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會計專業實訓方案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常規會計實訓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材內容陳舊、仿真性差
學生所使用的會計實訓教材內容比較陳舊,資料中相關案例的設計也存在缺陷。例如有些高校在會計實訓時提供的案例發生時間太早,企業某月份的原始憑證數據和相關內容的業務資料印制不全,內容粗糙,文字說明也不明確,有些數據前后矛盾。
1.2校外實訓流于形式
首先,學校對校企合作和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方面投入不多,甚至沒有投入。原因之一是高校經濟管理類各專業收費不高,國家也沒有撥付校企合作的專門經費,而校內實訓基地建設也需要大量投入,從而導致經費緊張;原因之二是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投入基本屬于費用支出,比如支付給企業的實訓費等,不能形成學校的資產,不能像建立校內實訓室和儀器設備那樣能看得見摸得著。因此,領導不愿意花更多的經費在校企合作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上。雖然當前各高校都強調走“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之路,但是國家卻并沒有具體出臺這方面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教育主管部門雖然也在鼓勵高職院校進行校企合作,創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卻并沒有提供實質上的政策支持。其次,由于會計工作可能涉及一些商業秘密等問題,因此大多數工作單位不愿讓實習學生上崗。通常學校聯系好的實習單位,學生實習時也只是做一些不需要會計方面專業知識的簡單工作,如業務憑證的裝訂整理、資料的打印復印或者簡單的加減運算等。這樣一來,實習工作達不到培養并強化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的效果。根據以往經驗,很多高校更愿意將會計師事務所作為學生校外實習的選擇,這樣學生在校外實習中能夠更多地接觸到真實的業務憑證、會計報表以及賬簿,也可以接觸更多不同的企業,同時在幫助注冊會計師完成審計工作時,如果能夠獨立去完成小企業的審計工作,對于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及業務熟練是非常有好處的。但與此同時,它的缺點在于實習學生在審計過程中會接觸較多的審計單位,導致學生不能對各個審計單位的會計工作進行更加深入徹底的了解和分析,因此,學生的會計專業能力的培養并沒有更好地達到訓練目的。
1.3校內實訓重復建設
當前形勢下,為了能夠更好地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會計專業素質和水平,絕大多數擁有會計專業的高校已經建立了校內實習基地。各校之間實習基地的規模和實際操作功能的全面性、完整性各不相同,通常情況下包括手工會計實訓室、會計電算化實訓室、ERP沙盤實訓室、稅務申報實訓室等。校內實訓基地在資金投入上包括硬件和軟件,其中軟件包括實訓基地的維護費用和購置費等方面。各校建設雖花費巨大,但實訓室的功能基本上都相差不大。個別學校的實訓室功能全面,一個實訓室可以包含幾個實訓內容,既可以充當手工會計室,也能夠作為稅務申報室或者更多實訓內容。而也有些院校的實訓室功能設置單一,實訓室使用率也不高,經常空置不用,這樣一來就導致建設資源的嚴重浪費,實訓基地也就自然成為了學校硬件設施全面的擺設和應付學院評估檢查的工具。導致這一問題的根源主要在于對校內實訓室建設缺乏科學性論證。學校教師對實訓室功能的認識往往是在使用后才清楚,在論證過程中往往過于依賴于企業,過于按照企業提供的思路進行設計,致使設備添置不科學,浪費嚴重。有些學校過于追求形式化,不注重實訓室的使用效率比,存在幾十萬元以上的實訓室一年只有一個班(40-50人次)的使用率,甚至更低。有些學校缺乏對設備及技術更新的考慮,只考慮建,不考慮幾年后隨著設備及技術的更新,實訓室可能會因技術落后而面臨淘汰。實訓室論證的不科學性和隨意性,造成資金大量浪費。另外,由于校企合作模式不合理、實訓室共享性差等原因,有些在企業崗前訓練可以完成的技能訓練,學校需要投入高成本才能完成。而這些資金如果節省下來,可以建設更多其他實訓室,以解目前高校實訓資金不足之急。
2.1以實驗室為依托建立校園電子商務公司
2.1.1設計方案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做好其電子商務方面的具體活動內容;而會計專業的學生則是將其中的結算與會計實訓工作做好;然后就是營銷管理專業的學生去做好公司整體的營銷管理工作。對于這些工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進行分組設置:A、B、C三個小組將分別為三個公司的子公司并讓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分別實訓,最終再按照其子公司的營業績效和財務情況來對每個子公司的管理經營績效、處理財務能力與商務活動的專業能力進行判斷。這樣就會讓實訓真正的目的得以實現。該過程當中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將會分別完成其各自實訓的整個內容,同時也是每個專業學生學業要求及課程與技術學習的實踐過程。比如說,在網上銀行中實行電子支付方式和結算行為活動會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與動手能力有很大的幫助;而網絡廣告的設計與制作效果也會在此期間得以檢驗。另外,管理公司的營銷管理的學生也能夠設計出一些比較合適的鼓勵機制,對于其中網絡營銷工作績效較高的小組進行一定的獎勵措施;對于學生專業的課程規劃與要求,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結合一些實驗性質的網絡公司業務規劃展開網上電子報關業務的控制、運輸與網上電子納稅等事項,以期讓學生能夠在實訓過程中有實踐的切身感受。這類集成方式的學習與訓練,不但能夠使學生形成團結合作的觀念與意識,還可以提升其管理才能和專業素養,讓學生能夠了解到配合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對于教學管理或者是社會生產,配置一個綜合性、實際型的實驗室是一個非常良好的實訓條件。2.1.2配套系統這種實際類型的會計操作平臺的建設要在電子商務模擬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建立配置電子商務的模擬系統:操作電子商務軟件、會計電算軟件。其網站平臺的參考配置具體如下:SYBASE數據庫、SNU服務器以及管理電子商務平臺的軟件。另外對于一些運轉模式比較完整的企業還應該對其會計實訓和企業管理ERP的軟件與系統進行更全面的設置。
2.2優化實訓教學方式
在訓練過程中需要學習的基本內容就是其操作流程,因此必定要有一定數量的課時讓學生深入學習。這一課程最突出的特點一定要完美地呈現出來,教學方式也應不斷優化,只有這樣才會讓教育有較好的發展與進步。實訓中不能按照教材內容照搬,這樣會讓學生形成一個任務課前布置、課中執行、課下公布正確答案的觀念,進而使得實訓本有的特色大大減少,實訓的教材只是讓學生與教師進行溝通的中介。只有在學生掌握課上講解內容的基礎上,再實際分析其企業財務管理的案例,才能使學生上的實訓課有真正的意義。靈活的課題學習形式能夠使得學生對專業課程產生更多的愛好與興趣,讓教學過程有更高的成效。
2.3強化虛擬環境中的會計實訓
大多數數字產品的壽命都不是很長,所以該類產品通常具備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雙面的特點,且能夠突出顯示出其在當前的科技發展形勢下呈現出的人力資源會計特色。若是對比傳統的生產企業和校園的電子商務企業,就會發現后者的軟件產品中有著非常有限的有形資產和較少的賬面資產。無需大規模的有形生產車間和材料,只需要簡單的一個電腦工作室即可。但是這些電子產品的價值并不能通過傳統的計算方式得出結論。因此,現階段網絡條件下形成的虛擬環境有更多的挑戰與發展空間,包含了四大會計假設、計算成本以及會計組織等方面。另外無形資產對于這個網絡信息時代而言,在企業價值體系中占有的比例越來越大,對企業在競爭方面起到的作用也越來越高。無形資產的確認與計量將會是未來經濟類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如今的會計體系主要還是用有形資產的運算方式,將現實的交易價格作為計算的基礎,而這一框架已經實行了很長的時間。
3結論
經過分析討論可知,要想提升學生會計實訓的效果,就應該了解與掌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對于處在不同階段的學生,應對其進行專門的課程實訓,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實訓條件,尤其是以校園電子商務公司為平臺來培養與鍛煉自身的會計技能與綜合的財務管理能力,從而能夠真正的讓教學與就業進行對接。
作者:吳冬霞單位: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