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林業推進生態文明的實踐范文

林業推進生態文明的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推進生態文明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林業推進生態文明的實踐

林業建設雜志》2014年第三期

1林業在推進貴州省生態文明進程中成就顯著

1.1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加快

1.1.1基地建設成效明顯西部大開發以來,貴州省結合林業重點工程實施,著眼于農民長遠生計的大局,生態經濟結合,加快產業基地建設。全省已建成以杉木、馬尾松為主的用材林基地116萬hm2,每年為社會提供原木約150萬m3。其中以紙漿原料林、人造板原料林及其他工業原料林為主的速豐林基地32.7萬hm2。全省現有經濟林面積100萬hm2。其中以核桃為主的干果類約35萬hm2,產量3.9萬t,產值12億元;茶園17.93萬hm2,總產值20.8億元;油桐15.7萬hm2,年產桐籽7.80萬t,居全國第一位;杜仲3.1萬hm2,年產杜仲鮮皮1.17萬t,居全國第一位;油茶8.0萬hm2,年產茶籽1.40萬t,總產值2億元以上。全省竹林面積11萬hm2,竹業產值超過12億元。經濟林和竹林正在成為地方經濟的重要產業。

1.1.2木材加工業快速發展木竹加工業在加快發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方面需求,成為地方經濟發展和帶動農民增收的新亮點。以37個省級林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為帶動,重點推進了木竹漿紙一體化、人造板和家具制造等木竹精深加工,木竹產品和經濟林產品的加工快速發展,加工制造業不斷升級,工業增加值逐年攀高。傳統的木竹產業“產原料、賣原料”的格局得到明顯轉變,全省范圍內的木竹等木質資源就地加工轉化率逐年提高,加工制造的產業鏈條不斷延長。

1.1.3新興產業經濟漸成規模在傳統產業穩定發展的同時,一批林業新興產業開始快速成長。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自然景觀資源為依托的森林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發展迅速,建成森林公園74個,接待游客7000多萬人次,實現直接旅游收入29億元。花卉產業發展迅速,基地面積達1萬hm2,年生產鮮切花、盆花約3億多支(盆),實現銷售收入6.5億元,并帶動農戶近萬戶。

1.2生態文明意識明顯提高黨的十七大以來,建設生態文明,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成為貴州省各級黨委、政府的執政理念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對生態敏感區、生態重要區實行盡可能避讓的生態優先策略。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扎實開展,黔靈山公園榮獲首批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稱號,龍架山、玉舍、紫林山森林公園榮獲生態文化示范基地稱號。城市綠化水平得到提高,貴陽、遵義等城市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先進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提高,貴陽市開展了南明河綜合治理,先后建成花溪十里河灘、小車河城市濕地公園,銅仁、六盤水等市開展了錦江、水城河綜合治理;5年來,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從4.25m2提高到5.5m2;濕地保護水平得到提高,六盤水明湖濕地公園獲國家林業局正式授牌,石阡鴛鴦湖、威寧鎖黃倉、余慶飛龍湖等18處列入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成功舉辦了四屆生態文明貴陽會議,了貴州森林生態效益監測與評價成果,通過《貴州日報》、《中國綠色時報》、《貴州林業》等報刊雜志及廣播、電視、網站等媒體,采取專欄、專題、專刊等多種形式,開展廣泛深入的宣傳。通過系列活動,強化了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使生態文明意識廣泛傳播,有力地推動了生態文明實踐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森林生態系統屏障功能不強一是森林分布呈現破碎化,小型板塊多,生態系統功能存在短板,影響功能的發揮。二是在森林面積中,灌木林1406萬畝,灌木林占森林面積的12.5%,比例較大,森林整體生態效能較低;在喬木林中,針葉純林占68.82%,森林組成樹種單一,中幼林較多,單位蓄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8%,絕大部分森林的木材生產能力弱,生態功能較差;全省生態功能三級和四級的林分占80%以上,這些林分林下植被稀疏,郁閉度低,森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增加碳匯、抵御自然災害的生態功能不強。三是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嚴重,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全省25度以上坡耕地1054萬畝,石漠化土地面積4535.7萬畝;水土流失面積8290.35萬畝。

2.2林產品生產能力不強2012年,貴州省林業產值400億元,增幅17.6%,無論是總產值還是增長幅度,在全國都處于靠后位置;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大部分林產品均為初級產品,產業鏈短,每畝森林創造直接經濟價值347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1%。2012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753元,其中林業僅占6%,林業在在帶動農民脫貧致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中的重要地位未能充分體現。2.3投入不足,機制不活是制約林業發展的主要矛盾貴州省林業建設長期依賴于中央投入,省級投入嚴重不足,市縣配套多數不能落實。“十一五”期間,中央累計投入我省林業建設資金107億元,而同期省級財政投入僅5億多元。2011年,省級財政投入林業建設資金1.93億元,遠低于相鄰省區投入水平。由于長期投入不足,營造林投資標準低,建設質量和成效普遍不高,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林區水、電、路、房欠賬過多,難以滿足新形勢下林業加速發展的要求。體制不順、機制不活依然是制約各種要素向林業聚集的深層次原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現代林業產權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財政投入政策、林權抵押貸款、政策性森林保險、林權流轉等林改配套制度等還需要繼續推進和完善。

3林業推進我省生態文明的目標和舉措

3.1構建起維護國土空間生態安全的生態體系到2020年,全省林地保有量1.5億畝,森林覆蓋率50%以上,森林蓄積4.7億m3,國家公益林保有量344萬hm2,25度以上坡耕地和輕度石漠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中度以上石漠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等級,從根本上遏制住石漠化擴展勢頭,“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功能更趨完備。

3.1.1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一是根據林地落界成果,劃定林地紅線,嚴格限制林地轉變其他用地,保障林業生態建設的基本空間。二是加強對公益林的保護和管理,提高生態產品生產力。三是優化林地用途,在林地質量分等定級基礎上,基于林地質量等級,確定適宜的森林經營目標和經營利用程度,做到適地適樹,優地優用,充分發揮林地生產潛力。四是在濕地資源調查的基礎上,劃定濕地紅線,加強對濕地資源的保護,從根本上遏制濕地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

3.1.2積極實施重大生態修復一是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通過繼續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加強439.76萬hm2森林管護,實施公益林建設25.47萬hm2,實現森林資源從恢復性增長進一步向質量提高轉變;二是在積極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實施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到2020年,力爭將剩余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實施退耕還林;三是在石漠化或潛在石漠化嚴重地區,利用自然修復力輔以人工措施,實施林草植被恢復56.13萬hm2,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脆弱狀況,提高生態承載力,促進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四是實施長江、珠江防護林體系建設三期工程46萬hm2,增加工程區森林資源面積,進一步完善我省長江、珠江流域防護林建設體系,不斷改善生態環境,為流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維護流域生態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3.2著力提高林產品生產能力到2020年,全省林業生產總值大于1500億元,各類產業基地形成規模,林業產業對農民增收貢獻能力增強。

3.2.1加強森林撫育經營,提高森林質量結合重點林業生態工程,科學實施森林撫育和低產林改造,切實優化森林結構,不斷提高林地生產力。一是以強化集體林經營管理為重點,實施森林撫育和低質低效林改造,大幅度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森林蓄積量;二是通過封山育林等近自然經營措施,將有培養前途的灌木林地培育為有林地;三是加強造林質量管理,確保造林成效。對石漠化嚴重等生態脆弱地區的林地,以培育混交、異齡復層林為主,豐富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穩定性;對江河發源地、山體坡度較大等生態敏感地區的林地,以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對黔東南、黔西南紅水河谷等水熱資源豐富地區的林地,以集約經營、基地化管理為主,重點發展優良、珍貴、高價值樹種培育基地,形成速生、豐產、優質、高效的森林資源,緩解木材及林產品供應的結構性矛盾。到2020年,完成森林撫育經營244萬hm2,喬木林地生產率從60.3m3/hm2增加到72m3/hm2。

3.2.2積極推進各類產業基地建設針對貴州省木材資源短缺,特色名優產品少,森林單位產值僅及全國平均數三分之一的現狀,必須加快基地培育,帶動加工發展,形成產業集群,聚合產業效益。著力推進黔東南木材戰略儲備基地,黔東南、銅仁油茶產業基地,畢節核桃產業基地、黔北竹產業基地、紅水河谷速生豐產林基地、黔東北茶產業基地建設,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林業產業發展格局。到2020年,全省各類產業基地達到275萬hm2。

3.2.3積極開發林下經濟立足不同區域特色,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完善林下經濟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發展,到2020年,全省林下經濟利用森林面積220萬hm2,產值427.0億元。積極推進完善黔西、黔西北林下種植和森林景觀利用,黔中森林景觀利用和林下種植,黔東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下產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觀利用,黔北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景觀利用,黔南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森林景觀利用的產業格局。加大財政及金融對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林下經濟融資平臺,創新林下經濟投資、融資機制。按照扶優扶強的原則,加快培育各級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構筑產業化龍頭企業梯隊。支持和鼓勵企業開發本土特色產品,發展特色產業、精品產業,積極開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打響特色品牌。

3.3著力構建生態文化體系生態文化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觀念深入人心,支持生態建設的政策體系和維護生態安全的制度體系趨于健全和完善。結合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推進生態文明理念的廣泛傳播,生態文明成為社會的自覺行為。多渠道吸引社會投資,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在有代表性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建設和完善一批規模適當、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博物館、標本館、文化館、科技館,使生態文化基礎設施在樹立生態道德,繁榮生態文化、傳播生態文明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3.4城鄉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2020年,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7.5m2,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通道景觀怡人。積極推進高速公路、快速鐵路等交通走廊的綠色通道建設,加快9個市(州)駐地和重點旅游縣城環城林帶建設,實施新農村綠化美化工程,為提升我省旅游形象、保障城市生態環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奠定堅實基礎,規劃實施城鄉綠化、道路綠化、河渠湖庫綠化共22萬hm2。

作者:顧永順單位: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1080p| 吃奶摸下的激烈免费视频播放 | 91免费视频网| 高清伦理电影在线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口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欧美xxxx18动漫| 蝌蚪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久久久久综合国产| heisiav1|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一区国严二区亚洲三区| 91探花视频在线观看| 好吊色永久免费视频大全| 91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色www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人与动人物xxxx|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教师mm的s肉全文阅读| 女人与大拘交在线播放| 日韩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国产色在线com| 又大又硬又爽又深免费看 | 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 亚洲一区第一页|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91|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