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應急監測的必要性及其技術保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根據當前環保面臨的形勢要求,闡述了建立環境應急監測機構的必要性及其作用。環境應急監測是環境安全體系中的重要組織部分,需要足夠的人力資源、監測儀器、防護裝備、交通和通訊工具等硬件技術保障,同時需要加強應急預案、技術方法、指揮網絡等軟件建設。
關鍵詞:
環境;應急監測;技術保障;對策
1前言
在當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都將面臨突發公共事件所帶來的嚴峻考驗。近年來,我國境內接連發生了多起重大以上級別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當地人民生活、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加強環境突發性事故的應急監測,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已成為我國環境保護一項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環境應急監測是指在環境應急狀態下,對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范圍,以及生態的破壞程度、范圍等進行監測。目的是為了發現和查明環境污染狀況,掌握污染的范圍和程度,包括重大污染事故監測、突發性污染事故監測、對環境造成自然災害等事件的監測,以及在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時所采取的監測等。
2建立環境應急監測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2.1建立環境應急監測的必要性
2005年11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雙苯廠硝基苯精餾塔發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6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6908萬元,并引發松花江水污染,是一起特大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和特別重大水污染責任事件。該事件對流域內沿岸吉林、黑龍江兩省民眾的生產、生活和中俄兩國關系帶來了很大影響,對環保系統也造成了巨大震動。自松花江污染事件后,環境保護和國家環境安全問題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環境污染事件正式作為突發公共事件得以重視,環境應急監測由此引起人們關注。2003年12月23日,中國石油重慶開縣羅家16H井井噴失控,高濃度硫化氫泄漏,造成243人死亡,數千人中毒,10萬群眾連夜緊急撤離。以上事例說明,石油化工、石油及天然氣開采等是高危行業,存在原料泄漏、井噴溢流、燃燒爆炸、火災等安全隱患,一旦出現事故都有可能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各行各業生產建設都要要考慮環境安全問題,有能力的企業有必要建立并保持一支環境應急監測隊伍。
2.2環境應急監測的作用
環境應急監測是環境應急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處置中的首要環節,是對污染事故及時、正確地進行應急處理、減輕事故危害和制定恢復措施的根本依據。其作用主要有:(1)負責生產施工作業過程中發生污染事件時的污染源監測和生態環境監測,預測并報告環境污染事件的發展情況和污染物的變化情況,作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決策的依據。(2)負責事故污染現場的快速定性監測,及時判明污染物與污染類型,以及相關環境要素的快速定量監測,確定污染范圍、污染變化趨勢、受影響的范圍、危害程度做出準確的認定,為現場應急救援和疏散工作的應急處理與環境保護提供技術保障。(3)負責對污染物擴散和短期內不能消除、降解的污染物進行跟蹤監測,對環境污染的預防、環境恢復、生態修復提出建議措施等。(4)避免事故后果被人為夸大,以致造成經濟損失,造成緊張氣氛,甚至影響社會穩定。通過環境應急監測,就可以及時信息,以正視聽。因此,環境應急監測也是一項嚴肅的、特殊的、重要的政治任務[1]。
3環境應急監測的技術保障
開展環境應急監測需要足夠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作為保障,熟練的操作技術人員和準確快速的監測儀器設備必不可少,既要考慮交通、通訊、實驗室條件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又要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培訓和演練。
3.1建立高素質的應急監測隊伍
首先,要選擇建立一支穩定的從事環境監測的職工隊伍。監測人員要有克服天氣、交通、現場地形復雜等不利因素的能力,要保持職工隊伍穩定,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提高福利待遇,不斷改善工作和生活條件;其次,要不斷開展監測技術人員的培訓工作。環境監測技術和監測儀器在不斷發展和改進提高過程中,不斷采用國內外先進儀器設備,學習新標準,采用新方法,開展監測項目,不斷拓展監測領域,同時,要加強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第三,要保持監測隊伍的年輕化、知識化。環境監測人員接受應急監測任務時需要反應迅速,攜帶監測儀器和個人防護裝備齊全,需要較好的體力和日常訓練基本功,因此,監測隊伍中年輕職工要占絕大多數,并有部分高素質的環保專業本科以上畢業生在內。
3.2購置較為全面的應急監測設備
環境應急監測需要配置固定的交通工具、監測儀器、通訊設備、個人防護裝備等。(1)環境應急監測車。車上配備常規水質、大氣應急監測設備,以及GPS車輛衛星定位系統、氣象多參數儀、應急電源系統、對講機等設備。再根據報告的不同污染類型選擇攜帶相應的監測儀器。(2)水污染應急監測需配備的儀器:便攜式多功能水質檢測儀、便攜式離子計、酸度計、便攜式分光光度計、流速儀、溶解氧測定儀、化學耗氧量快速測定儀等儀器。(3)大氣污染應急監測需配備的儀器:便攜式氣相色譜儀、氣體快速檢測管、便攜式揮發性有機物檢測儀、有機毒物測定儀、甲醛分析儀、硫化氫檢測儀、煙氣分析儀、粉塵測試儀等儀器。(4)實驗室應準備的儀器:按常規監測實驗室的項目和要求進行規劃布置和儀器配備。
3.3制定完善的環境應急監測預案
3.3.1應急監測預案的編制應自行建立或與當地政府部門聯合制定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預案》,組織對預案的評審和論證,不斷修訂完善應急監測預案;加強應急協作部門的聯動聯合和環境應急監測的技術存貯和物質準備[2]。應急預案的流程及主要內容應包括:(1)污染事件的分類、分級;(2)建立應急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3)應急報告:明確報告程序、報告內容;(4)預測與預警:事件發展預測、處置預警,以及預警解除;(5)應急準備:根據職責范圍進行物資準備;(6)應急處置:應急上報、處置程序和應急行動;(7)應急終止:應急處置后,滿足終止條件時應急終止。
3.3.2應急監測安全要求
野外應急監測要按照各項目監測技術、儀器操作規程進行。應急監測車安裝有正壓防爆系統,配有風向風速儀等應急監測儀器和設備;監測人員每人配備有毒有害氣體報警儀、空氣呼吸器、安全帽等個人防護用品;監測人員隨身攜帶報話機保持通信聯系;根據監測時段和環境狀況,還需隨身攜帶電筒、照明燈、救生衣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進行布點監測,及時向現場指揮部報送應急監測數據和評價報告,確保監測數據保密。
參考文獻:
[1]宋笑飛.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監測的問題分析及對策初探[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7.
[2]劉勝.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救援與事故調查處理實務全書[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6.
作者:張璇 單位:天津城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