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會計轉型下的高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引言
2014年11月14日,財政部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高度重視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指出要“緊緊抓住管理會計人才匱乏這一關鍵問題,通過改進和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適應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帶動管理會計發展。”“鼓勵高等院校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管理會計專業方向建設和管理會計高端人才培養,與單位合作建立管理會計人才實踐培訓基地,不斷優化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作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也應該為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二、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一個專業如何培養相應的專業人才,在管理會計轉型背景下,作為高職會計專業應該深入企業調研,了解企業需求,培養適用于企業需求的會計人才。
(一)專業調研
高等職業院校主要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我院會計專業學生就業范圍主要分布在珠三角中小微企業,為了解用人單位需求,每年我們都組織專業教師對珠三角中小微企業展開調研,調研內容主要包括:財務部門常見崗位設置、工作職責、能力要求。經過調研,我們了解到一般企業常見會計崗位包括:會計主管、材料與應付款會計、銷售與應收款會計、費用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出納、會計文員等。
(二)職業能力分析
僅有分散調研對于我們確定人才培養目標還是不夠的,因此有必要召集行業企業專家對典型會計工作崗位、專業能力要求、專業知識要求運用頭腦風暴法進行進一步分析論證。我院會計專業于2015年7月邀請珠三角行業企業專家召開了職業能力分析會,對典型工作崗位分析如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高職會計專業學生主要面向的就業崗位有5個,包括成本會計、出納、稅務會計、往來會計、總賬會計。在梳理出典型工作崗位的基礎上,行業企業專家們對5個典型工作崗位的工作任務、專業能力要求及知識要求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們將調研結果及職業能力分析會結果進行加工整理,形成不同崗位的工作任務分析表。
(三)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在管理會計轉型背景下,根據調研、職業能力分析及人才培養方案論證情況,我院會計專業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確定如下:本專業培養面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適應企業財務及相關領域一線需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個人素養,掌握國家財經法規和經濟政策,掌握企業財務會計、稅務會計、成本計算與分析、成本管理、財務管理、會計信息化、金融工具與金融市場等專業知識,能熟練使用互聯網工具及常用辦公軟件進行數據的檢索、分析及日常公務處理,具有較強的賬務處理能力及一定的成本管理、稅務籌劃、財務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具備“一技之長+綜合素質”的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調整后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僅強調學生的會計核算能力,更看重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與財務管理能力。
三、構建課程體系
根據企業需求明晰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后,接下來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設置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來培養適用的人才。
(一)構建適應崗位需求的課程體系
我院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開發流程如下頁圖2所示。從流程圖可以看出,課程體系歸根到底要依據就業崗位群及各崗位對知識、技能、態度的要求來構建。
(二)構建適應管理會計轉型的課程體系
財政部于2010年頒布《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指出要大幅提高會計人才素質,進一步優化會計人才結構,力爭使各類別高、中、初級會計人才比例達到10︰40︰50。這一關于會計專業人才的戰略目標的提出實質是要改變企業財務人員重核算輕管理的現狀,通過提升會計專業人員素質來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把政府的要求反映在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構建上,那就是要在夯實學生會計核算的基礎上開設一些專業課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財政部2014年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指明了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提出要“推動建立管理會計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現行會計人才評價體系”,其中措施之一直指高校,指出要“鼓勵高等院校加強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和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管理會計專業方向建設和管理會計高端人才培養。”2016年,財政部密集三份與管理會計有關的文件,6月《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10月《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12月《關于就<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100號———戰略管理>等22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征求意見的函》。細讀這三份文件,可以看出財政部推進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及推廣管理會計應用的決心與緊迫感。鑒于《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已經非常清晰地構建了管理會計的框架,我們在課程體系的設置上可以直接借鑒《管理會計基本指引》,在此基礎上結合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層次與目標,分析勾勒出相應的課程。
(三)適應崗位需求及管理
會計轉型需求的課程體系構建結合前面分析。
四、結語
高職院校主要還是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人才,我們也要根據本地企業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和優化自己的課程體系。課程體系確定以后,專業教師仍然要及時跟蹤企業崗位需求,判斷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前瞻性。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S].2010.
[2]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S].2014.
[3]財政部.關于印發《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的通知[S].2016.
作者:劉飛 單位: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