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下零售業轉型升級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零售業一直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當前零售業發展面臨縱向一體化程度較低、投資與出口雙向回落的壓力,尤其在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國內零售業正在經歷著新一輪的升級與變革。本文分析了傳統零售行業的困境與挑戰,探討在互聯網背景下零售行業迎來的機遇,提出了在電子商務背景下零售業模式的轉型與升級對策。
關鍵詞:
電子商務;零售業;轉型升級
零售業屬于流通業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零售業是直接面對消費者,零售業的發展受制于消費增長。自國家十二五以來,國內經濟發展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得零售業同時承擔著消費增長保持與消費出口增加的壓力。因此,為促進我國零售業發展,政府出臺了消費擴大舉措,促進消費增長,同時給零售行業發展創造了機遇。
一、傳統零售行業的困境與挑戰
1.傳統零售行業發展緩慢
在電商沖擊下,傳統零售行業主營業務的利潤增幅越來越緩慢,如2011年主營業務的收入比2010年低了10%,具體見下表。
2.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對傳統零售業造成傾軋
在2016年的11月11號,一天內阿里巴巴交易額達到了1207億元的人民幣,而2014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71.15億元,換句話說,這一家電商網站一天的零售額相當于2014年全年的4%,加上京東商城等大型電商,電子商務交易的零售商品份額迅猛增長,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大型商場紛紛進入倒閉和關店潮,受沖擊最主要以電器等質量穩定的通用產品,大中電器等傳統家電零售企業關店、倒閉、兼并,甚至連以前認為電商不可撼動的超市等家具生活零售也也在天貓超市面前節節敗退,在互聯網電商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傳統零售行業有著被取代的危機。
3.傳統零售行業利潤擠壓嚴重
受制于房地產市場迅猛發展,房租在近十年時間增長數十倍,而且傳統零售行業的人力成本也在近些年大幅增長,另外,《中國零售力量2013》的報告中也顯示,現階段國內零售企業的員工收入一年增長率在5%-10%之間,黃金商圈租金的年增長率超過10%,租金與人均工資同步上升。
二、在電商時代下零售行業迎來的機遇
雖然在近幾年零售業的發展面臨諸多問題,但同時也迎來重大的機遇。就2015年的三駕馬車發展趨勢來看,出口、消費與投資對于國民經濟貢獻率在不斷上升,逐漸拉動了經濟增長。商務部中統計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5年零售業的發展相對穩定,到了2015年,伴隨消費者的消費結構調整,很多大型的零售業也開始對經營模式進行調整。此外,隨著行業的差異競爭、經濟形勢的平穩、零售行業升級與居民生活的水平提高,給零售業注入了新鮮活力,即便無法使得行業重回快速增長的狀態,但是可以使得零售行業平穩發展。并且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零售業的發展,給新業態發展創造了契機,給零售行業的轉型提供技術支持。目前零售業所用高新技術主要包含:自有產品開發技術與設計技術;互聯網應用技術與計算機信息技術;MIS與POS的系統;情報處理、信息處理與通訊技術;高效率配送技術與物流技術;報警系統、商場監控與攝像等,均使用現代化科技;配送中心與超市都配置了冷凍、保險、脫水與殺菌燈技術;商品分割的包裝技術。通過應用各種先進技術,不僅能夠控制商品儲存、采購與運輸等環節費用,而且能夠降低企業成本,加強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地發展。
三、電商O2O模式下零售模式的轉型與升級對策
1.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如果傳統的零售行業要向(OnlinetoOffline)O2O轉型,需要做好物流、觀念、人才與技術等方面的準備。對于觀念而言,零售企業管理層需要全面認識企業的變革,了解零售行業向著O2O轉型主要就是為了擺脫困境,促進零售行業發展;對于技術層面而言,需要建立O2O的平臺,從技術上確保線下與線上訂單標準化與順暢,確保數據處理標準化,有效解決結算和支付平臺建設的問題。對于資金層面而言,全渠道O2O的建設工程比較龐大,要有足夠資金當做支撐,在傳統的零售業轉型過程中,管理者要重視投入預算;對于人才方面而言,企業要培養或是引進電視專業營銷的團隊;對于物流方面而言,應用第三方的物流或是自建物流,確保線上購物有效性。
2.完善零售商品配送系統
由于傳統零售行業主要特征是配送極其不規律與配送的空間相對較大,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配送的成本。因此,需要不斷地對配送系統進行創新,不斷完善產品物流體系。第一,逐漸優化產品物流配送方式。在科技化與信息化的時代下,需要對傳統零售行業物流的配送網絡進行完善,對運輸線路進行科學規劃,盡可能實現最低的配送成本與最短的配送距離。第二,需要構建雙向配送方式。可以把產品配送服務網點設置在各個地區,同時按照各個地區實際的情況,選擇相應人員承擔信息管理與物流配送等工作,將企業的運營費用降低。
3.落實買手的制度
要想實現零售企業O2O的轉型升級,需要實施買手制度,制定與自身定位相符的產品線,給客群提供精準服務。同時可以借助一些成熟電商開放式平臺進行銷售,例如:京東、淘寶、天貓與唯品會等,通過開店方式把自營自采商品放在互聯網上銷售,也可以自建網絡平臺進行互聯網銷售,自行管理倉儲,有效規避聯營制度弊端。此外,自營自采方式,還可以提高企業盈利的空間、自主控制商品以及提高服務質量。同時企業能夠建立線下和線上統一品牌營運的體系、統一價格、統一商品的品質以及統一服務,將線下與線上徹底打通,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4.重視消費者切身需求
首先,近年來,消費者比較個性化,期需求與喜歡都越發個性,導致市場需要全面細分。數字時代消費者的特性。其次,當下消費者比較時間與獲取信息都比較碎片化,同時價值觀與生活方式也碎片化,導致消費者傾向于第一無二、定制的溝通或是產品服務。最后,消費者逐漸形成一個圈子,通常消費者圈子形成基礎是各種個體在同個議題上分享話語,體驗相似信息。并且特定圈子中人群經濟條件、年齡特征與社會地位等傳統特征不再是主要分析的因素,目前主要在于設計消費者線下與線上體驗,具體如下:其一,如果傳統的零售企業要想轉變銷售思想,需要把重點放在客戶認同感培養上,不能盲目鼓勵客戶購買商品。并且需要把圈子活動發展到線下,針對顧客喜好與顧客購買方式,實施差異化營銷的手段,為客戶提供購物的體驗。其二,充分融合移動端、線下門店與購物網站,將線下與線上商品聯系渠道打通,使得企業無時不在與無處不在,還要圍繞所有消費的環節,制定無縫平滑系統,盡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可以在實體門店設置掃二維碼的服務,使得顧客能夠隨時了解商品的信息,也可以于實體門店設置平板的電腦,方便顧客進行線上的購買與線下體驗。
四、結語
總而言之,未來企業競爭不再只是商品競爭與渠道競爭,更多的是資源的整合競爭與終端的消費者競爭,哪家企業可以持有固定消費者群與資源,哪家企業就可以獲得盈利,提高自身競爭力。這就需要傳統零售行業認清當下發展趨勢,按照企業自身優劣勢的情況,分析與結合企業所處環境,做好轉型與定位。尤其在電子商務發展背景下,需要融合互聯網向O2O轉型,對移動資源進行整合,實現零售業轉型與升級。
參考文獻:
[1]杜丹清.大數據時代的零售市場結構變遷--基于電商企業規模擴張的思考[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5,13(2):12-17.
[2]陳永遙,王俊.基于電商O2O模式在我國零售業的應用分析和探索--以蘇寧易購等零售巨頭為例[J].電子商務,2014,21(8):18-19.
[3]蘇麗娜.電商時代下的便利店零售業發展--淺談O2O與便利店業務的融合[J].財經界,2015,17(29):79.
[4]曹懷虎,梁月.電子商務影響中國傳統零售業升級轉型的實證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16,20(9):100-102.
作者:任杰 單位:吉林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