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透析高效教學設計的優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學方法設計要突出“主體性,融合“主導性”
“主體性”是指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性是自主學習、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評價;主動性是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操作、主動地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創造性是創新思維、求新求異。自主是學員學習的關鍵,是衡量課堂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指標。教學方法設計應突出強調學員的主體地位,引發學員自主活動,啟發學員積極思維,主動思考,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讓學員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培養學員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不斷探索、敢于創新的精神,突出培養學員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辨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主導性”是指充分發揮教員的主導作用,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密切聯系其它課程,最大限度地促使所學知識向其它課程遷移,為其它課程服務,啟迪學員的思維,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強調“主導性”并不與“主體性”相矛盾,關鍵要處理好教員所扮演的角色。
教學手段設計要突出“現代性”,融合“繼承性”
“現代性”是指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提高課堂就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多媒體、網絡技術手段具有直觀性、集成性、交互性、動態性、共享性等特點,具有動畫模擬、支持學員個性發展等功能,是教學手段的首選。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減輕學員靠理性理解知識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能夠增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含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改善師生關系,減輕試驗其器材、教學場地的不足給教學帶來的壓力,培養學員的創造能力和探索能力。“繼承性”是指運用傳統教學手段(主要是板書、語言、粉筆等)進行教學。
板書、板畫具有提綱挾領、化龍點睛、激發思維、示范等作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不能因為有了多媒體而被削弱,特別是在理科的教學中,公式的推導、定理的證明、規律的得到、例題的演算不能用多媒體代替,只有板書才能更好體現其邏輯推理過程,才更便于理解和掌握。語言運用得好不但能激發學員的思維,培養學員的抽象思維能力,而且同樣能起到直觀的作用,多媒體運用過多或不合理,一方面不利于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能夠造成視覺疲勞,不但不能提高教學效率,而且阻礙學員智能的發展。因此,我們在倡導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同時,不能忽視傳統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必須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教學角色設計要突出“主配性”,融合“靈活性”
“主配性”是指教學活動學員是主角,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員是配角,是教學活動的客體。也就是說教員的教始終要面向學員的學,要面向學員的發展。因此,教員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時時都要以學員為本,以學員的學為本,以學員的發展為本,使學員能夠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但是主角與配角、主體與客體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伴隨著教學任務的不同而發生變化,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教學角色時要有一定的“靈活性”,該唱主角一定唱主角。特別是對士官教育,職業教育的特性決定著在某些教學內容只有教員唱主角,才能完成教學任務,才能更好地促進學員的發展。
教學評價設計要突出“診斷性”,融合“反饋性”
“診斷性”是指突出發揮教學評價對教學過程的診斷功能。教學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為優質、高效教學提供依據。因此教學評價設計應突出評價教員教學方法的優劣、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好壞;學員教學目標達到的程度、合格與否、水平高低等。由于學員的學習質量與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在知識探索過程中的體驗、經歷、參與程度、思考水平、動手操作等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學評價也需要對學員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操作能力等進行測量,從而全面反映教學現狀和學員的學習情況。
“反饋性”是指將評價結果要及時反饋給教員和學員,使教員和學員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調整教學策略,并制定出補救措施,從而改進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為評價而評價,評價與反饋相脫節的現象普遍存在,要實施優質高效地教學,必須發揮教學評價的診斷功能,并且將“診斷性”與“反饋性”融為一體。
作者:周維山單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