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職業導向型人才培養
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推行工作過程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培養具有綜合職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1].使學生在職業性教學中體會學習、學會學習、以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二、課程體系改革
通過調查對企業行業人才需求及崗位用人標準的分析,從而對課程進行設置。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為目的,以企業項目為載體,生產過程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實單項實訓、專項實訓以及綜合實訓項目的培養,通過完成每一個項目,使學生初步具備解決生產中遇到問題的職業能力,構建“基于工作過程”[3]的課程體系.
(一)在教學方法上通過“以學生為主體,能力為中心”從單項到專項,從部分到整體的綜合性實訓,將企業項目貫穿于教學過程中,逐一完成企業的工作及生產過程,培養學生全流程職業技能。這種教法不僅強化了學生的實訓作用還實現了校企合作的雙重目標。其次,通過技能大賽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成為培養目標。
(二)在教學內容上,圍繞社會需求以及企業崗位標準,把職業標準和能力要求轉化成教學內容,使學生具有能夠迅速上崗的能力以及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創造能力。因此,對環境專業的知識結構具有必要的工程基礎知識。
三、課程評價改革
高職教育應以實際角度出發,從陳舊的筆試考核方法逐步推行多種方式并存的教學方法。傳統的考核方式只看重考試的結果而忽略了其過程,隨著社會的變化與發展企業更加注重的是學生的操作技能而不是卷紙上的成績。開展多元化的考核如理論考核、實踐考核、技能大賽、實訓周活動等。評定結果可由專業教師、企業專家綜合評定。逐步實現多元化參與的考核方式,注重過程的重要性,學生本人通過參與其過程逐步提升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
四、學生能力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觀念也發生了改變。用人單位更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著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創新精神[4],使學生能夠具有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熟練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在學習工作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加強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以工作項目為載體,生產過程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學生的綜合培養是當前首要問題。
五、師資培養
優化教師結構,加強雙師培養培養。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的實踐能力和經驗是關鍵。鼓勵教師進入企業,增強實踐教學經驗。注重增加教師企業工作經歷的比例,合理配置,不斷完善師資結構。也可以聘請企業專家兼職授課,以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同時,既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又有利于加強校企合作關系,為項目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作者:楊嬌 單位:遼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