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動物科學專業飼料學教學改革途徑范文

動物科學專業飼料學教學改革途徑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動物科學專業飼料學教學改革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動物科學專業飼料學教學改革途徑

《家畜生態學報》2017年第5期

[摘要]本文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實驗教學;課程考核

方面介紹了飼料學教學改革的具體內容與措施,通過教學改革明顯提高了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飼料學;改革與創新;教學;動物科學《飼料學》是動物科學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課,主要學習飼料學的基本概念、飼料分類、飼料原料的營養特性、飼料添加劑、飼料配方、飼料加工、飼料營養價值評定等方面的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能[1]。傳統的教學偏重理論,面廣量大,學生較難掌握。為實現“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2],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飼料學教研室對理論與實踐教學過程進行了大膽改革,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

1優化教學內容

傳統的飼料學課程主要講述飼料分類、飼料營養價值和特性、飼料資源開發與利用、飼料添加劑、飼料配方的制作以及飼料加工等知識,這些內容是飼料學的基礎,但隨著相關學科的發展,尤其是生物技術在飼料業的廣泛應用,飼料學的教學內容發生了明顯變化。因此,結合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飼料學教研組調整了飼料學的知識結構,優化后的教學內容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飼料學的發展概況,突出科學技術的發展對飼料學的促進作用;(2)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與特性,突出生物技術在非常規飼料資源開發與利用中的作用;(3)飼料添加劑,強化新型綠色、功能性飼料添加劑的研發與利用;(4)飼料配方的制作,強化特殊生理狀態(如熱應激、冷應激、運輸應激等)下動物的日糧配方特點;(5)飼料營養價值評定,強化瘺管技術、血插管技術、同位素示蹤技術、基因組學技術、蛋白組學技術、代謝組學技術等在飼料營養價值評定中的應用;(6)飼料安全與產品品質控制,突出霉菌毒素、抗生素、重金屬的危害與控制[3]。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將學科的基礎知識與最新研究進展相結合,并介紹相關研究領域的杰出科學家。這一優化方案不僅保證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與先進性,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與創新思維[4]。我們也嘗試著將本學科的知識與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從多視角看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到影響飼料吸收率的因素時,我們特別強調了腸道菌群的作用,盡管傳統上這一部分屬于畜牧微生物學課程的內容。又如,在學習飼料加工時,我們講述了機械加工、倉儲和經濟學等相關領域的知識,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在進行飼料加工時,要同時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2豐富教學方式

除采用常規的教學方式外,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飼料學教研組還采用課程組授課和小組討論授課方式。教師在授課中分擔不同的教學任務,其中一位教師總體負責課程的組織與安排,同時根據教研組老師的知識結構特長,選擇性地主講所擅長的教學內容。此外,安排課程討論,一般為3~4次。討論題目通過在線教務系統提前安排,以確保有充足的準備時間。學生自由組合,一般為5~7人一組。組員先查閱、消化資料,然后再進行討論。課堂上,每一小組挑選出代表發言,其他組員進行補充。教師對各小組的發言進行點評,同學之間則開展廣泛討論[5]。這種方式改變了過去老師授課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還采用項目化的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通常是老師提出研究問題,學生對此進行深入調研,并制定研究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最后開展試驗。在此過程中,教師會對學生的方案進行審查并給予指導意見。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設計的研究內容,而不是讓研究計劃僅僅停留在“紙面上”。項目教學法的優點在于學生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制定出簡單可行的實驗方案,而不會“好高騖遠”和“紙上談兵”地設計出不切實際的研究方案。

例如,我們安排了“豬對無機磷的吸收率”這一項教學研究內容。經過深入的討論后,有同學認為應該采用常規研究方法,即分別測定飼料和糞便中磷的含量,然后計算出豬腸道對磷的吸收率。但也有同學對該方法提出異議,認為小腸上皮細胞對磷的吸收受飼料來源與種類的影響,并且由于存在個體差異,要測得相對準確的磷的吸收率需要較大的實驗樣本,這無疑增加了工作量。有同學認為可以利用細胞培養技術,即通過測定一段時間內細胞中磷的增加量以及培養基中磷的減少量來計算腸上皮細胞對磷的吸收率。在細胞水平上研究磷的吸收率固然降低了工作量,但是培養基中磷的變化量是非常微小的,現有的常規方法無法對此變化進行準確測定。此外,細胞模型試驗不僅無法反映出動物機體的生理狀態,同時還存在許多弊端。最后大家決定采用尤斯灌流法,即通過體外分離腸黏膜組織并測定組織培養液中磷的減少量來測定腸上皮細胞對磷的吸收率。通過項目教學法,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此外,我們充分利用了在線教務系統,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和學生與學生的交流。通過在線教務系統,教師除布置和評閱作業外,還可以設置提交作業的截止時間,這能有效改變學生拖拉作業的現象。作業的批閱結果和成績都會立即在網上顯示,便于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水平,也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學生的差距。此外,老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可通過教務系統隨時進行交流。

3創新實踐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

3.1制訂明確的實驗課程培養目標

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將飼料學實驗能力的培養分為兩個方面:(1)飼料學基本實驗技能:包括飼料樣品的采集、制備與物理性狀檢測、營養成分分析、青貯飼料的制作、飼料配方的制作等。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培訓,學生可以掌握飼料學基本的實踐技能。(2)飼料學實驗創新實驗技能:創新型實驗教學是高等教育關注的重要課題,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在注重基本實驗技能培訓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獨立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總結及討論的能力[6]。創新實驗技能培訓的基本路線如下:學生自己或在老師建議下確定題目,然后進行文獻查閱、制定研究方案、準備實驗材料、開展實驗、分析與整理數據,最后得出結論與總結。這一創新能力培養方式能夠極大程度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明顯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

3.2教學平臺與研究平臺融合

受儀器設備的限制,飼料學教學實驗通常只能開展飼料中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灰分等常規營養成分的分析,學生畢業后由于不能應用一些先進的儀器分析設備而受到研究機構與飼料企業的質疑[3]。針對傳統實驗教學的弊端,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進行了一項大膽創新,即將教學平臺與研究平臺相融合。西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所建的生物飼料與分子營養實驗室擁有大量先進的儀器設備和檢測方法。教學平臺與研究平臺融合不僅能讓本科生學習、掌握先進儀器設備的使用,同時能從研究生身上學習到大量的研究技術。通過四年的實踐,本科生在畢業之前已熟練掌握飼料成分分析技術、瘺管技術、尼龍袋降解技術、體外發酵技術等飼料學科的傳統實驗技術,同時初步掌握了細胞生物學技術和分子生物學技術。這一舉措將教學實踐與綜合性研究技能有機結合起來,為實驗教學改革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研究水平。

3.3建立本科生導師制

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老師在新生入學時都會同大一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介紹本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以及研究方向,吸引學生進入實驗室學習。進入實驗室后,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基本實驗技能,這一過程大約需要1年的時間。在掌握基本實驗技能后,導師們會根據學生的興趣確定其研究方向,并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選題、立項、開展科研。在整個過程中,導師僅限于指導,具體操作則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本教研室老師也指導本科生申報國家、地方、學校、企業的創新基金。此外,鼓勵本科生閱讀英文文獻、撰寫英文文章。通過長期的磨練,部分本科生達到甚至超過研究生水平。例如,2011級動物科學的幾位本科生從大一開始進入飼料學創新實驗室學習,通過1年的學習既已掌握了飼料成分的分析技術以及常規的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此外,對科學研究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在具備以上基本科學素養后,這幾位同學在大二期間成功申請到大學生國家創新基金(L-谷氨酸對山羊小腸氨基酸吸收轉運的調控作用及機理)。在開展該研究后發現,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劃分是相對的,在山羊小腸吸收轉運層面,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如谷氨酸起到重要調控作用。在飼料學創新實驗室學習的同學還獲得了其他科研項目的資助,例如雅琪創新基金、西南大學本科生科技創新基金等。在取得科研結果后,本科生也積極撰寫科技論文,到目前為止,已經有8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動物營養學報》等期刊上發表研究性論文。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實行的本科生導師制全面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技能以及研究水平。

4完善成績評價體系

傳統的飼料學成績評價體系一般包括期中、期末理論考試成績、考勤、課堂表現、課程作業、實踐五個方面,很顯然這一評價體系是不充分的。多樣化的課程成績評價才能綜合、客觀、公平地反映教學和學習效果。與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實踐相一致,西南大學飼料學教研組對課程成績評價體系進行了補充完善,現在的課程成績評價項目包括隨堂測試與測驗、期中和期末考試、課程作業、論文、課堂討論、實驗操作與報告等。突出隨堂測試與測驗,這一部分成績占到飼料學總成績的50%;淡化期中和期末的理論考試成績,這一部分成績僅占總成績的30%;其他部分占20%。課程成績通過在線教務系統能及時反饋給學生,使學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自己的學習狀況。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全面反映學生對知識、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論文寫作及口頭表達的能力。

此外,我們鼓勵學生撰寫科研論文、申請專利或提出針對飼料業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將學生取得的成果納入成績考核中。目前,許多學生仍以獲取高分為學習目標,殊不知當代大學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學生要發表文章,首先得查閱大量的文獻,以儲備相關知識,此外,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術上也需要有所創新。在文章審稿過程中,評審專家會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或者指出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得到與知名專家交流的機會,從而提升對科學問題的認識能力。在學習與實踐過程中,有些學生通過觀察與思考,發明了一些很實用的裝置,最后獲得發明專利。還有些同學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了飼料企業或養殖企業某些生產環節存在的一些問題,或改進了某些生產環節,為企業創造出額外的利潤。我們這一成績評估體系的改革鼓勵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的知識廣泛應用于科研與生產實踐中。

5小結

通過本教研室的不斷探索與努力,創新了飼料學的理論與實踐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實踐能力。但是,要想取得更為顯著的教學成果,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曾有權,蘭云賢,蘇軍,等.改革《飼料學》教學培養創新型人才[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2):69-71.

[2]丁雪梅,張克英,吳彩梅,等.《飼料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7-8):33-34.

[3]楊彩梅,汪以真,詹勇,等.飼料學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飼料博覽,2011(11):51-53.

[4]鄭曙明,何利君,吳青,等.建立開放型實驗室培養學生能力的研究[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3(1):137-138.

[5]王平.淺談美國大學“大班”教學的啟示--美國UIUC營養與飼料學課程教學觀摩有感[J].家畜生態學報,2013,24(1):90-93.

[6]李敏蔣,高鵬,郭愛玲,等.大學生創新性實驗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20):343-344.

作者:孫志洪;許慶慶;李貌;張翥 單位:西南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扫出来是很污的二维码2021| 亚洲精品视频专区| 色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小宝贝浪货摸给我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青青日本|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中文字幕mv| 亚洲欧美自拍另类图片色| 米兰厉云封免费阅读完结| 国产v在线播放|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91香蕉视频污| 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观看| 丝袜交kingfootjob| 日本亚洲天堂网|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日韩av| 欧美大肚乱孕交hd|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男人边吃奶边做视频免费网站| 啦啦啦手机在线中文观看 | 亚洲色婷婷综合久久| 精品在线小视频|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调教她的尿孔h导尿|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www.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无需播放器| 99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一级一级人与动毛片| 打开腿吃你的下面的水视频| 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 久久精品男人影院|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