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物聯網人才培養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發展物聯網的重點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結合。工信部的《信息產業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和2020年中長期規劃綱要》更是將“智能信息處理和物與物通信網絡技術”確定為網絡與通信領域11個主要技術領域之一。我院作為一所軌道交通類工科院校,在工科的大環境下,以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主,培養物聯網人才最為合適。以下就以我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為主培養物聯網的途徑和方法進行思考。
1.1培養目標定位當前“物聯網”市場短期內市場發展不完全,相關技術還未能普及到高職教育。我院掌握“物聯網”技術的教師隊伍還沒有建成,當前成立“物聯網”專業并不現實,只能在不改變現有專業人才培養核心的原則上培養物聯網應用類專業應致力于培養適應物聯網生產、管理和應用類企業技術服務一線需要的,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和較強工作能力,既具有物聯網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施工管理、產品設計生產等基礎研發能力,又能勝任物聯網技術在各個智能應用領域的安裝使用和調試維護的技術工作崗位的畢業生。
1.2方法和途徑的探索1)改革現有課程,建立符合“物聯網”行業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根據高職教育者對物聯網專業高技能人才崗位能力與課程設置的研究,可在我院計算機應用專業已經開設的專業核心課以外,增加適用于“物聯網”行業的非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拓展課程。如:電工基礎、計算機網絡與綜合布線、通信原理、無線傳感網技術、嵌入式系統、java編程技術專業基礎課程。同時,對現有的專業核心課程的部分實訓內容或案例進行“物聯網”方面知識的滲入,讓學生有基本的“物聯網”概念的認識。2)改革教學方法,將“物聯網”的實用案例做為方法教授相關課程。知識的傳播依賴于教學方法的運用。好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專業知識。而教師在講授各專業課程時,可通過對學生列舉“物聯網”實用案例作為學生掌握知識的一個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掌握該專業課的同時,明白該專業課在“物聯網”行業中的具體應用。3)改革專業課程實訓內容,切實將“物聯網”方面知識傳輸給學生。專業課程的實訓環節是鞏固和驗證專業課教授成果的重要內容。對實訓內容進行改革,將“物聯網”實用案例分解成每門專業課程各部分的實訓內容,在學生完成專業基本知識掌握的同時,滲入“物聯網”方面的崗位能力要求。
1.3參加省、國家舉辦的“物聯網”相關競賽參加省、國家舉辦的“物聯網”相關競賽,讓學生在學會將所學知識進行重組、應用。2012年6月我院在沒有開設“物聯網”專業的條件下,挑選了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對“物聯網”沒有任何基礎的前提下,通過一個月的封閉式訓練,參加了“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物聯網技術應用項目”廣東省選拔賽,兩個團隊分別獲得廣東省2等獎、廣東省3等獎,一支隊伍出線參加全國比賽獲得全國3等獎。參加比賽的學生中有三位同學已經順利畢業,并且分別工作在程序員、網絡設計安裝、系統測試的“物聯網”相關聯的崗位工作。由此可見,通過參加省、國家舉辦的“物聯網”方面的技能大賽,能夠通過目地性培訓使學生具備“物聯網”行業人才應具備的崗位工作能力。
1.4深入“物聯網”相關校企合作,提前給學生實際的“物聯網”工作環境我院早在2010年就面向市場需求,與國家數字家庭產業基地簽訂了訂單班協議,到2012年下半年,該訂單班同學全部進入“基地”各工作崗位,在經過了半年的“智能家居”相關崗位的實習后,在2012年末,這批應屆畢業生已經全部找到頂崗實習企業,從事“智能家居”等相關行業崗位實習。
2結語
通過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課程中增加非專業核心課、專業拓展課的形式培養該專業“物聯網”行業人才職業基本素養,通過改革專業課程教學方法,以“物聯網”應用案例作為鞏固專業知識的手法,改革實訓課程內容,將“物聯網”相關知識深入學生心中,再通過參加各級“物聯網”相關競賽,鞏固知識,最后再通過校企合作將學生帶到“物聯網”實際工作崗位中。通過這樣的人才培養方式,使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主線工作崗位能夠勝任,更能順應市場參與到“物聯網”相關崗位工作。這在短期市場發展狀況,我院師資不足的條件下培養出優秀的“物聯網”專業人才。
作者:曹伶麗單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