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推進遼西地區荒山造林技術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遼西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為了有效地提升當地生態環境,就要加強荒山造林工程的大力發展。對于荒山造林還要根據不同地區實際的環境條件進行正確的造林技術和造林理論。還要科學的選擇適宜當地的合適樹種,通過科學規劃,合理使用造林技術并對后期的荒山造林提出相應的對策研究,從而達到造林樹種的成活率和荒山改造的成效。
關鍵詞:荒山造林;樹種;原則;技術施;生態
為提升我國人民生活環境和改善生活質量,我國相關部門對環境的重視程度逐漸提升,對林業發展提出要求,加強荒山的改造,力爭經濟和環境的協同發展。
1研究區情況
錦州市位于遼寧西部地區。地形結構復雜,地勢多以西北部偏高,東南部最低。氣候屬于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多風,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雨較集中在每年的7、8月,年平均降雨量在550mm左右。土壤多以草甸土和鹽堿土為主。轄區內物種較為豐富,其中油松、椴樹、櫟樹、樺樹等優良樹種在轄區內廣有分布。全市共有林業用地面積281537.7hm2,占土地總面積的29%左右;其中非林業用地面為707516.7hm2,占土地總地面積的71.22%。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面積為150302.2hm2,疏林地面積為4472.2hm2,灌木林地面積為42776.3hm2,未成林地面積為15115.35hm2,苗圃地面積335.9m2,無林地面積68548.25lhm2。
2荒山造林樹種的選擇
遼西地區氣候干旱,該區域常年處于缺水的狀態,有“十年九旱”的說法。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堅持減少水土流失和蓄積降水的原則來選擇造林樹種。同時造林的目的還要兼顧防風抗沙的作用,這就必須要根據地區實際來科學的利用自然條件進行荒山造林,并積極創新和引進新技術和方法來提高造林的效果。
2.1油松油松是北方最常見的一種常綠喬木,其樹體最高可達30m左右。油松的特性是一種喜光樹種,根部較為發達,具有耐干旱耐貧瘠耐旱的特點,并且抗風效果較好。由于其自身適應性強的特點,除北方外,我國西北部和中原地區也都有分布。2.2柏樹柏樹作為一種常綠喬木,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柏樹在城市綠化的上應用較廣,近年來也常常別用于荒山造林的樹種。柏樹的特性為喜陰植物,雖然具有較好的抗寒性,但是在防風的作用較弱。也具有耐干旱耐貧瘠的特性,在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長較好。
2.3刺槐刺槐作為一種落葉喬木,在北方城市綠化應用較廣。刺槐樹體較高,高度可達10~15m左右。對水分的要求不高,具有抗旱能力,但是對栽培的土壤有一定要求,在沙土、粘壤土和酸性土上都可正常生長。是喜光樹種,樹枝的萌芽力和根部的根蘗性較強。
3荒山造林技術的應用
3.1保水劑技術遼西地區的降雨少并且分布不均勻,這就給荒山造林工作造成的困難。在苗木栽植后,如何保持苗木中水分才是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和造林成效的關鍵。所以在本地區的造林開展過程中,要找到保持苗木水分的方法。幾年來保水劑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逐漸增多,當苗木運用保水劑后,可以增加對土層下方水分的吸收作用并能長時間進行保存,可提高苗木對水分的需求。對于保水劑的用法可以采用與土混合攪拌使用,也可采用在栽培前在坑內噴灑。
3.2生根粉技術生根粉是一種生物制劑,它可以降低樹苗水分的減少,也能提高苗根對水分的吸收的效果,還能提高保水能力,也被稱為抗旱造林粉。其最長用的方法是將藥劑噴灑在水中進行攪拌,然后將準備造林的苗木的根部在藥劑中浸泡一定的時間,取出后就可直接進行栽植。目前在遼西地區中,該技術在側柏和刺槐的苗木應用較多,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該技術的特點是成本低,操作簡單,效果好,對苗木栽植后的成活率的提高效果顯著,應在干旱地區大力推廣。
3.3營養杯技術所謂的營養杯技術獎苗木栽植在塑料缽中,在栽植過程中要求不破壞營養杯的土坨,不讓苗木的根部外漏,直接放在坑內填土和灌水。該技術優點是不破壞苗木原生長環境,讓其對新環境延長適應時間,提高成活率。
4荒山造林效果提升對策
4.1優化造林環境荒山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不穩定,對于荒山的改造可以根據其立地條件進行一定的改造,可以加快荒山改造的效果,提高生態價值。通過改造主要目的是改變土壤中的水肥等化學性質及土壤物理性質。主要措施有:清理林地,根據立地條件和造林樹種的不同,可將該區域劃分為不同的區域,清理雜草和灌木,便于新苗木的生長。也可將清理的雜草鋪放在一邊,來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質量;栽植坑處理,在栽植前將坑挖好,讓土自然風化,挑出雜質。對于地利不好的區域,可改變土層結構,添加適量的營養土,提高土壤的水肥效果,改善環境,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4.2改善造林技術要提高荒山造林苗木的效果,選擇合適造林技術十分必要。在栽植前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在頭一年就需要對林地進行整地,次年采可以進行其他的相應措施。造林時間的選擇上也要根據當地氣候的變化而相應進行,最好在土壤墑情不錯的情況下進行栽植;種植技巧提高,為了保持幼苗根部和水肥不被破壞,要做到隨起隨種,來保證幼苗的健康。在移栽幼苗時要注意密度,種植密度能直接影響幼苗養分的吸收來影響成活率。基于以上2個因素,還要根據造林前林地立地條件而進行實際的操作,做到科學栽植。
4.3加強水肥管理為了提高荒山造林的質量及成效,水肥措施必須加強。在荒山造林開始必須做好充分的樹苗灌溉,之后還要及時施肥確保養分供給。對于水肥的供給情況,要根據栽培苗木的特點而定,選擇合適的土壤或者熟土拌肥作為底肥施入。然后幼苗就進入了幼齡期生長階段,也要加強水量供給和追肥,其中水分必要澆透,而追肥的肥料可以選擇復合肥。在來年待幼樹生長穩定后,還要繼續加強管理,在全年季節要保持水分供應,同時根據幼樹的生長情況適宜的添加NPK等肥料,進而進一步的保證樹木茁壯生長,達到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提高的成效。
4.4適宜苗木撫育撫育工作無論對于成樹還是幼樹的生長都是十分必要的工作,是造林成效的管理的關鍵措施。荒山造林生長要分為幾個不同的階段過程,特別是在初期的枝干和葉片的生長階段。為了讓苗木適應本地生長環境,所以要加強水肥措施,來提高苗木對新環境的適應性。對于撫育的運動必須要有科學的規劃,不能盲目進行,要根據荒山的綜合條件和樹種的生長狀況進行相應撫育措施。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輕度、中度撫育,如修型修枝等方式,確保幼樹具有良好的生長條件,達到最終荒山變成山林,保持造林工程的穩定發展。
4.5加強后期管理與維護在荒山造林各個過程完成后,就要通過林業技術人員來加強后期的管護,根據不同地點進行相應的管理技術,同時定期對新造林進行巡視并和維護。在管護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對新苗的踐踏,同時做好林區防火工作,及時清理病死苗木,及時補種和病蟲害的防治,清除雜草,提高樹苗成活率,提高造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加強.淺談荒山造林樹種的選擇與造林技術措施[J].農業與技術,2015(15):71-72.
[2]胡迪.淺談荒山造林樹種的選擇與造林技術措施[J].黑龍江科學,2016(4):38-39.
[3]劉迎彩,邵偉,胡明月.荒山混交造林樹種選擇與抗旱保水技術[J].現代園藝,2016(19):78-80.
[4]劉靖幫.荒山造林樹種的選擇與造林技術措施[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3):195-196.
[5]周明霞.荒山造林主要技術及新方法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8(9):189-190.
[6]孫濤,田媛.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分析[J].南方農業,2015(27):115.
[7]原小江.淺析提高太行荒山造林成活率解決意見[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4(11):22-23.
[8]李福全.淺談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措施[J].甘肅農業,2004(8):71-72.
作者:王麗 單位:遼寧省凌海市右衛鎮農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