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子銀行業務主要包括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開展的網上銀行業務,利用電話等聲訊設備和電信網絡開展的電話銀行業務,利用移動電話和無線網絡開展的手機銀行業務,以及其他利用電子服務設備和網絡、由客戶通過自助服務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業務。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我國的網民已經達到2.98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2.6%,電話用戶超過3.40億,手機用戶超過6.4億,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達到1.176億人。未來這類客戶還將繼續增長,電子銀行的潛在客戶群將進一步壯大,電子銀行大規模普及應用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電子銀行業務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其風險也在不斷上升,這就給傳統銀行的風險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對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問題進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對策來防范與控制這些風險,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的來源
(一)銀行內部風險
銀行內部風險是指銀行在開展電子銀行業務時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導致的風險。通過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完善內控管理制度和健全風險管理體系能夠大大降低此類風險的發生。這類風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來自員工的風險,主要是指銀行內部員工利用工作之便盜取客戶信息、詐騙客戶資金的風險或由于員工知識欠缺、漫不經心導致操作失誤造成的風險;(2)來自技術上的風險,主要包括銀行系統失靈或系統漏洞導致的交易延遲、服務中斷或賬務差錯的風險以及由于信息系統安全防范工作不到位,讓病毒或黑客侵入銀行系統導致重大錯誤和損失的風險;(3)來自制度上的風險,主要是指銀行業務流程設計不合理導致業務存在風險漏洞或銀行內部人員不執行管理制度,違規辦理業務的風險。
(二)銀行外部風險
銀行外部風險是指銀行經營電子銀行的外部環境給電子銀行業務帶來的風險。銀行外部風險雖不在銀行控制范圍之內,但往往會對電子銀行業務的經營產生巨大影響。這些風險主要來源于以下幾個方面:(1)客戶風險,這種風險包括客戶利用電子銀行進行洗錢,從而使銀行遭受處罰的風險以及由于風險意識淡薄,給犯罪分子可乘之機,導致資金損失的風險;(2)第三方欺詐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是指銀行與客戶之外的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本身的漏洞侵入客戶的電子銀行終端或對電子銀行客戶進行欺詐,從而盜取客戶資金的風險;(3)社會環境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社會信用體系不完善,現有法律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嚴重滯后,致使互聯網上很多行為游離于法律監管之外,一旦出現糾紛難以追究當事人責任,使得犯罪分子有機可乘,最終導致銀行和客戶遭受損失。
二、減少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的對策
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影響廣、來源多、擴散速度快、解決難度大,筆者根據多年對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管理方面的經驗,認為商業銀行除需要加大對電子銀行業務的科技投入外,還應從幾個方面采取措施以減少風險。
(一)加強內控管理,防范內部風險
加強電子銀行內控管理就是要對電子銀行業務的各類風險進行識別、評估、應對,采取各種方法減少電子銀行風險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并在風險事件發生后盡量減少損失。具體來說,電子銀行內控管理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確保電子銀行業務流程不存在可能產生風險的漏洞,保證業務流程的閉合和嚴密;二是要確保辦理業務的人員按照嚴密的流程和規則操作,防止其通過辦理電子銀行業務對銀行或客戶造成損失;三是要確保銀行開辦電子銀行業務符合相關法律規章的要求,消除法律和監管風險;四是要根據業務風險程度對業務辦理范圍進行合理限制,使業務開辦和交易行為與該業務的風險程度相適應;五是要明確銀行與客戶建立電子銀行業務關系中的權利義務,避免產生法律糾紛;六是要對客戶明確業務規則,充分告知其風險,防止客戶與銀行產生業務糾紛。
(二)建立快速響應機制,做好風險事件的應急處理
快速響應機制是解決應急事件、確保業務連續運行的核心環節。由于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影響波及廣、擴散速度快,這就要求對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的反應比傳統業務要更迅速、更及時。商業銀行應在系統內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控體系,在網點發現問題后,及時做好客戶安撫工作,并能夠在數小時,至少在當天將信息反饋到總行。總行接到報告后,應立即進行應急處理,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防止風險漫延。對于涉及到行業性的重大安全事件,應立即反饋到監管部門,由監管部門統一進行協調處理。
(三)加強對客戶的安全教育
調查顯示,68.6%的個人客戶和63.9%的企業客戶在選擇網銀時,最看重的因素為網銀的安全性能。實際上,電子銀行風險的一個主要來源就是客戶的自身安全意識薄弱,因此,做好客戶的安全教育工作對防范電子銀行業務風險十分必要。銀行在營銷客戶時,應在充分了解客戶的基礎上酌情為客戶推介合適的金融產品,同時做好客戶培訓工作,在客戶注冊電子銀行后給予必要的操作引導,保證客戶能夠正確使用電子銀行。
(四)開發電子銀行業務保險市場
保險是一種重要的風險補償方式,銀行可以通過投保來規避電子銀行業務中的風險,即對電子銀行交易業務本身進行承保,分散個別的分險。發達國家電子銀行業務風險的一個主要解決方式就是保險,但在國內由于信息不對稱,保險公司很難獲得電子銀行真實的風險數據,因此很難開發相應的保險產品。2006年底保監會了《關于加強和改善對高新技術企業保險服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提出“要大力推動科技保險創新發展,逐步建立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產品研發、科技成果轉讓的保險保障機制”。這就是要鼓勵保險公司開發相應的電子銀行保險品種,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尚沒有一家保險公司開發出針對電子銀行業務的保險服務。
(五)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關系,容忍一定程度的風險量
電子銀行的開放性必然使其業務系統與外界建立通道,而有通道就有漏洞,銀行需要平衡填補這些漏洞的收益與損失之間的關系。銀行應遵循風險收益平衡的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發生概率和危害都非常小的風險,制定適當的安全策略,控制風險的收益與成本達到平衡。銀行自行承擔這些風險損失并不是沒有其他方式來處置這些風險,而是通過對期望損失和機會成本變量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出于經濟可行的目的而主動承擔風險,從而為銀行獲取最大的利益。
三、結論
電子銀行業務給傳統銀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積極作用,是商業銀行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在研究電子銀行業務風險時要在發展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通過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過程中各類風險的分析、評價和有效控制,妥善處理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我們可以最大限度地排除風險對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的干擾,提升電子銀行業務的能力和品質,樹立電子銀行業務的品牌和口碑,推進電子銀行業務的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