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創新的電子政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電子政務對政府管理創新的推動
(一)電子政務能夠大幅削減政府管理成本,提高資源利用率舊有的政府管理模式成本高、效率低,較為粗放,這種管理模式下極易滋生官僚主義,因為一來政府部門充斥著繁文縟節,二來群眾無法實現對政府的直接有效監督,這給官僚主義的產生提供了土壤。電子政務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對官僚主義起到遏制作用,作為一種集約的管理方式,電子政務對繁文縟節進行了限制,而且使政府信息進一步透明化,方便群眾監管,這樣一來政府管理成本降低,效率得到提升。電子政務的實施降低政府管理成本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電子政務的實施,減少了人員和機構的開支,這是因為電子政務的運行使得中間層次的人員與機構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傳統的人海戰術被電子政務所推崇的技能和知識所取代,人員和機構精簡所帶來的工資、福利成本大幅削減,隨著電子政務的進一步發展,政府的管理成本將進一步降低,而由此帶來的效率卻逐步提高。二是電子政務的出現,加快了虛擬辦公工具的應用,特別是無紙化辦公的應用,減少了辦公耗材的購置費用,電子通訊技術帶來的視頻會議的的普及,減少了交通費用,費用減少的同時,相關政策措施通過網絡等途徑迅速下達執行,相關信息能夠及時收集為下一步決策提供依據,辦公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三是電子政務能夠將一個部門或者一個地區的政府機關連在一起辦公,實現信息、知識、管理方式、人力資源的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會議設施等有形設施的重復建設,實現了集中而集約。四是電子政務的推行能夠將人力資源充分開發。電子政務對操作人的知識和技能要求較高,同樣對工作流程有著嚴格的要求,這就一方面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必須主動學習提高相關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改變拖懶散滿、推諉扯皮的工作作風,明確分工,加強合作,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充分調動,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在不引進新的人員的前提下,實現最大化的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二)電子政務能夠推動政府管理的現代化進程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電子政務,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同時,也推動著政府管理一步步實現現代化,這種現代化進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管理學角度來看,電子政務的推行,使得政府管理在硬件設施、軟件運行上逐步實現了技術化,管理手段愈發現代化。信息化特別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高速發展,催生出無數的管理系統,這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管理系統的運用,使得政府管理朝著計算機化、模型化、數字化方向發展,這是政府管理硬件現代化的表現。與此同時,隨著管理硬件的現代化,管理者的思維越來越注重效率,強調多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管理由單純的定性分析變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結合;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也由傳統的單一、陳舊的方法變得更為全面系統,優選法、技術經濟分析法等管理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管理過程中。二是電子政務的推行,也逐步影響著管理參與者,使其越來越現代化。在電子政務管理模式中,管理元素日趨增多,管理對象復雜多變,管理的難度在日復一日地加大,這對創新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基于上述復雜多變性,機械式、程式化的工作模式越來越少,需要管理參與者付出更多的時間來提升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如此,才能更好地適應電子政務的要求。管理參與者現代化的另一個轉變表現為管理參與者的分工由傳統的精細分工逐步向多能型發展,這里面有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將由人工從事的事務工作完全由機器取代的原因,同樣也有為適應電子政務的發展,管理者不斷加強自身學習,使其朝著綜合型、多功能型發展的原因。電子政務的推進,要求管理參與者要有極強的適應性、自我約束力,同時要求他們加強交流與合作,這同樣是管理參與者現代化的表現——由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
(三)電子政務增強了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增強了群眾參與程度電子政務的推行,使資源共享成為可能,這種資源共享不僅是行政系統內部的各種信息的共享,而且還包括政府系統與外部社會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通過這種共享,群眾可以及時了解政府相關政策法規和各種便民信息,政府可以收集各種意見建議。反饋,對相關政策進行修正;同時,電子政務的推行,實現了政府同群眾之間的互動,較之于傳統的單方性政府管理模式,電子政務更加注重民意,注重政務公開、公眾參與,公眾可以參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討論,可以對行政部門和行政人員進行實時有效的監督。
二、電子政務主導的政府管理創新路徑
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到,電子政務能夠推動政府管理創新,這種推動是直接的、必然的,要有效地實現電子政府主導下的政府管理創新,需要我們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政府網站建設要注重社會公眾的有序參與政府網站是政府同群眾聯系的窗口和紐帶,是電子政務較為核心的設施,而通過調研發現,一些地方的政府網站不盡如人意,很多網站長期處于不更新狀態,成了擺設。公開不盡如人意,更不用說與公眾之間的互動了。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注重政府網站建設,同時要注重公眾的參與,要準確把握公眾對于政府相關信息的需求,及時公開相關政務信息,鼓勵公眾與政府互動,用公開解決社會矛盾。
(二)要真正改變觀念,創新管理理念目前,在各地推動電子政務的阻力不是技術、也不是資金,而是政府舊有落后的管理理念,這種單一的、不透明的、不民主的管理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推動電子政務運行的障礙。我們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電子政務,另一方面要及時更新觀念,政府管理參與者要真正樹立起符合時代要求的政府管理理念,面向社會公眾,更加主動、更加透明、更加高效,實現社會服務領域和社會管理領域的現代化。
(三)整合電子政務主導下的政府管理模式和制度電子政務的目標是要建成以社會公眾和企業實體等服務對象的新型現代政府,而傳統政府管理模式所帶來的舊有慣性與電子政務的這一目標存在沖突,要解決這一沖突,需要政府在管理創新方面一方面要以電子政務這一新興符合時代要求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要對相關管理制度重新制定,使其符合電子政務的相關要求,實現電子政務與管理制度的有效整合。
(四)政府組織結構的重構電子政務能夠將信息技術成功取代人工勞動,更為高效,但是,電子政務的最終目的遠非如此,電子政務的推進是要實現政府組織機構的重構和相關業務流程的重塑,從而實現政府管理方式的真正變革。所以,在推行電子政務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政務信息的上網,而是要對政府的組織結構、運行方式等內容進行改革,唯有如此,才能實現電子政務真正的成功。電子政務是信息技術同政府公共管理的有機結合,它在實質上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種創新,要實現這種創新的成功,就要不斷加強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創新的契合程度。
作者:魏雙鋒單位:河南科技學院學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