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聞播音員的聲音態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業務功底深,表達更堅決
播音員要努力練就扎實的語言基本功。有些播音員,特別是新同志常常談道,自己心里有想法、有態度,也積蓄起了表達的欲望,可就是播不出來,或者播出來后跟理想的效果相差很大。是的,該鏗鏘有力時卻力不從心,該無比喜悅時卻控制不好聲音,該意味深長時又沉不下來……這些都是基本功的問題。播音語言是生活語言的擴大和美化,要準確、鮮明、生動,富于表現力和感染力。有聲語言是播音員創作的唯一手段,稿件內容多種多樣,需要用不同的聲音色彩來處理,嗓音必須有一定的可塑性,字音要規范,清晰流暢,聲音要質樸大方,變化自如,這是新聞播音員應該具備的基本技能。播音員在氣息控制、共鳴控制、口腔控制的基礎上,達到寬厚、圓潤、響亮的用聲目的。因此,播音員,特別是新同志應該踏踏實實、堅持不懈地加強基本功的訓練,不能三分鐘熱血,不能嫌枯燥無味,要持之以恒,努力練就扎實的語言功底,做到語音規整,吐字干凈利落,氣息平穩持久,聲音圓潤飽滿、響亮有力。播新聞,要求播音員運用本人的聲音色彩,也就是本色的聲音來播送,如政府公告的播音,播音員就是以政府發言人的身份出現,聲音就要有力度,語言流暢,風格樸實大方。總之,播音員只有科學地練就了扎實的語言功底,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好各類稿件,高質量地完成播音任務。
二、工作態度正,播得更精準
播音員要認真備稿。稿件是播音創作的依據,也是播音員了解社會、豐富知識的“窗口”。只有理清稿件的來龍去脈,吃透稿件的精神實質,明確稿件的內容、結構、主題“是什么”,才能知道“為什么播”、“對誰播”,聲音里才能傳遞出正確的態度來。長期養成良好備稿習慣的播音員,在遇到突發情況時,依然能從容、穩健、自如地表達。羅京同志曾經鎮靜地把陸續送到直播間的17頁半的傳真急稿一字不差地讀完。而我們有些沒有養成良好備稿習慣的播音員,即便有很充足的備稿時間,也是走馬觀花地看一遍就播,或者播前不看,一邊播一邊看(兩人對播時),久而久之就播“油”了,形成了固定腔兒。其實,我們每位播音員入門時都學過備稿六步,即劃分層次、提煉主題、聯系背景、明確目的、找出重點、確定基調。如果一組稿子每一條都用一個調式往下“淌”,那么就會刻板、冷漠,聲音里自然沒有態度。當下,新理論、新概念、新詞匯及網絡語言等不斷涌現,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又大都直播,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播音員平日不加強學習,播前又不認真備稿,不僅態度出不來,還極易出現差錯。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播成“轉變經濟發展方向”,在十八大閉幕后,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播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播音員,就是吃了這個虧。
老一輩播音大師齊越、丁一嵐在《開國大典》上的播音振奮人心,向全世界傳達著新中國的聲音;夏青播讀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喜悅豪邁,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特大喜訊傳達到全國人民耳畔;虹云、陳鐸解說的《話說長江》大氣委婉,道出了母親河———長江的宏偉壯觀;林如為電視連續劇《阿信》的旁白親切質樸,似一汪清澈的甘泉滋潤受眾的心田……前輩們的播音聲聲入耳,字字傳情,篇篇有態度、句句有內容,是我們后輩學習的典范。
作者:楊靜單位:營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