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獨立院校畢業生就業方向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培養任務,而獨立院校作為高等院校的一部分,也承擔著自己的培養任務。而現在經濟發展越來越低迷,重點本科學生的就業問題都越來越尖銳,獨立學院培養出的學生的就業壓力就更加大了。本文通過分析獨立院校的發展情況,結合學生本身的特點,總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希望能幫助到獨立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充分發揮人才。
關鍵詞:
獨立學院;就業
獨立學院在就業這個問題上本身就需要面對比較多的困難,尤其是跟其他重點院校相比。首先,獨立學院一般都是在近十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所以與之相對應的學院的知名度、社會影響力都比較弱。大部分的獨立院校,社會上都不太了解。其次,獨立學院的成立時間相對短暫,所以在獨立院校任職的老師相對年輕化,經驗不足,學院本身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也就相對短缺,這些原因都造成了在就業這個問題上獨立學院沒辦法形成全員就業的意識。再次,獨立學院在專門從事就業這一塊的人員對于就業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程度也相對較弱。
一、獨立學院的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1]
1、畢業生數持續上升,就業競爭更激烈
由于不斷擴招,導致高校畢業生數上升趨勢明顯。最近三年的畢業生人數如下:2014年為727萬,2015年為749萬,2016年為756萬,從近三年的畢業生數我們不難看出,畢業生人數不斷上升,但是社會崗位的需求轉狂并沒有畢業生增長那么旺盛。因此,就業的競爭更加激烈。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的是:一需要就業的不止是當年的畢業生,還有近年來待就業畢業生。二是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還有其他各個方面的人員需要就業。這些人員包括需要轉業的軍人、需要分流的干部等的就業領域大體上與高校畢業生相一致,這就導致就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想要找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工作難度也是越來越高。三是重點高校的畢業生在就業時會更有優勢。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都追求名牌效應,傾向于名牌大學(211、985學校)、本科以上的學歷,這種現象也導致獨立院校的畢業生想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工作比較困難。四是現在社會崗位需求明顯低于畢業生的人數。
2、畢業生的主觀原因,畢業生整體素質不高
大學生需要的知識是多方面的,而部分同學在課余時間,沉浸在網絡中,荒度了大學時光。且獨立院校培養的學生既不像重點本科生那樣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也不像高職生那樣專門學習技術,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雞肋”,不少畢業生存在自卑感。畢業生缺少實際技能與工作經驗是影響就業的最組要問題。
3、更多依靠家庭,就業意識淺薄
由于獨立院校的學費相對較貴,就讀于獨立院校的學生一般家庭條件都相對富裕。且現在就業的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從小就是家里的寵兒,凡事都有家里安排。所以他們在就業時,也會不自覺的靠家庭的力量來解決,沒有很好的就業心態。且容易好高騖遠,沒有清晰的目標。部分學生一心想吃“國家飯”,有的畢業幾年,還在家里待就業準備各種考試。他們應當及時的改變自己的擇業觀和就業觀。
4、獨立學院就業指導工作不完善
由于獨立學院成立時間較短,這就導致獨立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驗不足,起步較晚,很難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
二、獨立院校畢業生就業方向分析
1、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1)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2]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讓學生自身意識到大學時間的重要性,同樣的四年,沉浸在網絡中虛度的四年和努力學習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的四年,顯示出來的個人能力就會有明顯的差別,后者具有更強的職業競爭力。
2)加強在校生的舍風、班風以及學風的建設。現在的企業一般主要追求的就是自己的效益和所生產的產品質量,而培養的畢業生就是我們高校的產品。培養出的畢業生的水平高低即能看出其畢業院校的好壞,所以從長遠的發展來說,學院也應該注重對學生的培養。而耳濡目染就體現了好的環境的重要性,從身邊優良的宿舍舍風、班級班風到學院的優良學風都會對大學生產生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對學生的素質養成產生重要影響。而良好的氛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形成。這就需要在學生的教育工作中始終貫穿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2、學生要主動轉變就業舊觀念,重視自身發展
對于就業,不要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應當著眼于自己可以干什么。作為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對于大部分用人單位喜歡用有社會經驗的這一點來說,明顯沒有優勢。所以在初期,正是處于要積累自身經驗的時期,如果一味的挑三揀四,追求高薪,則對自己的成長十分不利。
3、不斷建立就業指導與服務體系,完善就業指導機構[3]
大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在大學階段顯得尤為重要。而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斷的完善自身,豐富自己,在低年級就制定目標和規劃,慢慢完成自己的目標。所以在大一、大二、大三的階段分別提供就業相關的指導,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和能力的積累。用四年的時間去了解市場需求的動向,及時做出自己的職業規劃發展,朝著這個方向充實和提高自己相關方面的知識和能力。[4]
三、總結
總之,學校對于學生最主要的培養目的就是學生的就業,而獨立學院的發展時間比起百年學府來說畢竟較短,對于各方面來說都還有待提高和完善,需要在不斷借鑒國內外其他學校教育模式的基礎上,總結出適合自己的道路。在不斷擴大的高等教育的規模,獨立院校要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應用型人才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劉艷.影響獨立學院大學生就業的環境因素分析與對策[J].文教資料。2009(36)
[2]魏征.對獨立學院提高學生就業主動性的思考[J].華章。2010(04)
[3]管恩帥.論獨立學院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J].今日科苑。2010(08)
[4]張冬青.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現狀及基本解決思路.青年與社會,2012(6)
作者:陳霞 單位:陽光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