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宅公共交往空間設計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缺乏領域感的高層住宅外空間。
高層住宅的外空間主要是指高層住區范圍內的戶外用地,主要包括住區大門、道路以及住宅間距空間。這一空間是居民進出高層住宅的必經之地,其中住宅間距空間是為住區居民提供群體交往的重要空間。但由于高層住宅受日照間距以及交通組織等方面的影響多采用較為單調的規整行列式建筑群體布局方式,缺乏適度的領域限定要素,致使這一空間開敞性很強、領域感較差。
2.高層住宅內公共空間的缺失。
第二個問題是高層住宅內部公共空間嚴重缺失,首先作為高層住宅內主要交通性公共空間的電梯、電梯間是住于同層居民見面比較頻繁的區域。調研發現這一空間往往面積較小,光線昏暗,當交往行為發生時人們會明顯感到不快和擁擠,不可能進行正常、友好的交往。再次,高層住宅內除了交通性的電梯、過道外很難再找到可供交往的公共空間,居民的公共交往行為形式也受到了限制。
3.高層住宅戶內外空間的過渡層次的缺乏。
多數高層住宅都是由戶外公共空間突然進入狹窄、陰暗、局促的底層門廳和豎向交通的電梯、侯梯廳,顯然缺少由外到內,由公共性到私密性之間的空間層次,經過這里的人們在這些狹窄、陰暗的空間中由于缺乏安全感、領域感,不愿在此過長時間的停留,致使這一空間失去了發展成為高層居民交往場所的可能性。
二、對于改善高層住宅公共交往空間設計的建議
1.針對高層住宅外空間的過渡開敞的問題
可嘗試創建具有領域感、內向性的住宅外空間,具體來說:
(1)高層住宅底層商業裙房的圍合
結合人的尺度,可以考慮把高層住宅建筑底部數層進行整合形成領域感較強的圍合空間。這既有利于在此活動的居民領域感和認同感的提升,也有利于減少住區外由交通、噪音、灰塵等對居民活動帶來的影響,提高居民在這一空間進行活動的質量。另外為了增加居民在這一空間停留的時間,促進交往行為的產生,可考慮通過功能置換在住宅底層空間植入一些如超市、餐飲、茶室等商業元素。
(2)高層住宅群體的圍合
除了底層商業裙房的圍合外,還可仿效傳統合院式民居采用住宅群體圍合的方式。考慮到高層住宅建筑體量上的特殊性,不宜采用過于封閉的圍合方式,以避免過度圍合帶來的通風、采光的不足以及過于壓抑的感覺。這種建筑群體圍合的好處也也很明顯,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的容積率,另一方面也易于形成住區內部獨立、安靜的環境氛圍。為了降低圍合帶來強烈的壓抑感,可考慮在住區內通過自然園林景觀的設計來弱化建筑體量,美化住區環境,提高這一區域的利用率。
2.針對高層住宅居住空間內部公共交往空間不足的問題
可考慮在高層住宅公共空間設計時增設高層住宅內共享院落空間來豐富高層住宅內空間的公共交往活動。具體來說可以做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1)增設立體院落
高層住區其高容積率的特殊性僅僅依靠地面的戶外公共空間顯然難以滿足人們對戶外活動需求,而住宅內又缺少可供人活動的公共空間。為解決這一矛盾,可考慮將院落空間向縱向發展,將人口規模進行豎向分解,使不同標高的院落共享空間所容納的使用人群控制在其有效交往的范圍內,也就是說在高層住宅內部增設立體院落,并在院落中加以綠化,及健身、娛樂等功能的相應的一些服務設施,來滿足居民公共交往活動的需求。
(2)改進同層住戶的共享空間
原有高層住宅同層相鄰住戶間的交往受限于狹窄的公共走廊,使得原本豐富的鄰里活動大大減少。對于這一空間的改進其實并不困難,這主要得益于其同層水平向的布局方式。在低層住宅中,我們常可以見到水平向布局由正廂結合產生的共享院落,既有利于良好鄰里關系的形成,又不影響各住戶的私密生活需求。
3.針對高層住宅缺乏戶內外空間過渡層次的問題
可在高層住宅設計時考慮將人流比較集中的住宅底層空間、樓電梯間作為設計的重點,具體設計思路如下:
(1)底層架空作為戶內和戶外的過渡空間
將建筑底層架空的設計案例在現在建筑設計中并不少見,把這種經驗借鑒到高層住宅中,將住宅底層全部或部分架空作為戶內外的灰質過渡空間(兼具室內、室外雙重空間屬性)并適當的引入綠化、休閑設施、以及部分小型商店、餐飲等使其成為居民活動的重要場所。居民經由此處入戶,在獲得平穩的心理轉換的同時,也感受到豐富的回家體驗。
(2)樓電梯間
高層住宅的樓電梯間作為室內外的重要過渡性交通空間,如何能夠改善其壓抑局促的的問題是該區域設計的重點。在這一空間設計時我們可以考慮將電梯間外置以通透的形式向戶外院落空間開敞,這樣可以較好的引入自然的光線,在電梯的使亦可欣賞到戶外優美的自然風景。
(3)空中廊道
在建筑與建筑低層區之間設置空中廊道,廊道空間作為高層建筑的橫向交通空間,大大的增加了居民橫向活動的空間范圍,可較好的促進居民交往行為的產生。廊道使高層建筑得到一個內外交接的過渡區域的同時,巨大的建筑體量感也被消弱。
三、結語
本文在分析了高層住宅公共交往空間存在的限制交往的空間問題的基礎上,針對一些突出矛盾分別提出了創建具有領域感、內向性的住宅外空間,改善目前高層住區外空間因過渡開敞而帶來的住區領域感、認同感差等問題;通過增設立體與水平相結合的高層住宅內共享院落空間,為居民提供更多的接近住宅的公共活動、相互交往、以及體驗自然的住宅內共享空間;并從多個角度提出了改善高層住宅缺乏戶內外過渡層次的建議。
作者:丁虹翔單位:楚雄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