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銀行推進銀行建設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0年7月,農行分別在上海、香港兩地掛牌上市,成功實現了向公眾持股銀行的重大轉變,登上了國際資本市場的舞臺。農行將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更加挑剔的評判標準。為積極應對新局面,農行提出了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發展目標。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協調配合才能有效推進。新興的電子銀行業務作為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作用。
一、電子銀行是優秀上市銀行建設的推手
怎樣才能算一家優秀的上市銀行?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內涵。借鑒國內外現有評價體系的成熟經驗,結合農行IPO路演的實際,項董事長指出“:一家真正優秀的上市銀行,就是一家以獨特的競爭優勢和出色的人才團隊為基礎、以有效的公司治理和風險控制為保障、具有突出價值創造能力和良好社會形象的現代商業銀行”。優秀上市銀行標準有三個層次:一是基礎、二是保障、三是目標。在這三個層次中,基礎和保障兩個層次是優秀上市銀行的內在要求,突出的價值創造能力和良好的社會形象作為目標,是外在的表現形式,是優秀上市銀行的外在要求。針對這三個層次,廣大客戶和投資人最能直接感知、最關心的是作為外在表現形式的目標這一層次。一家上市銀行是否具有長期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成長性,能否為股東帶來優厚的回報,往往成為社會公眾評價其優秀與否的一般性標準。農行要實現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目標,就要緊緊圍繞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標準,著力夯實基礎、加強保障、突出目標,切實增強可持續的價值創造能力,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電子銀行是在現代信息技術和金融業務高度融合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銀行電子化服務體系,電子銀行業務已成為現代商業銀行創新發展的重要支點和增長引擎,代表現代商業銀行發展水平的核心內容,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能夠為提升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和服務水平作出突出貢獻,而且能夠為廣大客戶創造新體驗、新價值。代表現代商業銀行發展水平的核心內容,是現代商業銀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電子銀行業務已成為各大商業銀行競爭的焦點之一,并將其作為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工作內容。如工商銀行提出了建設國際一流電子銀行的目標、招商銀行將電子銀行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核心戰略目標之一。農行則把電子銀行業務作為全行優先發展的戰略業務之一,建設多渠道、立體交互式電子銀行體系,把電子銀行打造成集金融交易、銷售、理財服務、電子商務和營銷推介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
二、電子銀行是推動優秀上市銀行建設的著力點
(一)推進盈利模式改進。上市銀行的盈利能力是影響其股價或市值的核心因素,也是評價一家上市銀行是否優秀的核心因素。上市銀行的持續盈利能力主要取決于其盈利模式,我國傳統商業銀行屬于利差主導型盈利模式,90%左右的盈利來自于利差收入。隨著經濟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這種單一的利差盈利模式已受到嚴重挑戰。上市銀行要實現持續的盈利增長,就必須主動適應現代經濟金融發展形勢,切實加強管理、努力降低經營成本,大力發展中間業務、實現收入來源多元化,積極改善盈利模式。電子銀行業務是推進現代商業銀行盈利模式改進的重要手段:一是電子銀行業務收入成為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電子銀行的快速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收入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在中間業務收入中的貢獻度逐年提高,成為收入結構優化的重要支柱。以農行河北分行為例,其電子銀行業務收入在中間業務收入中的占比2009年為14.88%,至2010年11月這一比例達到了19.94%。在河北分行下屬的二級分行中,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較快的省分行營業部至2010年11月電子銀行業務收入在中間業務收入中的占比達到了27.73%。二是電子銀行帶來的成本節約推動盈利模式改進。通過傳統的物理網點向客戶提供服務,會產生折舊費、租賃費、人員工資及水電費、郵電費、印刷費等多項經營和管理成本支出。通過電子銀行渠道向客戶提供服務,由于無需承擔網點日常營業所需的各項費用,因而可以節省大量物質資源和財務費用。國內外經驗數據顯示:電話銀行單筆業務成本為柜面同類業務的50%,ATM自助機具單筆業務成本為柜面同類業務的25%,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單筆業務成本僅為柜面同類業務的1%;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占經營收入60%,而通過電子渠道進行的電子銀行經營成本僅占經營收入15%-20%。三是以電子銀行為依托,不斷創新操作簡便、風險可控、收益率高的標準化中間業務和高附加值中間業務品種,加快商業銀行業務綜合化發展步伐,推動中間業務產品結構、收入結構優化,推進盈利模式改進。
(二)推進業務經營轉型。商業銀行業務經營轉型的根本目標是構建集約化經營、內涵式發展、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商業銀行。具體而言,商業銀行經營轉型就是要主動適應外部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調整經營戰略、優化經營結構,提供全面、優質、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根據農行“3510”戰略規劃和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要求,當前農行業務經營轉型的重點是推進渠道轉型、城市業務轉型、“三農”業務轉型。在這些重點轉型內容中,電子銀行都將發揮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一是推進渠道轉型。營業網點是傳統商業銀行服務客戶的最主要渠道,農行渠道轉型的核心內容是網點轉型,網點轉型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網點功能由交易核算主導型向營銷服務主導型轉變。加大電子銀行渠道建設,把適合于在電子渠道辦理的標準化、程序化的交易核算型業務通過電子渠道實施分流,形成物理網點與電子渠道協同的局面,將廣大柜員從簡單重復的柜面交易核算業務中解脫出來,釋放更多的網點資源用于營銷和服務,是實現這一轉型目標的最有效途徑。隨著電子銀行渠道的快速發展,電子渠道對柜面業務的分流率快速提升,至2010年9月末,全國農行電子渠道業務分流率達到了55.07%,同比提高6.37個百分點;2010年1至9月,全國農行電子渠道累計交易筆數達101.95億筆,按一個柜員每天辦理200筆業務計算,相當于替代了18萬名柜員的工作量。從服務渠道的角度看,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至今已相當于再造了一個農業銀行。但目前農行電子銀行客戶滲透率和動戶率都還較低,以具有代表性的網上銀行為例,至2010年9月末,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滲透力只有7.92%、企業網上銀行客戶滲透率只有30.9%,個人網上銀行動戶率只有27.60%、企業網上銀行動戶率只有61.7%。電子銀行對柜面業務的分流能力還有很大的潛力,在推進渠道轉型上還蘊藏著很大的發展空間。二是推進城市業務經營轉型。電子銀行業務符合現代金融服務操作簡便、處理高效、服務全面的要求,電子銀行產品和服務廣泛覆蓋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消費等重要領域,是各商業銀行城市金融業務競爭的熱點。通過打造功能強大的電子銀行服務體系,有利于推動城市業務綜合化發展,推動城市業務經營轉型。三是推動“三農”業務轉型。電子銀行渠道憑借其低成本、高效率,尤其是標準化、跨時空服務的特性,可以有效的將農行“三農”金融業務覆蓋到廣大鄉村、彌補鄉村沒有物理網點的不足,滿足簡化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普惠制、廣覆蓋的“三農”金融服務需求,提高“三農”金融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推進“三農”業務轉型發展。
(三)推進社會形象提升。良好的社會形象是優秀上市銀行的重要內涵。上市銀行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不僅需要通過提高經營業績來提升,更需要通過改進對廣大客戶的服務水平來提升。在沒有電子銀行渠到的年代,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的營業網點的形象是影響商業銀行社會形象的核心因素,在信息化、網絡化高度發達的今天,是否擁有高效、快捷、領先的電子銀行服務體系已成為影響現代商業銀行社會形象的核心要素。發展電子銀行業務有利于提升農行社會形象:一是有助于建立嶄新的農行形象。由于歷史的原因,部分社會公眾對農行的服務范圍、服務能力等不夠了解。對代表現代商業銀行服務水平的電子銀行業務而言,各大商業銀行基本處于同一水平線上,也就是說在電子銀行領域,農行可不受歷史因素的影響與各大商業銀行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展開競爭。通過電子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并在同業保持領先地位,可以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傳達農行科技興行、銳意進取、后來居上的開拓進取精神,有效消除部分社會公眾的偏見,快速建立起嶄新的農行形象。二是通過電子銀行業務發展取得的成績和榮譽,可以對部分投資者的質疑給予雄辯有力的回應,打消投資者疑慮。至2010年12月,農行“金e順”品牌電子銀行已連續3年獲得電子商務協會頒發的“用戶滿意的電子金融品牌”、《證券時報》頒發的“最佳營銷推廣獎”以及中國金融認證中心頒發的“最佳業務拓展獎”、“中國網上銀行綜合實力獎”。除此之外,在和訊網、搜狐網、網易、騰訊網、東方財富網、《南方周末》、3G門戶等眾多媒體組織的評選中摘得“最受網民關注電子銀行品牌”、“最佳網友體驗網銀”等近百項業內殊榮,得到了來自于行業、媒體和社會公眾的一致認同。這些成績和榮譽的獲得,對推動農行社會形象的快速提升發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三是通過全國一體化的客戶服務體系、風格統一的經營門戶網站和消息服務平臺,及時、有效的為廣大客戶提供集約化、人性化、全方位的服務,有助于提升農行服務客戶的總體水平,快速提升農行規范、統一、高效的整體形象。
(四)推進客戶結構改善??蛻羰倾y行業務發展的基礎,也是打造優秀大型上市銀行的基礎。由于歷史的原因,農行的客戶數量雖大,但中低端客戶占比較高,客戶結構急需優化改進。隨著服務功能不斷優化、應用范圍不斷拓展,電子銀行不僅是提供金融服務的重要平臺,更是吸引客戶、維系客戶、關懷客戶、營銷客戶的重要渠道,是各商業銀行體現綜合實力、搶占客戶資源的重要競爭領域,成為改善客戶結構的有力推手:一是有利于吸引中高端客戶。隨著客戶消費結構的升級,圍繞客戶消費習慣的轉變,中高端客戶對金融服務需求體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特點,對銀行的服務種類、服務方式和服務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順應了的這種需求的變化,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高端客戶。近年來農行電子銀行客戶表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截至2010年9月末,農行各類電子銀行客戶超過13000多萬戶,其中個人類客戶達12976萬戶,企業類客戶達125萬戶。二是電子銀行突破時空限制,全天候、跨地域、廣輻射的優勢日益被客戶認識,其安全便捷的服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客戶,使之成為維系客戶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老客戶的穩定。研究發現,客戶一旦熟悉并習慣了某商業銀行電子銀行業務流程,將會形成較強的路徑依賴,讓客戶轉而使用他行電子銀行的機會成本大大增加,使電子銀行成為維護客戶的粘合劑。美洲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對于一家商業銀行而言,只擁有活期存款賬戶的客戶,50%左右會在1-2年內離開,只擁有定期、活期存款賬戶的客戶,30%左右會離開,而同時擁有定期、活期和網銀賬戶的客戶,最終選擇離開的比率只有1-2%。三是電子銀行順應了網絡時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成長性良好的新生代客戶,有利于推動客戶結構的持續改善。
(五)推進產品服務創新。創新是商業銀行的生命力所在,也是電子銀行業務制勝的利器。在當今信息化、網絡化、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銀行業務成為引領現代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發展的新標桿:一是產品創新。通過電子銀行業務平臺,有效利用客戶的交易信息,全面分析客戶的消費習慣、投資偏好,可有效實現以客戶為中心進行產品設計,滿足不同客戶群體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服務需求。農行電子銀行業務開辦以來,依托先進的核心信息系統和強大的科技研發力量,不斷完善和改進已有電子銀行產品,研發和推廣電子銀行新產品,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已建立了以“全面的賬戶管理、靈活的資金調度、輕松的投資理財、安全的技術保障”為基本特征,面向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涵蓋“三農”業務、城市業務和國際業務的系列化產品體系。電子銀行產品的不斷豐富,為客戶提供了更大的選擇空間。二是服務創新。電子銀行服務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商業銀行不再僅依靠營業網點來滿足客戶服務需求,為服務創新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目前農行“金e順”電子銀行已擁有包括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電視銀行、自助銀行等在內的綜合交易渠道體系,以及客戶服務中心、經營門戶網站和消息服務平臺等在內的服務渠道體系。隨著農行各項業務的綜合化發展,金融產品在電子渠道將得到廣泛應用,廣大客戶能夠通過更加靈活、便捷的方式享受到農行全方位、高品質的電子銀行服務。
(六)推進競爭優勢發揮。農行擁有完整的“三農”金融服務體系,在縣域市場具有領先地位,服務“三農”和縣域是農行獨特的競爭優勢。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電子銀行能夠助推這一優勢更好的發揮:一是提供了低成本的服務渠道。大部分“三農”客戶金融需求額度小,對低成本的金融服務渠道要求強烈,電子銀行的發展有效的解決了這一矛盾。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以及自助銀行等服務形式,可以給“三農”客戶提供低成本的服務渠道,符合“三農”金融服務普惠制的要求。二是能滿足“三農”金融服務廣覆蓋的要求。“三農”客戶居住較為分散、交通不便,到銀行的營業網點辦理業務極為不便。因管理成本、人員配置、營運安全等因素,商業銀行又不能夠在“三農”區域遍設機構。電子銀行廣覆蓋、全天候的特點有效的解決了這一矛盾。農行通過電子銀行渠道,服務半徑向廣大“三農”地區廣泛延伸,可以讓農行服務“三農”和縣域這一獨特的競爭優勢得到更好的發揮。經過持續有效的發展,農行已在廣大縣域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子渠道服務體系,在服務全行“三農”業務、助推縣域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網絡化、信息化向“三農”和縣域地區的不斷延伸,電子銀行產品和服務渠道在“三農”地區將進一步創新發展,并推動農行在“三農”和縣域地區的獨特競爭優勢更好地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