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工業設計教育發展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發展策略探討
當前我省工業設計產業發展與國內發展較好的省份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政府資金的投入,缺乏有效的相關扶植政策。僅僅憑借一些制造企業的資金來推動和個別團體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我省政府牽頭與相關職能部門聯合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工業設計產業發展扶植政策,并給予相應的資金等資源投入,加之制造企業、高等院校及相關設計研究人員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省的工業設計產業得到真正的、有效的振興和發展。
(一)加強我省制造企業與高校間的產、學、研、用合作
2009年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以企業為主體,促進產學研用緊密結合、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可見中央對產學研用結合的重視程度。目前省內高校和企業單位的合作不暢導致了很顯著的問題。省內院校缺乏在企業設計實踐的環境,不能滿足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需要。而學生因缺少設計實踐機會,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進而產生專業學生就業難的現象。由于這種現象的產生有其社會根源,單靠學校的力量無法完成企業與高校間的產、學、研、用合作。須借助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及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合力量,讓高校和企業共同協作,校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讓學生走出校園到企業去學習實踐,同時也讓企業的相關設計和管理人員將設計的新理念帶入高校課堂。保證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實踐環節的學習質量及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搭建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國際間交流合作平臺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提出,國內部分院校設計專業開始不斷加強與國外院校的國際學術交流合作,提升專業自身國際化水平。一些院校設計專業越來越頻繁地與國外高水平設計院校、公司,展開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如浙江大學工業設計專業與赫爾辛基藝術與設計大學媒體實驗室舉辦互動workshop;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與米蘭理工Lndaco系舉辦合作課程CHITA08;中國礦業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聯合藝術學院與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漢諾威大學舉辦國際合作課程;中央美術學院與英國格拉斯哥美術學院合作課程;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與MO-TO設立交互設計工作坊;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和MOTO成功合辦工作坊等一系列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目前省內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的國際化程度不高,必須通過加強與國外一流設計院校及知名公司間的交流合作來提高我省工業設計教育國際化程度、爭強國際影響力;需要積極邀請國外高水平設計院校及知名設計公司與省內具備國際交流合作條件的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國際學術交流平臺的建立不僅有利于省內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學習國外先進工業設計教育教學理念,借鑒國外院校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及成功經驗,使省內院校工業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理念,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等與國際先進工業設計教育水平接軌,從而盡快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的卓越型工業設計人才;還有利于我省現有工業設計專業教師與國外優秀教師間的學術交流,開拓現有專業教師的國際視野,增強國際學術交流能力與教學能力,從而增強現有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提升專業教師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
(三)院校應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1.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根據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對高等教育的要求,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要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式的創新型工業設計專業人才,這需要省內院校轉變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觀念,加強專業學科建設及工業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改革和優化培養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現階段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應盡快建立具有地域特色與院校自身特色相結合的國際化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省內各院校要先解決專業教學基礎硬件設施的建設問題,在確保能夠滿足授課教師和專業學生工作學習的基礎上加強海外交流合作,吸引國外高水平教師及學生來校工作和學習,聘請國際知名學者及設計師來校執教或定期進行與專業相關的講座等活動,優化現有教師隊伍的知識結構。
當前形勢下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具有日益專門化、數量日益增多化、知識日益密集化,自主選擇程度越來越高的特點。2010年11月,由廣東省與香港政府共建的,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廣東工業設計培訓學院和廣東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南海基地正式掛牌。廣東工業設計培訓學院,是國內首家與國際全方位接軌的專業化高端綜合性設計培訓基地。學院結合我國產業優勢,確立了工業設計職業研發、培訓認證、創意實驗、成果轉化、創業孵化和展覽交流六大功能。廣東工業設計培訓學院的建立和工業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評定標準的確定,標志著我國工業設計教育培訓以向國際化、標準化趨勢發展。職業資格評定標準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制定了詳細的規格要求,給我省工業設計院校在人才培養改革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據和參考。
設計教育應該是分層次的,每個層次都有不同的規格要求,其總體發展定位要向“高層次、多元化、有特色”發展。因此,我省各院校專業應根據專業自身資源、學科、師資、特色等優勢,來確立專業辦學理念和人才培養特色,并按照高水平工業設計人才認證標準來,加強工業設計專業學生國際視野與前瞻性培養,以設計教育培養專業化,推動我省工業設計人才向職業化、國際化、國際通用型發展。在學習和借鑒的基礎上,創造出符合專業自身現實狀況的,具有黑龍江省地域特色的國際化工業設計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2.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卓越工業設計人才設計師在社會發展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對于設計師來說,必須要具有對全社會負責、對全人類負責、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負責的高度社會責任感,這樣才能使社會、人類,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變得更加美好。據專家預測,2020年的知識總量將是現在的3—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識總量將只占那時知識總量的百分之一。另一方面,高速發展的新技術帶來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設計師經常要面對許多新需求和新課題。當前我省的政府部門及工業設計院校應加大對學生創業資金投入并盡快出臺相關扶持政策,為自主創業學生創造有利條件。我省各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應按照自身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結合當前社會發展對工業設計人才的培養規格要求,并針對本校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現實狀況為處在不同年級的、對就業指導有不同需求的專業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課程及就業培訓,將就業指導培訓真正做到實處,不走形式、不走過場,讓學生真正能夠從中受益。從而,改善我省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增強我省工業設計專業學生的國際競爭力。
3.加強工業設計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當前,高等院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為教育改革與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決定性要素之一。加強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教師隊伍建設,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內我省工業設計教育改革和發展中不能回避的重要問題。教師隊伍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針對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的整體素質水平、職業技能等方面,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鼓勵專業教師自主參加國內外相關培訓,并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實現我省工業設計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提高,增強工業設計專業教師國際競爭力。其次,加大國內外優秀專業教師引進力度,轉變和優化現有專業教師知識結構。通過制定相關獎勵政策,激勵工業設計專業教師參與國內外學術交流,調動專業教師學術研究積極性,促使我省工業設計專業教師成為富有國際學術研究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工業設計教育專家、學者。最后,實行適合我省現實狀況的工業設計專業教師績效方式,提高專業教師收入及相關待遇,保證專業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到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當中。同時,還要加強對專業教師管理,并實行專業教師能力評估與問責制度。
二、結論
根據對我省工業設計教育現狀的研究分析,針對我省工業設計教育現階段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本文提出了加強我省制造企業與高校間的產、學、研、用合作;搭建我省院校工業設計專業國際間交流合作平臺;院校應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符合黑龍江省工業設計教育現實狀況的、有針對性的建設意見和發展策略。希望這些建設意見及發展策略能為我省政府部門制定工業設計教育發展戰略及工業設計院校自身改革發展提供一定的依據和參考。
作者:劉欽輝李玲莉周春暉朱世范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