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產動物飼料中黃芪多糖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黃芪多糖對水產動物免疫器官的影響
APS作為中草藥免疫制劑能夠促進動物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結及全身各處的彌散淋巴組織的增重和發育。免疫器官的重量和發育狀況直接影響到畜禽機體免疫力水平。水產動物免疫器官相對重量增加,則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樸香淑等,2004)。劉紅柏等(2004)在鯉魚飼料中添加1%的APS,結果表明APS能夠明顯提高鯉魚免疫器官(胸腺、頭腎和脾臟)的重量,增強鯉魚的免疫機能。林旋等(2012)在基礎飼料中添加不同劑量的APS,結果發現,APS可以不同程度地促進魚體免疫器官的發育和成熟,從而提高魚體的免疫力。其中100mg/kg組的作用效果不顯著,500mg/kg添加組的增重效果顯著,而添加量為1000mg/kg和1500mg/kg的增重效果極顯著。
APS能夠提高水產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機能,主要通過升高外周血白細胞數,增強網狀內設系統的吞噬功能,調節環-磷酸腺苷、環-磷酸烏苷的血漿含量比值等。Bai等(2012)通過在黃顙魚飼料中添加APS探討APS對黃顙魚免疫力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APS能夠有效地提高細胞免疫反應,并可降低魚死亡率。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APS可以促進黃顙魚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提高,且以1200mg/kg添加水平效果最佳(白東清等,2011)。阮國良等(2005)研究發現,黃芪可使黃鱔血液白細胞的吞噬活性、血清的溶菌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顯著提高(P<0.05)。胡兵等(2008b)在異育銀鯽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0%、0.025%、0.05%、0.10%、0.15%和0.20%)的APS,研究對其非特異性免疫力的影響。結果表明,以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SOD活性為主要參照指標,飼料中添加APS對異育銀鯽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以0.05%、0.10%添加組效果最佳(胡兵等,2008b)。APS能夠提高感染嗜水氣單胞菌的鯉魚(Guo等,2009)和鯰魚(Bai等,2012)的存活率。林旋等(2012)在羅非魚基礎日糧中添加100、500、1000、1500mg/kg的APS,試驗結果表明,APS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羅非魚血液中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免疫器官的發育與成熟。Ardó等(2008)、Yin等(2006)研究也表明,APS可明顯提高尼羅羅非魚白細胞吞噬活性。
1.3黃芪多糖對水產動物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
Bai等(2012)研究日糧中添加APS對黃鯰魚(Pelteobagrusfulvidraco)免疫作用的影響。給試驗魚投喂含不同APS水平的飼料(0、300、600、900、1200、1500mg/kg),8周后,試驗魚腹膜內注射嗜水氣單胞菌,以檢測試驗魚的特異性免疫能力。結果顯示,1200mg/kg和1500mg/kg2個試驗組的魚死亡率最低;1200mg/kg試驗組的鯰魚的頭腎細胞的氧氣呼吸爆發(氧化破裂)活動顯著增加(P<0.05);1200mg/kg與1500mg/kg試驗組的氮呼吸爆發活動(P<0.01)和白細胞增生(P<0.05)均顯著增加。此外,研究還發現,APS還影響了鯉魚的免疫應答基因在頭腎、鰓和脾的表達,注射低劑量APS時,鯉魚的腮部的溶菌酶c的mRNA數量有所增加;注射中等劑量APS時,鯉魚的脾臟的溶菌酶c的mRNA數量有所增加;而注射高劑量APS時,對頭部及腎的溶菌酶c的mRNA數量無明顯變化(Yuan等,2008)。Jia等(2012)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1.5、3.0g/kg的APS可以顯著降低羅非魚體內谷丙轉氨酶(GPT)、谷草轉氨酶(GOT)和乳酸脫氫酶(LDH),并且增加血清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降低水平,同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和總抗氧化能力(T-AOC)的降低程度也顯著增加,并且肝臟組織中的丙二醛(MDA)合成也得到顯著抑制。
2黃芪多糖對水產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
APS作為多糖類物質,添加到水產飼料中,能夠提高水產動物的生產性能。阮國良等(2005)研究了黃芪多糖對黃鱔免疫功能及生長性能的影響,發現其對黃鱔增重有顯著促進作用(P<0.05)。通過在羅非魚飼料中添加不同水平APS,結果表明,4個不同APS添加水平組的平均增重率分別比對照組提高1.80%、6.88%、14.75%和1.22%,其中1000mg/kg和1500mg/kg2個試驗組絕對增重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P<0.01)(黃玉章等,2009)。胡兵等(2008a)在異育銀鯽飼料中添加0.00%、0.025%、0.05%、0.10%、0.15%和0.20%的APS,探討APS對對異育銀鯽肌肉組成成分的影響,結果表明,0.05%APS組的含肉率較對照組提高了10.2%(P<0.05);0.05%APS組肌肉脂肪含量較對照組提高了52%(P<0.05);各組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質和粗灰分含量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飼料中添加一定量(0.05%)的APS能夠提高異育銀鯽的可食性部分,提高肌肉中脂肪的含量,改善異育銀鯽的肌肉品質。由此可見,APS添加到水產飼料中,可以促進水產動物的生長,提高水產動物生長率。
3黃芪多糖對水產動物腸道形態結構的影響
水產動物的營養及免疫與其腸道形態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小腸的正常形態結構是營養物質消化和吸收的基礎。水產動物腸絨毛是由腸上皮和固有層共同向腸腔突出形成的細小突起,腸絨毛可使腸腔表面積擴大約10倍,絨毛多呈柱狀、葉狀或指狀等(成令忠和許屏,1993)。有研究表明,日糧中添加APS可提高羅非魚腸絨毛長度、隱窩深度和肌層厚度,增加腸道黏液細胞和上皮內淋巴細胞的數量,且以1000mg/kg和1500mg/kg2個添加量的效果較好(黃玉章等,2010)。由此可見,APS可通過改善于水產動物腸道形態結構影響水產動物營養的吸收,最終能夠較好地促進水產動物的生長及免疫力的提高。
APS作為中草藥添加劑在畜禽生產中已經有了相對廣泛的研究,然而在水產動物飼料中的研究及實際應用還相對較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APS對水產動物生長性能、免疫力的影響,然而對于APS的作用機制,APS與其他添加劑的協同、拮抗作用研究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阮國良等,2005)。此外,APS與水產動物所需營養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的相互作用也可能成為今后的研究熱點。
本文作者:李玉娟、華穎、邵慶均單位: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