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銀行發展優勢及問題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銀行以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在廣大用戶面前,給銀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使銀行業在新的網絡經濟環境中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電子銀行的優勢
首先,拓寬服務領域。電子銀行的經營理念在于迅速收集、處理和應用大量的信息,電子銀行的出現,使銀行可以在更廣的范圍內開發新的客戶群,并進行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為客戶提供更加周到、全方面的服務。其次,電子銀行能夠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服務,從而大幅度地提高銀行的服務效率。第三,降低運行成本。電子銀行使得客戶的交易成為一種空間的交易,為銀行少設或精簡分支機構提供了可能,使銀行減少這方面的投資,從而有利于銀行降低成本,是現代銀行發展不可或缺的手段。
二、電子銀行所面臨的風險
首先,戰略風險。銀行開展電子業務需要制定一定的戰略,而且為了實施該戰略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包括人力物力準備,而實踐中如果未能恰當地計劃、管理和使用這些資源,電子銀行業務的開展便會造成戰略上的風險。其次,法律風險。電子銀行的出現,使得交易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有時候是不確定的,這增加了電子銀行的網絡風險,也增加了發現犯罪活動的難度。第三,安全性風險。我國目前的電子銀行發展總體水平較低,安全防范能力和防御金融風險的能力較差。具體而言,一方面,電子銀行業務突破了時空限制,訪問者的身份難以有效控制和識別,導致控制難度增加;另一方面,電子銀行運行系統設計或者實施不夠完善,這將導致新系統上的操作和風險控制等問題。最后,管理風險。電子銀行的管理系統是最為薄弱的環節,就目前而言,銀行對其電子業務發展和管理的投入依然十分有限,銀行工作人員因對新業務不熟悉等原因也將導致一定風險的產生。總之,電子銀行的出現與發展,將給我國金融業發展帶來嚴峻的挑戰和許多意想不到的新課題。
三、我國電子銀行發展的幾點建議
1、政府加大對電子銀行發展的支持力度。電子銀行的良性運行,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與引導。首先,要加強法制化建設。我國的金融立法工作相對滯后,我國中國人民銀行雖然于2001年頒布了《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但對具體實施層面則未做詳細規定,而目前,電子銀行采用的規則都是協議,一旦出現爭端,責任的認定、承擔、仲裁結果執行等復雜的法律關系問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子銀行的順利運行。這就需要政府加快立法進程,對電子銀行發展過程中的法律事項給予明確,這是電子銀行良性運行的基本保證。同時,政府還需為發展電子銀行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即打破國內互聯網業務長期壟斷經營的局面,引入充分的市場競爭,保證銀行的長遠發展。同時必須制定和完善相關的網絡安全法規與條例,加強網絡系統安全的監察管理和安全保護工作。
2、銀行本身加大對電子銀行的管理力度。第一,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電子銀行的發展有賴于基礎設施的建立和完善,最基本的基礎設施要求是上網的計算機數量,銀行應首先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力度。第二,電子銀行的運作方式、技術手段都是全新的,這就要加強電子銀行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完善,構建專職的部門并招募人才來實施電子銀行的日常運行與管理。第三,電子銀行業務是剛剛起步的新型業務品種,要想順利發展,離不開專門人才。因此,銀行高級管理人員應具有必要的電子銀行業務知識,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電子銀行的業務風險。同時,要穩定和充實一批電子銀行的從業人員,從而迅速提高電子銀行隊伍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最后,要適時對消費者進行培訓。由于電子銀行操作上的復雜性,極易出現因客戶的操作失誤或是疏忽而導致錯誤的情況。通過對消費者進行培訓,可以使消費者了解電子銀行業務的運作流程和操作。
3、采取多種技術措施保證電子銀行的運行安全。首先,支付網關技術。支付網關技術可以確保電子交易的安全、無縫隙傳遞,有了支付網關,銀行在面對網絡交易量不斷膨脹的情況下仍可保持其應有的安全及效率。第二,采用相關的訪問控制技術來防范來自不安全網絡或不信任域的非法訪問或非授權訪問,并防范各種來自內外網絡的惡意攻擊。第三,采用防病毒技術對進入網絡或主機的數據,防范病毒對網絡或主機的侵害。第四,加強對數字證書的管理,不要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銀行,以保證數字證書的安全性。最后,充分發揮電子銀行防火墻的職能,根據安全策略和規則的組合,控制進出金融網絡的雙向數據流,從而達到實現金融網安全的目的。
4、建立健全電子銀行監管體系。電子銀行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要防范其運行風險,建立相應的監管規范勢在必行。第一,加大電子銀行市場準入的監管。一方面,必須要求網上業務具備嚴密的安全政策、制度規范和操作程序,另一方面銀行內部要有嚴密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內外客戶的交易活動的安全性和交易記錄的真實性。第二,要盡快制定網上銀行的審批和監管程序,并加強金融系統電子商務安全認證、網上支付工作。同時應要求電子銀行設置嚴格的開立標準并且及時向監管當局通報客戶的可疑活動。最后,建立電子簽名及其認證制度。通過建立電子簽名及認證制度來保證電子交易過程中的交易指令的真實性與完整性,要完成這個工作,必須由第三方來完成,從而為電子交易建立一種有效、可靠的保護機制。總之,電子銀行的廣泛開放性,客戶可在全球范圍內自由選擇銀行進行金融交易,這是銀行監管遇到的新課題,必須通過加強防范與監管,切實解決金融認證、網絡支付的安全和可靠問題。綜上所述,電子銀行業務是新興業務,在新時期已成為經濟持續發展、實現國民經濟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種種挑戰,我們應不斷完善相關制度與規范,同時加強技術措施與監管力度,保證電子銀行進入良勝循環的發展階段,最終提高銀行服務質量,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