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高校未來學習空間設計的探討范文

高校未來學習空間設計的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未來學習空間設計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未來學習空間設計的探討

一、學習空間的種類

學習空間的類型多種多樣,按照不同的使用功能,學校的學習空間可分為教學空間、閱覽空間、科研空間、共享空間、交往空間、自習空間等主要學習空間,除此之外還有展覽空間、辦公空間、影音空間、會議空間、禮堂空間等形式。

1.教學空間主要是指以使用多媒體為主的教室,適合不同專業和有特殊需求的專業教學使用,如能夠使繪圖和教學同時進行的教學場所。

2.閱覽空間主要是以圖書館為中心的學習空間,即進行圖書和電子資料的查閱、討論、自習、交流的學習空間。

3.科研空間主要包括科學實驗研究室、研究生個人及團體進行學習、探討、研究的場所。

4.共享空間分為兩種:一種是供師生或學生之間交流學習的場所,也可以稱為室內交往空間,如建筑的中庭、內廊、交通空間等。一種是隨著信息時展而建立的“學習共享空間”,這種空間多以圖書館為依托,由實體環境、虛擬構建和支持保障三大部分構成,是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以知識創造為重點,不僅擁有豐富的數字化圖書信息資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通信設施,還擁有數字媒體工具、協同工具、3D開發及學習支持與評價實驗室等多個教學科研支撐服務體系。

5.交往空間也稱為公共交往空間,是師生以及社會人員互相交流和學習的空間。校園公共交往空間形態多種多樣,包括室內交往空間和室外公共交往空間。其中室外交往空間主要有廣場、庭院、綠地、園林與水體;室內交往空間主要有通道、中庭等共享空間、邊緣空間還包括建筑入口、校園底層架空空間、屋頂平臺等。

6.自習空間主要是指教學區的自習室、圖書館的大型自習學習場所和寢室自習室等空間,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主要場所。

二、學習方式的演變和未來學習空間的特性

學習是人們一生的事情,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學習空間的改變。不同的學習方式需要不同的學習載體與資源,伴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的學習空間一定要符合時展的步伐,滿足多元化的資源整合與教育體制改革的需求。

(一)學習方式的演變

從傳統的板書教學到使用電子設施教學,信息技術的發展不斷推動著教育事業的改革和進步。2010年美國正式啟動《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ETP),內容包括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評估方式的變革、基礎設施升級和應用系統的重構,標志著信息技術在發達國家教育領域的作用已經從應用階段進入了變革階段。“慕課”近年來備受國內外教育界的關注,“慕課”是英文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縮寫)的音譯詞,是一種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是近年來開放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新課程模式,具有開放性、大規模、自組織和社會性等特點。“慕課”引發的“學習的革命”,將給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教學方式帶來很大的影響。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育事業的信息化程度面臨巨大的挑戰。雖然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資源建設已經初具規模,但整體的質量和應用水平不高。在教育部頒布的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求以技術發展來驅動改革,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高校大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進行研究性、探究性的學習。隨著信息與科技的發展,大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多元化,以信息資源為依托的高校教學空間將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型、交互型、協助型、共享型的資源整合教學、科研一體化的學習環境體系。目前有關高校教學空間的研究主要是圍繞物理教學空間和電子網絡所組成的虛擬空間而展開。未來的教室和未來的課堂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學生在環境優美、人性化、科技化的公共網絡空間進行學習,或者在任何場所只要有學習設備手機、電腦等都可以在虛擬的網絡課堂里進行學習交流。未來的大學還有可能與城市、社會的界限越來越小,是一個開放性的公共網絡空間,可滿足隨時學習、終身學習的需求。2005年9月,哈佛大學的《開放ICT生態系統路線圖》報告給我們提供了參考藍圖——數字化的網絡學習環境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網絡資源就像日常生活中必須的水、電、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方便人們隨時使用。學校的教育教學方式也將發生很大改變,學習不再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協作者、參與者,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個人。同時學生可以向周圍的網絡資源、社區、工作人員等學習。學習的方式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最終以探究式、研究式的學習方式為主導,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終身學習體系,形成學習型社會。

(二)未來學習空間的特征

(1)人性化

學習空間的主體是人,人性化是未來學習空間的重要特征。空間的設計首先要考慮使用者的需求,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例如空間內的家具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調節,注重無障礙設計,使用材料要健康環保。人性化的設計還體現在室內電子設施與人的互動上,各種電子設施應便于操作,功能齊全,能滿足多樣的學習需求。

(2)靈活性

未來的學習空間會因為網絡的普及和電子設備的發展而變得靈活多樣,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學習空間里學習,空間的布局將靈活多變,采用易活動的家具方便學習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教室空間布局能夠滿足不同班級學生的需求,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和重新布置。

(3)個性化

未來的學習空間能夠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虛擬學習空間,可以根據學習者的個人特點進行個性化學習界面和學習內容的推薦,還具有激勵學習和進行學習效果評價等功能,向學生提供個性化的主動學習服務體系。

(4)開放性

開放性的學習空間不僅是空間布局上的“開放”,更多地體現在可以使用更多的教學方式和混合年級教學等。如不同專業、交叉專業的學生共同學習交流,或者高、低年級學生的混合式學習,可以組織更多的學習活動。學習者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課堂內外的信息,進行交互學習。

(5)智能化和信息化

隨著科技大發展和教育事業的信息化,未來的學習空間將越來越智能化和信息化。智能化的課堂主要體現在室內教學用具和學習用具的改變,智能的交互白板和電子筆、課程錄音、電子交互平臺、智能的桌椅和學習用具等充滿整個教室,學生的書包也將由個人電子書包代替,此外還有可根據學習者身高、體型自動調節的桌椅、觸屏式交互白板、自動調節溫、濕度的環保窗等等。

(6)綠色、環保性

人們對生活空間質量的追求促進了人們對室內學習空間健康環保性的重視。未來的學習空間以先進的科學技術為依托,注重新材料和環保材料的運用,以及舒適的室內整體學習空間環境的營造,保證人們身體的健康。隨著人們對立體綠化研究的深入,綠色植物將會被引入學習建筑的建設中,可以為學習者提供綠色、親近自然的環境,有助于學習者放松心情和緩解視覺疲勞。

(7)交互性

未來的學習空間處處充滿著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學習用具之間的人機互動等等。這種交互式課堂使教學活動變得更加輕松,增加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

(8)高效性

未來的社會是知識型、學習型的社會,需要學習者掌握大量的學習內容,學習的質量和效率也備受人們的重視。在設施齊全、便捷舒適的空間里學習,學習的目的性強,思維集中、連續,學習效率高。國外有些高校采用了混合年級和連續進度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學習,高、低年級的互助和交流也能很好地縮短學習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對構建未來學習空間的幾點思考

但是隨著網絡電子產品的逐漸增多和發展,我們不能只考慮這些基礎設備先進的使用功能、科技功能,還要注重整體學習空間氛圍的營造與舒適環境的建設。

(1)電子產品的設計中缺乏人性化的設計。

大多都是只注重操作屏幕的界面優化,很少注重承載操作界面的裝置和其他功能的設計,這些細節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顏色的選樣,是否有利于保護視力,是否與整體環境協調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2)室內材料的選擇。

未來智能的學習空間對室內設施品質要求很高,因此,要結合最新科技,運用無污染、綠色環保、便于回收利用的輕質材料。還有室內大量電子產品所產生的電磁輻射也是值得考慮的一點,長期受電磁輻射也會損害人體健康,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

(3)未來整體電子學習空間的展望。

未來整體電子學習空間室內物理環境的營造,包括室內的采光、溫度、濕度、氧氣的含量等都可能由微電腦控制,界面簡單且易于操作。室內的墻壁可能是大的電子觸屏,可以根據不同的課程需求、情景轉換、個人心情更換壁紙,十分適合需要情景建設的教學。但是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加強整體系統的管理,注重操作界面的人性化。另一方面,對這些電子用品的保養和更換,怎樣消除它們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電子垃圾的處理,如何延長使用壽命,回收利用等問題都是需要設計者思考的問題。

(4)“慕課”(大規模開放網絡課程)學習方式對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

未來的學習活動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進行,網絡共享的學習平臺將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學習資源。如何協調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和以學生為主的網絡學習模式之間的關系,是改革教育事業需要高度重視的。筆者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所有關于未來學習空間的研究都很少提到它的環保功能、綠色功能、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循環利用等問題。本文是從設計的本質出發對未來學習空間建造的一些思考,希望在未來的學習空間設計中不管是室內學習空間、室外學習空間或者兼具室內和室外的高科技多變空間的設計都要從設計本身出發,本著以人為本、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設計理念,創建舒適、健康、綠色、人性化、高科技、高效率的和諧的“未來學習空間”。

四、結語

高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學習空間是學習的主要場所,學習空間的環境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身心發展,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學習型社會的建立,未來的學習空間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學習方式的變革必定引起學習空間的改變,設計適合未來學習方式的學習空間有助于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學習質量。

作者:陳巧云于伸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3人| 99re热视频精品首页| 最近更新2019中文字幕国语4| 偷看农村妇女牲交| 老子午夜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在线观看视频| 91se在线视频|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三级电影| 日本黄色一级大片| 亚洲jizzjizz妇女| 欧美精品xxxxbbbb| 伊人影院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国产人与动zozo| 久久五月激情婷婷日韩| 国产精品视频在| 99国产在线观看| 女网址www女大全小| 中文字幕专区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成熟电影不卡www|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欧美熟妇VDEOSLISA18|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97人人超碰caoprom| 进击的巨人第一季动漫樱花动漫|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好紧好大好爽14p| 一级特级黄色片| 成年免费a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让韩|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交换乱理伦片120秒| 亚洲欧洲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