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地方院校鄉土地理課程設置教學范文

地方院校鄉土地理課程設置教學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院校鄉土地理課程設置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地方院校鄉土地理課程設置教學

[摘要]鄉土地理教學以其獨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促進學生深入了解家鄉、利用所學知識服務當地發展的重要方式。目前,民族地區師范類地方高校開設的鄉土地理教育課程,通過鮮明的鄉土特色,在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加強認知深度、促進發展等方面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價值。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亟待更新。利用地理信息技術手段,從時空變化的角度對鄉土地理進行講授,能促進學生對家鄉變遷的了解,讓學生樹立建設家鄉的信念;利用鄉土地理校本教材在地方高校普及鄉土地理教學,是人才培養方案的應有之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鄉土地理;高校教學;課程設置;民族

地區鄉土教學,即結合學校所在地方的實際和特點,以本鄉本土的生產狀況、物產交通等事物為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鄉情教育和愛國教育的教學[1]。區域性是鄉土地理具有的獨特優勢。鄉土是學生成長和熟悉的地方,通過鄉土地理學習,能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家鄉伴隨自己成長而發生的變化。結合學生身邊的具體地理事物來講授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建設家鄉的美好愿望,讓學生在生活中踐行科學價值觀。

一、鄉土地理教學課程設置

地方高等師范院校主要為基礎教育服務,并積極主動為中等教育服務。鄉土地理是師范類高校地理專業的必修課。地方高校鄉土地理教學,尤其是民族地區師范類高校的鄉土地理教學,在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的過程中,在增強學生了解家鄉、熱愛家鄉的思想情感方面,在讓學生樹立建設美麗家鄉信念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鄉土地理教學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教材,將優質的鄉土地理校本教材融入系統的鄉土地理教學中,能為實現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傳承民族文化及建設新農村等提供理論支撐。

(一)體現地方特色體現地方特色,增強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現有的課程設置主要從宏觀的角度講述整個中國或整個世界的地理變化,而對于地區或縣域地理特點安排較少,微觀領域的教育明顯不足。從我國東、中、西地區的17所高校統計數據看,鄉土地理開設比例小,僅有17.6%的院校開設了該課程,且普遍將鄉土地理設置為選修課程[2]。而高校教育尤其是師范類高校教育是為地方建設服務的,和地方的經濟、社會、文化結合十分緊密。結合地方的地理特征、文化特色及其演化進程開設鄉土地理教學,能體現地方特色,有助于學生深刻了解本地的地理、歷史、文化,更好地為家鄉建設服務[3]。鄉土課程的設置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讓學生樹立愛國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和信念。在鄉情教育中增強鄉土情結,是愛國教育的重要途徑。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是從愛家鄉、愛學校、愛故鄉開始的”“祖國是擴大了的家鄉,家鄉是看得見的祖國”。通過鄉土地理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深切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結合地理原理解釋家鄉地形地貌、風土人情等各方面的知識,可以增加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責任心和自豪感。

(二)符合社會需求符合社會需求,有利于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鄉土地理課程設置可以提升學生的內在素質,讓學生服務地方社會發展。目前,大多數課程和教材是以全世界、全國、全省等較大區域為對象講述相關地理知識,而民族地區師范類高校主要是為地方服務,和地方地理、歷史、文化等結合十分緊密[4],以縣域為研究對象的地理教學可以起到重要作用。鄉土地理教學能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通過分析自然條件與社會發展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逐步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并付諸實踐。有針對性地開設鄉土地理教學課程,有助于學生彌補中學階段相關知識的欠缺和高校課程較宏觀的特點,有助于讓學生深刻了解本地的鄉土地理特點、文化發展現狀和社會發展方向,更好地為地方發展服務,有利于實現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計劃。

(三)強化實踐技強化實踐技能培養,促進學以致用傳統鄉土地理教學主要講述基本的地理知識,這種方式不容易將學科知識與社會現實相聯系。現代地理教學要求鄉土地理教學走出課堂,投入到野外觀察、地理調查和參觀活動等具體的實踐中,以社會實際問題為素材,實現研究性教學的目的。學生在中學階段已學過地圖、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等相關知識,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些都有利于學生開展野外考察或實地調查等實踐活動。實地考察等實踐活動能促進學生結合具體環境去分析影響當地農業、工業或服務業發展的因素;在生態環境脆弱區或地質災害易發地區,利用所學基本知識樹立防災減災的基本理念,為建設生活家園和保護生態環境打下良好的基礎。民族地區師范高校加強鄉土地理教學,能促使學生在學習中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分析鄉土現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力,讓學生樹立發展當地社會的信心和決心,最終達到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鄉土地理課程設置原則

(一)注重實踐注重實踐、服務社會的原則地理學科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服務社會需要和為實踐服務的傳統[3]。地理實踐能力要求在地理實踐活動中提升地理知識,通過地理實地觀測、野外實地調研、社會走訪等活動收集和詮釋地理信息,并能夠對地理環境的發展進行分析與預測,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鄉土地理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野外考察的能力,增強其調查、實踐、分析的能力。充分考慮鄉土地理的重要性,可以增設本省地理、鄉土地理等課程,為學生今后服務本省和本地區的工作奠定基礎。

(二)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原則鄉土地理教學以地方文化發展為主線,結合地方區域的不同微觀區域,根據教學需要,顯示每個區域的地方特色,讓學生深刻感受當地民族文化內涵和自然變化、經濟社會變遷,以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長期以來,高校在教學中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而鄉土地理教學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氣象觀測、地形地貌特點實地調研、水文土壤觀測、工農業生產和名勝古跡等的參觀學習,這種野外考察和社會調研活動能使鄉土背景知識更好地為地理學科教學服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使理論性課程能更好地為實踐性課程提供指導[5]。教師要在教學中引入具體的區域,使理論知識落實到具體的研究區域,增加學生的認同感;同時,要積極引入案例教學法,結合學生的自身經歷,加深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既能豐富學生的理論知識,也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增長閱歷,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原則鄉土地理教學的野外實踐能夠加強學生關于文獻資料、圖件文本等的收集和分析整理能力,提高學生的野外觀察、測量和測試、野外繪圖、填圖、采集樣品、調查訪問、分析綜合、撰寫論文或調查報告的能力。可以結合教育實習,讓學生熟悉和了解鄉土地理的內容、知識結構、教學特點和方法。鄉土地理的教學能使學生具備人文地理方面的社會調查能力、小范圍內的土地利用和規劃能力,具備采集地理標本、制作地理模型教學,讀圖、用圖、繪制各種地理圖表以及撰寫地理小論文和地理調查報告的能力,做到將學科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通過研究性實地調研可以讓學生認知周圍的生活環境,樹立學生的環境理念,讓學生養成綜合分析環境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深厚的家國情懷,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更好地為基礎學科教學服務。

(四)專業化與多元化結合的原則鄉土地理教材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既要突出專業特色,又要打破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應積極引入專題知識講座、實地教學、3S技術等,實現教學手段與方法的多元化。應充分利用高校的有關教學儀器和設備、設施,如地理園、氣象哨所、地震室、繪圖室、環境監測站、地理教具、模型制作活動,培養其觀測、分析、繪制及制作等能力。

(五)專業教育與市場導向結合的原則師范類高校的課程設置專業性很強,一般是將學生的順利畢業放在首要位置。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根據實際需求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完善課程設置,從而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實用性人才,這樣才能促進地方經濟的健康發展。隨著地理課程中技術性內容的增加,學生還可以參與有關部門的生產科研工作,如國土規劃、資源調查、區域開發、環境治理等活動,這可培養師范學生的實際生產活動能力。

三、充分利用新技術教學手段,多種方式促進鄉土地理教學

采用新興技術手段教學,有助于改變課程教學模式單一的弊端。大多課程尤其是文科課程多以照本宣科的傳統教學模式為主,較少引入專題知識講座、實地教學等方法,更少結合3S技術進行教學,其教學內容還是停留在枯燥的文字上,無法滿足現代高效教學的新變化,更談不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應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手段和方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引入3S技術手段,讓學生感受鄉土地理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接受鄉土知識。

1.科研課題教學法。科研課題教學法有別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其教學思維強調以實踐應用為核心,從選擇課題、閱讀文獻、收集數據、設計方案等具體步驟由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僅僅進行組織和引導,對難點問題答疑解惑。這種教學模式的顯著特點表現為“以課題研究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4]。在教學中,關于某一具體的特色民族區域的歷史演變過程、環境特點等可以先讓學生查閱相關資料,教師再補充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教師唱“獨角戲”的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在實踐中主動學習和創新學習的能力。

2.專題知識講座。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專題知識講座的形式進行講解,結合相關研究或具體的工作進行,讓學生既能夠獲得比較純粹的民族地區地理的相關知識,還可以了解一些比較實用的信息。這既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促使學生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又能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

3.場景實地教學。教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領悟和學習知識。可以設計小課題設置的模式,每個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背景,設計自己感興趣的小題目,去現場調查可以結合自己的選題收集相關材料。教師在現場給予具體知識的指導和講解之后,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取數據。這種結合場景的教學,學以致用,收效顯著。

4.分組專題討論。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有意義的知識點組織全班學生分組討論,讓他們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最后做出引導性點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而且還能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信息的多向流通。鄉土地理教學要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課內與課外相結合,加強教學中的時間環節,突出培養師范生的實踐能力。理論教學應變封閉式為開放式,課程形式應遵循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采用豐富多彩的課程形式,既要有教師系統的理論知識講授課,又要有學生的自我消化吸收自學課,還應該有不同形式的研討課。只有多種授課形式并存,才能使鄉土地理教育教學課上出特色。傳統的填鴨式和照本宣科式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積極引入課題教學、專題知識講座、景區實地教學、分組專題討論等教學手段和方法,實現枯燥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可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在基于貴州省發展“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的背景下,加快鄉土地理教學課程的設置,也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內涵之一。為貴州省發展培育相關人才,有助于更好地提升貴州省的競爭力;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應用性基本技能,有助于促進民族地區人才素質的提高;加強鄉土地理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鄉土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的深刻了解,促進地方旅游事業的更好發展。借鑒國內外高等教育的先進經驗,從結合社會實踐的角度深化我國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鄉土地理課程體系改革,以期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促進國家建設和地方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亮.鄉土教學在高校選修課中的實踐——以安徽鄉土教學為例[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2(11):68-69.

[2]張晶香,楊勝天,黃大全,等.我國省屬高等師范院校地理科學專業區域地理課程設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0):17319-17322.

[3]張曉青,任建蘭,武珊珊.中美高校地理學專業課程設置特點比較及啟示[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69-176.

[4]王全康,陳倩.旅游管理專業設置鄉土歷史文化課程的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7):330-331.

[5]孫江虹.高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若干問題思考[J].新經濟,2013(12中):110-111.

作者:許玉鳳 袁子勇 單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旅游與資源環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色综合久久91|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99精品众筹模特私拍在线| 色在线亚洲视频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a级毛片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把她抵在洗手台挺进撞击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为成年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日本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污污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 91麻豆国产极品在线观看洋子| 娇妻之欲海泛舟1一42|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欧美色视频超清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日本wwwxxxxx| 国产美女一级高清免费观看|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好爽好黄的视频|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16| 我叫王筱惠第1部分阅读| 久久久亚洲av波多野结衣| 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俺去啦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到在线不卡|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高潮内射免费看片|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2019国产情侣|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