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校園環境規劃中夜景照明系統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大學校園的夜景照明系統為研究對象,以規劃設計及環境藝術設計理論為基礎,結合燈光設計領域的相關理論知識,對目前大學校園夜景照明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根據校園環境本身的特點,對大學校園夜景照明系統的規劃闡釋相關的設計思路,力為校園環境詮注新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校園環境;夜景照明系統;規劃設計
1引言
大學校園是一個傳播知識、創造創新、及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一個人性化、整體化、具有創造性和藝術氛圍的夜景照明系統,可以為師生群體創造一個舒適敞亮的環境,豐富課余生活,激發其探知欲和活動欲。對于樹立校園形象,提升校園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聚集。從長遠來看,亦能加強高校間的合作與交流,潛在地促進了所在地經濟、教育、文化和諧長久的發展。
2探析校園夜景照明系統中存在的問題
2.1缺乏全局把握,未納入總體規劃
國內很多大學對校園夜景照明系統的總體規劃設計不太重視,忽視了對軟環境的設計。例如:操場以及座椅等服務設施周圍的夜間照明較暗,活動受限;建筑外圍主要采用室內光源照明,人行走周圍時會產生不安全的心理感受;校門及重點建筑等區域燈光效果不突出,夜景照明燈光缺少層次感??傊?,多數校園夜景照明系統在功能性、安全性、景觀性、特色性及整體性上都未進行深入的思考與規劃設計。
2.2色彩、照度設置不合理
在燈光顏色的選擇上,多數校園的夜景燈光色調單一或與其照明對象的功能、材質、色彩和所處環境不協調。在照度的選擇上,行業內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化規范。導致現狀的很多夜景照明隨意設置照度,違背了人性化的原則和使用的需求。其中,較為嚴重的就是道路兩旁的照明系統設計。光源功率過高,會導致局部過亮,造成眩光或光污染;光源功率選用過低或是后期維護不及時導致的照度不夠,會造成人車在夜間通行時的安全及可視性亮度達不到要求,同時也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2.3節能環保意識薄弱,資源浪費嚴重
從眾多高校的夜景設計來看,存在明顯的資源浪費現象。比如,在一些夜晚少有人踏足的場所,設置與其他區域同等照度的照明設施;在一些重點展示區域,設計非常耀眼的燈光。雖說凸顯了物體的特色,但整夜開放其實是對于周邊生活環境的污染,并且需極大的資源投入??傊谝咕罢彰飨到y的設計中,人們總體的節能環保意識薄弱,對夜景照明系統“分時分段分地”的管理還有待提高。
3探究校園夜景照明系統規劃設計中的新思路
3.1規劃先行,統籌夜景照明系統的規劃設計
一個具有整體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夜景照明系統總體規劃是實現安全實用、和諧優美校園夜間景觀的前提和基礎,是促進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學術探究,擴展社交范圍的重要手段,也是塑造校園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徑?!鞍踩枨蟆笔侨祟惖牡诙蠡拘枨螅谛@的夜景照明系統規劃中,最重要的考慮的因素就是保障師生夜間活動的“安全性”。其次,還應考慮夜景規劃的“整體性”。總體上應符合穩重大氣的原則,局部采用多元化的燈光設計方案,注重強調重要建筑的重點部分,刻意營造重要景觀的夜景氛圍。主次分明,具有層次感地展現校園夜景,拒絕千篇一律的校園夜景景觀。最后,還應注重“校園特色文化”的打造。夜景照明系統的規劃設計應做好文化定位,融入與校園歷史、現狀、未來發展前景相適應的文化氛圍,采取先進的技術手段與藝術手法塑造具有特色和生命力的精品夜景景觀,從而使校園文化和形象得到升華和再造。
3.2以人為本,形成色彩、照度的標準化規范
大學里不同的功能區對燈光的色彩及照度有著不同的需求。在夜景照明系統的規劃設計中,應深入研究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形成科學化的色調及照度標準。在重要景觀區域,應選用冷暖并重的照明,使之在視覺上具有溫暖的效果;在照度上選用80-100Lx的高強度照明,以突出重點。在校園道路、廣場等主要活動的區域,應考慮到使用者年輕活力的特征,可適當增加暖色光比例;在照度上選擇50-80Lx中等強度的照明設備。在教學樓、實驗室等工作學習的區域,應以冷色為主,以此形成寧靜的學術氛圍;在照度上選用30-50Lx具有均勻照度的照明設施。在一些草坪、湖畔、綠化景觀帶等適合于休閑漫步的區域,需營造一個適合人們放松心情、減輕壓力的燈光環境,可選用以暖色調為主,搭配其他色光的配色方案。在照度上選用8-15Lx照度較低的照明設施來營造環境。
3.3利用新技術,發展智能化照明系統
傳統的照明方式存在很大的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利用太陽能、LED、智能照明等新興技術,對校園燈光進行分時分段分地控制已成為了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太陽能技術,照明設施可在白天收集能源量,在夜晚轉化為電能輸出。在太陽能資源貧乏的區域,可利用耗電量低,光效效果好的LED照明技術。在操作系統上,可利用智能照明系統來實現精準化的燈光控制。智能照明系統可以設置不同模式的燈光效果,以此滿足不同節日和時期對燈光的不同需求,實現多元化的夜景照明效果。智能照明系統還能實現燈光的分時分段分場景控制。當人進入環境時,燈光會根據紅外線感應系統自動感應外部環境,調高到相應的亮度;當人離開后,燈光又會逐漸降低亮度到待機狀態。此外,智能系統還能根據自然光的明暗自動調節照明設施的色溫與照度,以此適應周圍環境。最重要的是智能照明系統還具有遠程監控的功能,控制者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監測校園每個角落燈光的各種參數及狀態,避免了燈光故障卻無人修繕的問題,極大的提高了燈光系統的管理水平,降低了監測者的勞動強度。
4結語
大學是朝氣蓬勃的地方,也是新思想、新理論的發源地。一個人性化、藝術性、現代化、創造性的夜景景觀能夠激發廣大學子的靈感,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學術研究及實踐活動場所。因此,正視校園夜景中存在的問題,力促該行業的規范化,并思考如何利用規劃和新興技術對其優化,成為我們每位規劃設計師迫在眉睫的任務。
參考文獻
[1]馬斯洛.人類激勵理論[M].1943.
[2]肖軼群.大學校園夜景照明研究兼論燕山大學校園夜景照明[D].2009.
[3]甘文霞.校園建筑的夜景照明設計談[J].2001.
作者:黃莞迪 謝小林 陳希 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