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創新設計對能力培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吃苦耐勞,勇于攻堅精神的培養
(一)電子設計特點
首先,電子創新設計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電子設計項目最終的體現為作品,衡量一個項目是否成功最終的發言權在作品,而作品的完成需要理論知識的大力支撐,有好的理論才可以完成一件好的作品,而有好的理論沒有好的實踐能力也不可能完成好作品。其次,電子創新設計作品應用于各行各業,應用面廣,設計時所需要的專業綜合性技術就很強。所以需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扎實、全面。
(二)培養內容與方法
第二課堂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條件,在投入實驗室的學生基礎差,缺乏自學能力的情況下,實驗室需要規劃好培養內容與方法,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1.根據電子創新設計的特點,理論與實踐高度結合,專業技術性、綜合性強,參加的學生必須具有吃苦耐勞,勇于攻堅的潛在品質。在電子創新設計培訓班的招生時,公布的招生條件很簡單:對電子設計感興趣、有堅強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的學生。從招生的第一刻開始就讓學生知道,想有大的回報,就必須有辛勤的付出。
2.培養吃苦耐勞,勇于攻堅的能力,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在培養內容與培養進度上進行合理安排,做到布置的項目內容在學生業余時間幾乎全部投入的情況下,依靠努力和團隊的協助是可以完成的,當然學生是比較辛苦的。以項目的制作過程、完成情況來衡量一個學生的吃苦耐勞、勇于攻堅的精神,淘汰掉不愿意全力付出的學生。
3.第二課堂利用的是業余時間,學生還有第一課堂課程需要完成,想取得好的成績必須比一般的學生更加辛苦,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作為每二課堂的電子創新實踐,也需要第一課堂專業基礎的支撐,如果在第一課堂中出現掛科的情況,學生也將會被淘汰出局。
二、溝通、交流與表達能力
(一)溝通、交流與表達的重要性
在團隊合作中,學生要理解隊員的想法,把自己的思路、方案、技術清晰地表達出來,與隊員進行溝通,再進行取舍與融合,取長補短,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項目。電子創新設計培訓中,學生完成的是相同的項目,有順利溝通、交流與表達項目的基礎,同時,實驗室良好的團隊協作氛圍也給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溝通、交流與表達的條件。
(二)溝通、交流與表達的培養方法
1.組與組之間的項目總結交流。每個項目完成之后,培訓初期由指導教師主持,進行項目的總結分析會。指導教師根據考察需要,輪流指定每個小組中一名學生上講臺,主要完成以下陳述:項目的要求,本組的設計方案及思路;設計過程遇到的困難及解決方法;作品的亮點或創新點;遺留問題及可能的解決方案;制作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小組中其他學生在前面學生陳述完成之后可以進行補充或更正。在陳述過程該組學生會接受其他組學生的咨詢甚至質疑。指導教師作為主持可適時地進行指導與點撥。在項目總結分析會形成習慣之后,指導教師指導一名學生作為主持進行項目總結分析會,指導教師即可完全作為一名旁聽者。
2.專題交流與授課。其中一種形式是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的專題授課。指導教師指定兩位高年級學生合作授課,一個主講,一個助教,授課的內容為新型控制開發板、高年級完成的經典項目等。另外一種形式是面對整個團隊的專題講座。在培訓的第二年度,按照學生的興趣和項目制作情況,進行學生方向的分類,包括信號類、控制類、儀器儀表類團隊。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專業特長,讓不同方向的學生舉行專題講座,如讓控制類的學生講算法專題,信號類的學生講授無線通信專題等,在拓展同學的知識面的同時,也鍛煉了主講人的能力。
3.積極參加其他鍛煉機會。武昌理工學院每年舉行成功素質展示節,展示在校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培養成果。電子創新設計培訓學生每組完成一個作品進行展示,指導教師并要求制作者撰寫解說稿,完成項目簡介稿,進行現場解說并演示,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鍛煉自己的表達、溝通能力。
三、結論
該論文探討與總結了作為第二課堂的電子創新設計,在提高理工科學生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如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主要分析并闡述了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內容、方法。武昌理工學院電子創新設計通過四年多的實踐證明,經過培訓的學生不但在專業素質上得到提高,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學生競爭力加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唐穗欣吳艷玲鄒熙單位:武昌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