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養老院社交區域家具設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設計基本原則
1.1人體工程學要求
研究表明,人在老年期會出現身體尺度和活動能力上的衰減。但現在,我國尚沒有老年的人體尺度國家標準。醫學研究顯示:70歲時,人體身高比生長最高值降低2.5-3%(如圖1),女性的縮減最大值甚至可達6%(如圖2)。根據身體的降低率對比我國人體尺寸國家標準,參考日本及其他各國老年人體尺度標準可以大致推算老年人身體各部位的尺寸,用于建立適當的老年人體尺度模型。老年家具應該結合老年人特有的人體尺寸進行設計,以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在社交方面,尺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家具的尺寸和擺放方式決定了社交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例如過寬的扶手和過高的椅背就會產生阻隔。社交距離中最近的是:親密接觸距離,此種距離說明交談雙方的關系最為密切,身體距離從直接接觸到相距約450mm之間。這種距離適于夫妻及家人之間,適用于私密的社交場所,比如養老院中老人自己的房間中,老人與來看望的子女可以存在這樣親密的社交接觸。私人距離,為450-1200mm之間,一般朋友、熟人或親戚之間往來,以這個距離為最佳。這也是養老院交談區域常用的社交距離,老人的交流在此范圍內為宜。禮貌距離,為1200-3600mm之間,此距離適用于一般社交活動。在養老院中,餐飲服務區,書報閱讀區的社交距離宜以此為標準,達到互不干擾也可交流的空間關系。一般距離,為3600-7500mm,適用于非正式的聚會,如在露天電影院看電影等。影音欣賞區的空間距離宜以此為準。除人體尺度外,老年人在身體特征上也存在其他特點。肌肉力量下降,骨骼變脆,關節性能下降等變化具有普遍性。老人并不愿意總呆在一個地方活動,例如有的老人愿意做一會兒手工,再聊一會兒天,從而改變單調的生活節奏,因此在社交家具的布置上,應該盡量使各種空間鄰近,老年人可以輕松更換活動形式避免行走過遠的距離。同時,老年人存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全面的衰退。而老人的感覺器官衰退程度和方式差異非常大,表現為有人聽力差,有人視力差,衰退的程度也不同。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老年社交家具的過程中讓老人可以透過多種感覺器官理解信息,例如看不清可以摸出來等,例如抽屜的扶手,突出的扶手比藏在里面更適宜老年人。多種類的傳達能更有效,比如在影音觀賞區就要考慮到聽不清的老人看字幕的需求。
1.2情感要求
老年人的交際圈較小,生活較為乏味,為老年人選擇家具的面料更應該偏向暖色,以此放大老人內心愉快的情緒,依據色彩心理學,低明度高純度的顏色能夠使人產生愉悅的聯想。同時,選擇材料質地溫和的家具對老人內心世界的安全感營造具也有很大的意義,溫和的觸感也能使心理活動更加平和,使老年人感到處于更溫馨的氛圍中。老年人的懷舊特性使老年人對舊物有一種強烈的依賴。這很大部分緣于老年人認知能力的下降,同時老年人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變得非常差,他們只得通過懷念舊物來獲得熟悉與親切的感覺。因此在養老院營造一個懷舊的社交環境也有助于老年人的心理建設。
1.3因地制宜要求
根據入住人群的不同,養老院對環境的設置和區域的劃分也應該做出相應的改變。同時,養老院家具也應該分別為不同的建筑和入住人的需求而設計。不同養老院的不同需要應該通過設置不同的區域來滿足。譬如,城市養老院人均空間較小,而由于子女照顧交流時間相對較少。因此城市養老院適宜將有限的空間劃分更多的區域用于交流和集體活動。家具也應該更加便于交流,間距較小的坐具或者便于交流的圓桌都是不錯的選擇。
2養老院不同社交區域的家具設計
老年人的社交形式多種多樣,因而在養老院社交區域的設置上也應該遵循多樣化。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社交分區,不能程式化的套用模式。社交區域可以根據社交功能的不同做出以下的分類布局:
2.1圍坐交談區
圍坐交談區是老年人最普遍的交流區域。在空間的設置上,宜采用袋形的設計,即整個交談區域位于交通動線的同一側,不宜被通道穿過。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保證交談的連貫,不被外界干擾打斷。家具布局時應該考慮聽覺障礙老人的需求,將座椅間的距離縮小,如果座間有茶幾時面積也可相應適當減小,使老人能夠聽清對方的談話。同時也應該考慮到輪椅老人的需求,使他能夠順利的加入對話中,預留出可放置輪椅的位置,可放置易撤除的椅子,并且具有回轉的空間,通道凈寬不小于800mm,回轉直徑不小于1500mm。前幾與沙發間距應大于300mm也可在沙發附近配置曲線扶手(如圖3),以方便老人的起坐。茶幾尤其是前幾可以進行多變的設計,四面圍坐時采用方形,多面圍坐時采用圓形或多邊形,這樣做是為了讓每一個角度的老年人都能距離前幾相對較近,方便取用前幾上的茶杯等物品。茶幾的高度可適當調高,使其略高于沙發座面,500mm左右為宜。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老人前傾取物是俯身的角度,同時,過低的高度可能在老人起身和行走時造成障礙。建議在有空間的情況下設置邊幾或邊柜,方便老年人放下隨身的物品,尤其在角落就座的老人可以就近側身放下老花鏡等,邊幾的高度根據沙發扶手決定,一般為700-750mm。也可采用活動式茶幾(如圖4),這種茶幾的功能綜合了前幾與邊幾的優勢,更方便老年人使用。沙發盡量不要選擇3人位,在調研過程中老人反映因為夠不到扶手又略顯擁擠的原因而不愿意坐在3人位沙發的中間位置,致使中間位置的使用率很低。沙發和扶手椅的設計上應該考慮到老年人需要經常更換身體姿勢的要求,座面加寬至500mm以上。靠背依據人體脊柱的s型曲線重點對老人的腰部和頸部提供支撐,與座面形成95°-100°的背斜角。座深可適當增加至400mm以上,方便老人在增加不同軟硬度的靠墊調節腰部的支撐。坐高可適當提高,以座面與膝窩相平為最佳,420mm-440mm為宜。座面及靠背填充物材質不宜過軟,下沉量過大容易造成老人的起立困難。椅腿的設計應該在視覺上有穩定的安全感,較粗的結構帶來穩定的感覺。前腿可比后腿略長,椅面稍傾斜,以得到1°-4°的坐斜角,使坐姿更舒適。
2.2棋牌活動區
棋牌游戲是老人喜愛的消遣活動,因而成為重要的社交形式。在設計上應該方便老人的棋牌活動并根據老人特點進行舒適和便捷的改進。在家具布局上主要有2人游戲,4人游戲,多人游戲三種。棋牌活動區域應在布置主要游戲者的座位基礎上布置周圍觀賽者的位置。游戲者的座位應可以根據需求進行位置調整,旁觀者位置可擺放移動座椅。桌子可使用專門的游戲用桌,如印有棋盤的象棋桌,專用麻將桌等。座椅的設計上,因為游戲是趨前的工作狀態,扶手應該起到較好的支撐作用,高度應該設定為200-250mm。腰部的支撐作用凸顯,座椅的靠背應在腰部微微凸起提供支撐,最好根據人體背部曲線呈立體弧面,并且頭枕的設置對頸椎也有相應的保護作用,同時可配套兩個或以上軟硬不同材質的靠墊,使用時可根據老人的姿勢調整位置,硬在下軟在上。填充物可為記憶海綿、EPE珍珠棉、丙綸(PP)棉等。
2.3歌舞練習區
在調研中發現,我國各地包括香港、臺灣的養老院中老人都有歌舞練習或做室內操的需求,故能提供20-30位老人共同練習的區域也是養老院常見的社交活動區(如圖5)。一般的布置為中間空地為練習區,一面鏡子,兩面環繞休息座椅,一面為物品放置區或指揮臺、伴奏區。家具設計主要針對休息區、物品放置區和更衣室。休息區宜采用帶有靠背有扶手的椅子,取代常見的無靠背軟座,更方便老人的起坐。物品放置區域可放置在進門位置,設置1到2個多抽屜或多柜門的柜子,保證老人可以將個人隨身物品單獨放置在一個存儲空間內,便于取用。更衣室的尺寸可適當加大至1800mmX1800mm,在更衣室內部增加座椅方便老人更衣、換鞋。座椅最好采用固定于墻面、無腿、下部封閉的形式,因為老人容易將鞋或其他小件物品掉落椅下,撿拾的過程容易產生危險。
2.4餐飲服務區
餐飲服務區(如圖6)除了提供飲食、就餐的功能外還承擔很大的社交功能。老人常在進餐過后,利用餐廳的空間繼續溝通。養老院可以根據老人的需求和身體狀況進行不同的分區。普通就餐區,采用常見的餐桌椅供4-6位老人就餐、交流。餐桌的尺寸應考慮到輪椅老人的需求,適當提高餐桌的高度至600mm,桌面尺寸至少1200mmX1200mm使輪椅老人在就餐時能將雙腿置于桌面下,距離桌邊的距離也可方便就餐。座椅采用活動座椅,重量減輕方便老人移動。沙發茶座區能供老人飯后或下午茶時更舒適的交談。沙發設計要點與圍坐交談區類似,靠背可稍直立,高度提高至1100mm以提供較私密的空間感覺。沙發和餐桌的高度應適當提高以方便就餐。吧臺高座區(如圖7)為身體狀況較好的青年老年期老人準備。可提供零食和下午茶,提供不同的社交體驗。在吧臺座椅的設計上宜采用更穩定的設計,相比單腿大底座的設計,四腿的吧椅更適宜老年人,體量更輕,更穩定。
2.5影音欣賞區
在空間大的區域可以將影音欣賞區布置成階梯放射狀,方便后排的老年人能夠看清屏幕,在影片放映結束后也可更方便的交流觀后感。在家具的布置上應該設置活動座椅,以方便替換輪椅老人的座位。例如。影音欣賞用座椅最好帶有軟而有支撐的頭枕和腰靠,為長時間的觀影提供舒適的座位空間。在頭枕區域可以設置類似耳機的機構(如圖8),使每一個老人可以自主調節音量,方便不同聽覺衰退程度的老人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設置。座位的側面最好帶有置物的小盒方便老人放置隨身的老花鏡等。座椅間距離最好縮短,方便老人觀后的交流。
2.6書報閱讀區
書報閱讀區域(如圖9)應該將閱讀區與交流區分開。閱讀區書架的設計高度應該略低于市面常見的書架,以老年女性正立舉手高度為限,最高層高度在1900mm以下,以此方便老人的取閱。同時,書架上的標簽框應大于普通書架,用于放置大字號的標簽,以免老人因視力問題找不到合適的書籍。而閱讀區的坐具選擇可以參考,以解決老年人長時間保持坐姿后起身困難的問題。
2.7私密社交區
在房間內家具設計的過程中,體現交流、溝通的功能也十分必要。主要針對來養老院看望的家人朋友等,他們可以在房間探視老人,交談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在私密區域,床在承擔睡眠功能的同時承擔座椅的部分功能,需要方便坐下交談。對于坐起困難的老人可以有可調節角度的功能。稍稍翹起的傾角可以方便躺在床上的老人與人交流。在私密區域應該設置適合交流的空間。一個房間的室友之間可以交流。家人、朋友前來探望的交流空間,比如床邊的椅子設置。床邊椅子的高度宜與床的高度相當,使得探訪者可以與老人在同一水平面上溝通,不需要過度的仰望或俯視,造成社交中的不適。床頭也可以配套通訊裝置,方便不同室老年人之間的交流及小規模活動的組織。
3結語
養老院社交區域設計在設計中常常被忽視,本文通過對養老院不同類型的社交區域家具設計的原則和要點進行探討,希望對提升和提高養老院社交區域的整體環境設計水平有所幫助。養老院的社交區域家具設計應配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設計一些便于老人行動、交談的設施,促進老年人之間的情感交流,為老年人營造一個更加具有溝通性的環境。
作者:方時朱婕單位: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