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就業導向下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就業難成為當前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主要的問題。論文主要針對當前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和教育教學改革問題展開分析,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進行歸納總結,并基于就業導向對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高校專業調整提出相關建議,為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完善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促進大學生就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
就業;教學改革;專業結構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大學生就業現狀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國內產業結構進行了較大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變化對于就業結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尤其是在《高等學校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頒布實施以后,國內高校畢業生就業開始實行雙向選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緩解僵化的就業體制、解決勞動低效等問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綜合考慮就業環境、就業體制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以及從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來看則并不樂觀。從2008年開始,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就已經達到23.3%[1]。雖然增速較快,但從總體比例上來看還遠落后于發達國家40%以上的標準。從人才供需現狀來看,高校畢業生供給量的不斷增加和市場高層次專業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間還存在矛盾,導致社會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的比例從2007年開始逐年遞增,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增大。另一方面,從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特點來看,不同學科專業、不同院校和不同學歷的畢業生就業差別較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向呈現多元化的特點,畢業生不就業和非正規就業現象越來越普遍。
(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原因分析
造成我國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很多,既包括因高校擴招所引起的人力資源供給數量增長過快,同時和國內就業市場崗位供給不足、市場機制落后等因素也有關系。從本質上來說,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專業結構性矛盾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得最根本原因。首先,高校的連年擴招是造成就業市場供需矛盾的直接原因。在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高校人才輸出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市場對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長速度,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從而激化了高校畢業生的總量矛盾。其次,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對市場就業的拉動效應明顯減弱。實踐表明,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情況和就業增長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經濟衰退將會引發事業率增長和就業乏力[2]。而近幾年我國的經濟增速放緩則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得另外一方面原因。最后,高校學科專業與社會人才需求的脫節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和就業差異的重要原因。高校學科專業設置應充分參考就業市場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應與社會需求相契合,高校專業設置和專業人才培養的價值取向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異是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專業結構性矛盾的深層根源[3]。
二、基于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高校專業調整對策
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主要是指在進行學科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時充分參考職業崗位對人才的專業要求,使高校輸出的人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服務就業市場職位和崗位的要求,實現高校教學和人才培養體系與就業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在增強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上崗就業能力,使其畢業后能夠很快融入職業環境,實現學生的充分就業[4]。實踐教學是推動高校高等教育和就業市場人才需求對接的重要手段,基于就業導向實施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應從高校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教學考核、教學師資隊伍以及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綜合展開。基于就業導向的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和高校專業調整具體實施過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于就業導向推動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改革應結合市場就業需求開設相關實踐教學課程,將學生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實踐教學的主線,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在教學課程設置上要體現以人為本,不斷提高學科專業的技術含量和注重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高校在加強專業建設的同時應合理安排專業課程結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樹立高校就業導向和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創新實踐教學方式
實踐教學過程中,高校專業教學內容應具有動態性,緊跟市場崗位需求和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以學生為中心創新實踐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學習的熱情。在教學實踐中應突出技術應用和能力教學,堅持就業導向,對傳統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重組,通過改革創新提高高校人才培養和市場就業需求之間的契合度。
(三)不斷加強和完善高校師資建設,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實踐型和“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推動高校實踐教學改革和專業調整的中堅力量,在高校人才和社會就業市場之間發揮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較高的實踐技能水平。高校應綜合應用教師走出去和人才引進來政策,構建和培養一批結構合理、實踐操作技能過硬的應用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能夠對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改革形成有利的人力支撐。
(四)產學研結合、工學結合強化學生實踐技能培養
基于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應堅持校內理論學習和校外實訓相結合,加強對實訓基地的建設,通過校外實訓“崗位化”和“頂崗實習”等具體制度加強對學生基本實踐技能的訓練和培養。產學合作是實踐教學中培養技能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創新思維,在提高學生實踐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志軍.就業質量視域下高校專業設置問題及其審視———基于“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中34所院校的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4):88-93.
[2]馮成志.從象牙塔到人才市場:高校本科專業設置與畢業生就業匹配度實證研究———基于在廣東就業的高校本科畢業生的調查分析[J].高教探索,2013(6):111-116.
[3]黃金來.論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高校專業設置改革[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1):116-119.
[4]徐俏琳.就業視角下地方高校專業設置問題研究[J].銅仁學院學報,2013(6):140-143.
作者:郭文利 丁新龍 尹志剛 王芳 張建環 周慶平 單位:唐山師范學院招生就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