轉變,從信息系統獨立運行向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轉變,從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務向注重公共服務轉變,從信息網站自建自管向發揮社會力量轉變。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推行政務公開,加快電子政務建設,推進公共服務信息化,及時公共信息,為群眾生活和參與經濟社會活動創造便利條件。”
以上這些標志著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同時也是推動電子團務發展的良好政策背景。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中國共青團及其各級團組織在團務管理工作中積極努力、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精神也是推動我國電子團務發展的重要前提背景。
二、現階段對電子團務的定義
電子團務是伴隨電子政務而產生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鮮事物,而且電子團務最初直到現今的定義也大都套用電子政務,基于此我們首先就必須對電子政務進行明確的定義。現階段,電子政務在學術界比較通用的定義是:政府機構應用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將管理和服務通過網絡技術進行集成,在互聯網上實現政府組織機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和空間及部門之間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和服務。
我們都知道廣義的電子團務可以定義為對共青團團務的一切信息化技術輔助管理,但這樣的定義過于籠統。結合我國電子團務的特色,并套用以上對電子政務的定義,全面總結概括之后,我們得出了現階段對電子團務的定義。
筆者認為,所謂電子團務就是中國共青團組織應用現代信息和通訊技術,運用各種信息化資源,把管理和服務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集成,在互聯網上將相關團務工作流程進行電子信息流程再造,超越時間、空間、及各組織之間的限制,全方位的向各層團組織和青年團員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務。
三、現階段我國電子團務的應用模式分析
目前我國電子團務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大多數地方團組織都擁有自己的辦公網站且初具規模,但還存在很多缺陷。有的并沒有真正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共青團事務中來,只是單純的用計算機來輔助團務管理,有的辦公網站雖初具形態,但對電子團務概念模糊不清,沒有在網站的基礎上進行統籌管理。總的歸類概括起來,現階段我國電子團務的應用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單機模式,指的是單純用計算機來輔助團務管理,即只要有一臺計算機也可以開展的初級層次的運用電子工具的團務管理,其中不管這臺機子是不是聯入了互聯網。這種模式無論在規模和效果上,顯然都達不到要求,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電子團務,只能算是計算機在團務管理中的運用。新形勢下,單純的單機模式下的團務管理方式十分落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肯定要被淘汰。目前這種模式只是還應用在某些村團支部、鄉鎮小學、中學團支部以及鄉鎮團委等條件十分有限的基層團組織。
2、局域網模式,指團務管理在由多臺計算機組成的局域網中進行,一般是有統一的部門進行更新和管理。統一的網頁作為主要的消息來源渠道,內部便利用辦公自動化軟件開展協同辦公和公文無紙化傳輸。該模式的規模和效果介于單機模式和互聯網模式之間,是現在應用比較多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潛力在于,如果在規模、管理以及服務上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和完善,它就可以發展成為互聯網模式。現階段該模式主要應用在市級團委、具有較大規模的縣級團委,以及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校。
3、互聯網模式,指由統一服務器和協同辦公軟件形成的具有較大規模和強大服務功能的互聯網團務辦公平臺,該平臺不僅能實現比局域網更大范圍的公文流轉、信息交換、信息功能,還可以組織起較大規模及廣泛區域內進行的檔案分析分類管理、信息整合分析分類管理,數據庫分析管理與存儲等傳統團務管理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同時各級團組織接入互聯網后,就可以利用統一的網上系統進行團務管理。該模式是電子團務發展比較成熟之后才能形成的模式,它規模巨大,操作復雜,目前完善的互聯網模式在我國各級團組織中還沒有實現,只有在電子團務發展較完備的省級或更高層次的團委才有類似這種模式。
四、典型分析—青島市委電子團務網站建設
就全國范圍來看,最早對電子團務進行研究并第一個明確建立電子團務網站的是共青團青島市委,該組織下設有100多個直屬團組織,團務管理涉及的單位多、內容廣,工作量大。為更好地打造扁平化組織,提高辦公效率,共青團青島市委響應國家號召,扎實推進電子政務,2003年10月,他們開始探討建立基于WEB的電子團務管理系統。目前,該系統已建設的比較完善,其功能主要分為團組織團干信息庫、電子審批、工作考核、團務動態、團干E家、網上團校、團務用品商店和青春論壇等。由于此種模式是全國首創,在電子團務方面積累了較多經驗,并且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系統模式,所以現就對青島市委電子團務網站建設過程進行分析。
1、體制上積極改革與探索。1999年,團青島市委在全團較早開通青少年信息網。2003年,在團市委內部開通內部辦公金宏系統,實現了辦公自動化。而影響最大的則是在2004年8月在全市范圍開始推廣的基于WEB的電子團務管理系統。青島團市委一直沒有停止在團務管理方面上的探索。
2、觀念上堅持服務與創新。正是因為青島團市委在工作上堅持了服務與創新的理念,才有了03年一系列的舉措,在當時的形勢下,為了更好的服務青少年,正確引導青少年對網絡的認識和使用,提高團務工作的效率,他們選擇了嘗試團務工作的網絡化和自動化,讓共青團工作與時俱進,而沒有等到外界環境對自身產生影響的時候才被動的去改變,經過近一年調研、開發和調試,他們成就了今天的共青團青島市委電子團務網。
3、技術上充分運用現代網絡的力量。當網絡開始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人的生活的時候,共青團組織辦公實行網絡化,采用電子團務的趨勢便不可逆轉,因為共青團工作的服務對象是年輕人。共青團青島市委早在99年就看到了這一點,充分運用現代網絡的力量,較早的調研和開發了網上團務管理和辦公,雖然起初開發成本高昂,但卻降低了以后會延綿不斷襲來的辦公成本,實際降低了總成本,提高了辦公質量,并調動了廣大年輕團員的積極性。
4、工作中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共青團青島市委在進行電子團務建設的過程中,做到了“應用第一,效率優先”,這也是國家對地方電子政務建設提出的要求,青島團市委在進行電子團務建設中也執行了這一原則。進入青島團市委的電子團務網站,網站建設實用而不花哨,一切以有利于開展團員工作為中心,共青團工作的各項分類一目了然,現階段,我們在看多了眾多各色各樣的網站之后,再看到這樣專一化實用的網站,一般都更會有工作的意欲。
五、積極推進電子團務應用模式和潛力空間研究
中國共青團,是我國特色的“強大信息加工廠”,面對紛繁復雜的知識和信息,現代管理要求團組織能夠快速靈活地做出反應,有效地駕馭并提高共青團在辦公、服務和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同時也要求團務信息的進一步透明化和公開化,要求科學、效率、公正透明和成本低廉的團務流程。而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基礎上的電子團務的應用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幫助團組織達到這些要求,它能增大信息的共享程度,能實現內外網的互動,減少了信息的冗余和不一致性,還縮短了各項活動傳達和申報的時間,節約了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價值;同時它使大量團務信息的共享和雙向交流成為可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更有助于打造出共青團網絡自動化特色品牌。
電子團務作為電子政務發展中一個新興的事物,電子團務發展的潛力空間巨大,它不僅能推動電子政務的發展,還能更好地推動電子信息技術在我國的普及,加快我國的信息化進程,但是目前對于它的研究還很少。因此,在新形勢下,中國共青團的各級團組織應該在現階段我國電子團務應用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努力創新;整合各種信息化資源,積極推進電子團務應用模式和潛力空間的研究,從而不斷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方法、改進管理手段、提升管理質量、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