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型農業電子商務平臺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重點就是要圍繞農業規?;洜I組建新型經營模式。我國已進入工業化社會,工業化社會能生產出大量現代化的農業機具,這些機具能成倍的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工業化社會能生產出大量農藥、化肥、良種,并能極大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增強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1]。因此,工業化社會中的農業生產必須采用規模化經營的生產方式。土地規模利用會造成大量原有涉農勞動力被迫離開土地,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尚無力吸納那些因失地而被迫向非農轉移的農業弱勢群體時,強行完成土地流轉和規模擴大,只能使失地農民的境況更糟糕,這也不利于我國第二、第三產業的未來發展,因此需要根據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采取農業適度規?;洜I,創新農業經營模式,統籌安排失地農民在農村就地城鎮化以適應我國城鎮化進程并維持社會穩定。
1.1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研究關于農業經營主體研究,羅必良認為家庭農場是未來農業生產組織的重要形式[2];朱學新認為家庭農場是農業集約化經營的現實選擇[3];李炳坤認為農業龍頭企業在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和應對激勵的競爭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在不斷完善與廣大農戶的利益連接機制基礎上,農業龍頭企業將作為產業化經營的先導力量[4];孫中華認為建設現代化農業必須大力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提高農業生產的專業化、規?;藴驶⒓s化經營有重要作用[5];巴特爾認為公司化、園區化、合作化是農業經營形式的三大新趨勢[6];陳曉華認為創新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需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7]。學者們對創新農業經營方式、主體和體制還沒有實質性研究,而涉及利用電子商務促進農業企業開展適度規?;洜I的研究尚未開展。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農業經營主體,明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整個體系實現四化建設目標的重要環節。在我國現有的農業基本經營制度條件下,農業經營主體很大部分還是以小農為主體,然而小農細碎化的土地規模難以支撐起現代農業的經營手段與方式,當農業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成本上升時,很難通過內部規模經濟來降低經營的平均成本,這必然導致農業投入的降低或棄耕[8]。因此,發展和培育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等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必然選擇,而企業主導的農業合作組織經營模式是實現農業適度規?;同F代化的有效出路[9]。江蘇常熟“田娘經驗”與山東樂陵“希森”模式由兩個企業主導,以合作社發展為載體的新農村建設典型案例顯示,由龍頭企業牽頭,整合合作社與農戶的方式來實現農業規?;洜I,可以統籌解決土地流轉、農民增收、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鄉村治理等現代農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1.2河北省構建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產業新體系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業規模經營的一條重要途徑,它通過社會化、專業化、一體化生產,不僅有利于擴大經營主體的規模,還有利于形成關聯產業群體的優勢[10]。按照河北省農業產業化“十二五”發展規劃,河北已初步構建起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帶動力的現代農業產業新體系,河北農業正逐漸向現代化、規?;托畔⒒确较虬l展。農業產業化中主要包括龍頭企業、中介組織(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專業市場和農戶等主體。不同農業產業化經營主體對電子商務認識及應用差距很大,目前農戶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夠,導致其對電子商務的應用較少,中介組織對電子商務的應用較分散,且應用電子商務情況的數據難以收集,因此在此暫不涉及農戶和中介組織對電子商務的應用情況。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組織性和市場適應性,資金規模相對其他主體要大,投資吸引力較強,帶動農民從業的能力強,龍頭企業所能帶來的效益比其他主體所能帶來效益之和還要多,其社會效益突出,是農業產業化中最典型的經營主體之一。2013年河北省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的農業龍頭企業366家,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46家,有中國馳名商標18個,中國名牌產品16個。目前建有38個農產品加工園區,入園企業達1405家,形成了以乳品、糧食和肉類加工等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參與產業化經營的農戶達818.3萬戶,參與度達53.2%,戶均來自產業化經營的純收入達7743元。具體情況如表2。通過表2可以得知,龍頭企業的規模要明顯高于中介組織及專業市場,體現了作為產業化經營主體的帶動作用。河北省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向優勢產業區域聚集,全省各主要優勢產業均有龍頭企業帶動發展,形成了種子產業以大地種業為代表,乳品產業以君樂寶公司為代表,肉類產業以福成五豐公司為代表,果品產業以承德露露公司為代表,小麥玉米產業以今麥郎公司為代表,棉花加工產業以常山紡織公司為代表,食用油產業以興龍糧食生化公司為代表,葡萄釀酒產業以長城葡萄酒公司為代表,中藥材產業以藥都制藥集團為代表的不同產業龍頭企業群。龍頭企業集群不僅提升了產業影響力,而且有力推動了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對河北省農業電子商務現狀研究可通過分析農業龍頭企業電子商務平臺應用來開展。
2河北省農業龍頭企業門戶網站建設及電子商務應用分析
農業企業門戶網站是一個集信息、互動和產品交易的平臺。很多農業企業通過建立企業門戶網站模式來宣傳企業形象、推廣企業產品及擴大銷售渠道。本文以河北省2012年公布的454家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作為調查樣本,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稱為搜索關鍵字,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上進行詳細的網絡調查記錄,如果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有門戶網站,記錄其門戶網站網址。根據調查結果,454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中有187家建有門戶網站。再根據產業來分,河北的果品、葡萄釀酒、奶業、花卉園藝、棉糧加工、食用油、中藥材等優勢產業建立門戶網站的不在少數。葡萄釀酒7家中有5家建有門戶網站,占比71.4%,果品一直以來是河北的優勢產業,59家省級以上龍頭企業有41家擁有門戶網站,占比69.5%,19家食用油省級以上重點龍頭中有11家建立了門戶網站,占比57.9%,分類統計數據見表。農業龍頭企業應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可以解決目前多數企業存在的農業電子商務人才缺乏、投入資金有限等問題。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報告,截至2013年底淘寶注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達到203.9萬個,比上年增長24.9%,交易額超過500億元。河北省農業龍頭企業中絕大多數都在河北省農產品電子交易中心、阿里巴巴網、中國供應商網和中國農業網這類B2B電子商務平臺上開設企業店鋪,有一些企業還在上面做國際貿易。還有一部分企業在淘寶網、京東商城等網站開設網上商店,省級重點龍頭企業中有8家(其中7家是在淘寶網開設網上商店,1家在阿里巴巴網開設企業店鋪)的門戶網站能夠把淘寶網等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整合進網站,通過導航條可以直接外鏈到企業在其他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開設的店鋪從而實現在線銷售。
3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政策建議
3.1鼓勵農業企業自建門戶網站及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涉農企業等相關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自建門戶網站,并加強網站商務功能的利用和開發。農業企業通過門戶網站整合企業資源,整合供應商加入企業門戶網站形成戰略合作伙伴,共同參與服務分銷商及最終客戶,見圖2。調查發現河北眾多農業企業門戶網站內容長期不更新,缺乏與用戶間的互動,未能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對市場快速反應的特點。農業企業還應該利用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拓展業務,通過淘寶網、阿里巴巴網、金農網等綜合性高流量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在線銷售。
3.2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聯合經營把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組織起來,發揮省內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利用多種組織形式與農戶建立聯結關系,聯接的對象也可以包括農業大戶或者農業合作社,從而集中小規模分散經營形成虛擬經濟實體,實現規模化。聯合的平臺即為龍頭企業的電子商務門戶網站,使龍頭企業門戶網站由信息型改變為綜合電子商務平臺,眾多農戶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這種虛擬聯合經營模式可以減輕農戶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現象,農戶直接參與了企業的分工與協作,可以大幅提高生成效率。通過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轉機制等途徑,逐步推進以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型的適度規模化經營。
3.3建設農業電子商務核心示范園區實現規模經營按照河北“十二五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結合本地農業特色產業,指定優惠政策,在河北特色農產品聚集地區建設一批現代化農業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提升地區特色農業產業競爭力。通過園區電子商務平臺整合農企資源,完善平臺交易體系,從而實現農業產業集約化、特色農產品開發、農業生產新技術應用和優勢農產品品牌化設計。應圍繞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和休閑觀光農業等新型業態,爭取重點引進一批龍頭型、基地型農業大項目。園區內構建“科技+商業”的特色農業產業鏈,把園區電子商務平臺打造成農技成果轉化平臺。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平臺產業化推廣優勢,打造河北省富有優勢的生物種業、林果和蔬菜等優勢品牌產業鏈。
3.4發展基于電子商務平臺的現代股份公司經營型農業龍頭企業改變過去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的傳統經營模式,發展股份制公司經營型農業龍頭企業。通過股份制農業龍頭企業把農戶、農業合作組織的土地經營權和勞務入股。這種改變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利益分配,通過股份公司電子商務平臺及時公布企業經營信息,制定明確清晰透明的利益分配制度,加強與農戶的互動,使其充分發揮服務“三農”的功能。股份制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要反哺農業產業,解決失地農戶的就地就業問題,做好培訓工作,實現農戶由小生產者向農業產業工人的過渡轉變。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進一步創新農業經營制度。
作者:陸剛趙蕾安海崗單位:石家莊經濟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