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外國銀行入股效應及規制范文

外國銀行入股效應及規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國銀行入股效應及規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外國銀行入股效應及規制

一、國內認為開放金融的不利因素及評析

(一)外國銀行大范圍的滲入會造成金融體系的不穩定,甚至有些人認為會造成金融危機

對于這一點,我認為純屬子虛烏有。我們可以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亞洲金融危機發生本質上跟不適當的資本自由化和脆弱的銀行體系有關,而與該地區的銀行自由化毫無關聯。以金融危機中的新加坡和泰國為例,當時在泰國外國銀行占國內金融資產和存款比率的6.2%,但泰國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害最嚴重的國家。而與之相反,新加坡是當時東南亞國家中外國銀行的金融資產和存款比率最高的國家,達46.7%,但新加坡遭受金融危機的程度最輕。而就在亞洲金融危機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等遭受嚴重創傷的國家在謹慎管理資本的同時普遍采用對外國金融機構開發本國銀行服務業務市場的政策,這些國家的銀行業生產效率迅速提高,競爭力也得到提升。以這些國家的經歷再回過頭來審視中國,在金融市場完全開放的條件下,適時地對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銀行實施有效合理謹慎的監督和管理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二)外國銀行進入會導致國內銀行的市場份額不足,這是國內銀行所擔憂的①

中國金融業特別是銀行業持此觀點是因為一旦全面開放金融市場,外資金融機構蜂擁而至,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完善的市場網絡,先進的營銷手段,豐富的金融產品以及周到的服務方式,外資銀行會對占有國內市場主導地位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構成嚴峻挑戰。有些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或金融機構從國有銀行中挖取優質客戶群,獵取業內優秀人才,從而嚴重惡化國有商業銀行地位。

筆者認為這也不盡然。這是因為:第一,從全世界范圍看,外國銀行的進入對本國銀行的銀行零售業務的市場結構影響很小。這是因為零售業務的消費者對于金融機構的本土化程度和消費者的信任度要求很高,本國銀行在這方面占有明顯優勢。而對于大筆的理財業務,中國雖然現在還處于弱勢,在資本,管理,人才,技術和業務創新上都不如外資銀行。但相對于外資銀行,中資銀行具有熟悉本土企業的信用背景和經營能力的相對優勢,而且在中資銀行與本土企業具有較為密切的關系,社會的認知度較高。第二,競爭往往能帶動銀行的改革,國有銀行面臨競爭也不例外。競爭的壓力可以轉化為革新的動力。而面對外資銀行咄咄逼人的氣勢,中資銀行應該早做準備,未雨綢繆。

(三)普遍認為外國銀行會危及中國的金融安全。

此觀點基本上分為兩點:第一,國有銀行在股份制改革過程中向國外投資者轉讓股份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第二,外國銀行的大舉進入會使中國金融控制權喪失。對于第一點,筆者認為外資銀行收購國有銀行部分股權與資產流失沒有直接聯系,資產向國內企業和個人出售也可能造成資產流失,關鍵看有沒有一套衡量它的機制。因此很多人以資產流失為由認為中方利益受到侵害而限制外國金融投資者進入中國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是與整個世界潮流相悖的。對于第二點,筆者認為外國銀行進入可能造成以國有銀行為主的原有市場壟斷者的優勢地位的喪失,與政府監管的控制權沒有關聯。在開放銀行服務市場過程中,伴隨壟斷者的市場優勢地位的喪失,帶來的直接結果是銀行業利潤的不斷降低和銀行服務提供者成本的迅速降低,從而使社會福利水平大大提高。所以金融開放是中國金融改革的趨勢,它有助于促進中國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外國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作為中國金融開放的內容之一,不但不會危機中國金融安全,相反還是促進中國銀行體系穩定,提高金融監督水平,加強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因素。所以認為外國銀行進入會危及中國金融安全是很悲觀的。

二、外國銀行入股中國銀行,并在監督和管理下完全開放的益處

(一)有利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的引進

外國金融機構一般都擁有雄厚的資本實力,完善的市場網絡,先進的營銷手段,豐富的金融產品以及周到的服務方式。這樣融合將使中國銀行引入這些外國金融機構的優勢所在。

(二)有利于國內銀行在競爭下提高運行效率

外國銀行的優勢必然對我國金融業產生強大的競爭壓力,從而推動我們金融素質和各方面水平的提高,促進我國金融制度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現在國內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長期以來占有市場壟斷地位,雖然近年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銀行不斷增多,資產規模逐漸增大。但是占中國金融總量的比重仍然有限。所以在外國銀行進入數量和資產規模較少,所占比重比較小的情況下,中國商業銀行可以充分改進自己,提高自己,就會在優越性上低效率運行。

(三)有利于國內金融系統的完善和發展

金融體系功能一般包括風險管理功能,信息產業功能,公司控制能力和儲蓄能力,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存在著金融系統功能不完善的狀況,外國銀行進入本國能夠很快的恢復本國金融系統的基本功能,促進金融資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從而促進經濟長期增長。

(四)有利本國經濟增長

引進外國銀行可以增加外部資金進入我國的渠道,改善我國的投資環境,外國銀行可以較好的適應本國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需要,滿足其融資需求,也吸引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對于金融業有促進作用,促進經濟全面發展。

三、政策及法律規制

從外國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利弊來看,由利轉弊和由弊轉利跟中國現在的政策和法律規制有很大的聯系。金融機構在完善的政策和法律規制下會更加有效,快速地運轉,做到不斷創新,銳意進取。所以中國如果完全開放國內金融市場,要從政策和法規上予以規制,只有在良好和完善的監督體制下,中國的金融體系才能穩定發展,金融安全才能得以保證,國內的種種憂慮才能消除。鑒于此,筆者認為應對現行的開放態勢,應以以下對策對應:

(一)政策規制

1.實施分類許可證法。此法是指將國際信貸體系和國內信貸體系分離避免國內業務過度競爭。分類許可證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完全許可證銀行。現在國家陸續使國外銀行取得法人資格,即和國內銀行享有同樣的法律地位。經批準經營人民幣的外國銀行,可以經營存款、信貸、結算、擔保、國債和金融債券投資等人民幣業務,對于此類許可證應該嚴格限制。第二類是限制許可證銀行。這類銀行原則上不得經營居民存款業務,人民幣貸款業務也應有所限制。第三類為對外業務許可證。這也正是現在外國銀行最主要的受理業務——經營外幣業務。

2.國內銀行業盡快實現對內開放。營造外資和內資的公平競爭。長期以來中國銀行監管對于準入資格控制較嚴,且不論外資銀行,就連中國民營資本進入商業銀行都進行嚴格限制。②如《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規定對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起人股東中必須包括合格的境外戰略投資者進行了硬性規定,但對引進國內民營資本作為戰略投資者卻無明確規定。從實踐看,民營資本的實際審批上限是10%,而目前對單個外資銀行入股中資銀行的持股比率僅有20%,因此中國在銀行業的引資存在著嚴重的準入不平等問題。民營資本的準入不平等嚴重制約了中國銀行服務市場的競爭,需要進一步進行提高。

3.依照各項法律規定和行政法規向外國銀行明確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基本原則。嚴格分離人民幣帳戶和外幣帳戶,不得使用人民幣或向其他金融機構提供人民幣從事金融投機,不得使用人民幣或向其他金融機構提供人民幣從事攻擊人民幣的活動等。

4.制定中國與外資銀行國家共同監管合作的合理有效的監管框架。因為外資銀行國更加有優勢了解外資銀行的信用和可靠度。我國銀行監管當局應加強與相關國家的監管當局合作,建立起信息交流機制,以完善信息收集、分析和分享系統。對不符合標準的外資銀行采取禁止和限制措施,作為銀行準入中國市場的條件。

(二)法律規制

我國現行關于金融法律法規還很薄弱,不健全,尤其是對外國銀行的法律規制問題。中國建立市場經濟,則立法應該按市場規律來進行,反之當然不能較好的適應中國假如WTO的客觀要求。當前涉外金融立法雖剛有起色,但仍然不足以應付加入WTO后中國必須開放的銀行服務市場。因此,我們必須加快這方面的建設工作,以便能運用法律手段管理好我國金融市場和國內的外國金融機構,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適應擴大金融機構開放的需要,積極,穩妥,從容地迎接開放銀行服務市場,引進外國銀行的挑戰。從我國的金融法律缺陷來看,筆者認為法律規制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編制《外國銀行法》。對于中國市場的銀行進行法律上的限制和禁止,專門的法律對于我國監督工作起到積極推進作用。它可以有效地監督外國銀行準入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對其具體行為進行規制。它可以規定在向外國銀行開放我國金融市場的過程中,為保障金融安全準入條件應十分嚴格,允許進入的外資銀行不僅應當由國際一流、具有雄厚經濟實力、有利于引進外資和在華外企服務的銀行和金融機構,最主要的是有良好的服從金融監管的記錄,特別是沒有不良記錄。這樣一方面可以保證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也可以引進先進管理技術與經驗,促進經濟增長,使國內經濟和金融業健康發展。

2.修改相關的金融法規。修改金融法規鼓勵國內銀行金融創新,提高國內銀行綜合競爭實力。進入中國境內的外國銀行大多數是實行混合業務經營的國際金融機構,而中國國內商業銀行由于立法限制只能實行分業經營,這對中國國民銀行業的經營環境造成事實上的不平等。目前可以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成立金融控股集團公司的方式建立金融混業經營模式。同時鼓勵國內證券、保險、銀行等金融服務業的業務創新,提高國內金融機構的綜合競爭能力。

3.加強中國的金融電子網絡監控立法。由于現代銀行業務,特別是外國銀行電子化程度比較高,有必要對外國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電子網絡業務進行立法監督,使外國銀行的全部人民幣帳戶入網,適時監測和運用法律手段管理來監測外國銀行的人民幣業務活動。

4.完善中國的反壟斷法規,限制外國銀行的反公平競爭行為。對外國銀行在中國市場中可能造成的市場壟斷或者違反公平競爭的現象,應該通過一部完善的反壟斷法規進行規制。反壟斷法是各國規制和控股并購交易對市場競爭影響最主要的法律依據。

筆者認為中國應完全放開市場或至少應該逐步放開外國銀行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入股限制,包括政府的保護行為也應該解除,同時完善政策和法律規制,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尤其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完善制度,培養高級管理和投資人才。筆者相信中國銀行與外國銀行的緊密合作必將推動我國金融業以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性视频在线| 涩涩涩在线视频| 888米奇在线视频四色| 成年人看的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xxxx日本免费| 在线观着免费观看国产黄|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波多野结衣xxxxx在线播放|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np视频| 车文里的冰块棉签是干啥用的|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一级特黄女人生活片| 欧美人与动牲高清|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青青国产线免观|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最近中字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动漫在线播放r18| 色噜噜久久综合伊人一本|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aaa特级毛片| 小宝贝浪货摸给我看|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你懂的|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看在线影院|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acg全彩无遮挡口工漫画网址| 小小视频在线版观看| 两人夜晚打扑克剧烈运动| 日本24小时www|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片| 最新国产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成人片| 欧美日韩一二三区|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国产女主播喷水视频在线观看| ass日本乱妇b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