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經濟統計學體系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研究杜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的重要性
隨著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社會‘經濟統計學日趨枝繁葉茂,科學構筑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的框架,對于社會經濟統計學的健康發展,對于統計工作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有重要意義。
構筑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決不是簡單地將社會經濟統計學的許多分支任意增減排列,而是探索社會經濟統計學各rl科學之間科學的有機構成。研究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分類研究。分類本身就是科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許多學科本身就是分類學,分類是這些學科的主要目標,如動物分類學,植物分類學等。大多數學科,在某個層次上完成分也是一項重要的成果或突破,如作為19世紀化學最大成就的元素(或原子)的分類及晶體的分類,20世紀基本粒子的分類等。在三結‘構數學中,主要目標也是分類,例如,1981年有限單群分類的完成是抽象代數的最大成就之一。
社會經濟統計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門類繁多,結構復雜的知識系統,在這個知:識系統中,學科之間、知識單元之間、方法之間將呈現一種結構關系,形成不同層次的結構系統,具有不同的功能。對這種復雜的知識系統進行科學的歸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必要的。
二、研究杜會經濟統計學學科休系的原則
本課題研究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的原則是:
1.整體性。建立的學科體系以“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統計方法”這一屬性為r標準劃定的全部對象為總體范圍。
2.層次性。社會經濟統計學是多層次的交叉學科,劃分層次使得社會經濟統計學作為方法論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為課程設置提供依據。
3.統一性。社會經濟統計學是一門完整的科學,有別于一門科學或兩t1科學的觀點。
4。排斤性和吸納性。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既能明確劃分各學科的差異,又能融合各學科的共性。
三、杜會經濟統計科學與學科、學派三者之間的關系。
1.社會經濟統計科學。社會經濟統計學的矛盾的特殊性本p其研究對象、性質等是長期發展確定的,形成對數量特征進行觀察研究的方法論科學。
2.社會經濟統計學科。社會經濟統計學科也有兩層涵義:第一是長期的發展中形成的社會經濟統計學的分支,這是通常意義上的社會經濟統計學科觀,第二是指圍繞某一培養目標形成的統計課程,如工業統計學,農業統計學等。所謂體系則是由若干有關事物互相聯系,互相制約而構成的一個整體,相應的,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是社會經濟統計學科分支體系和課程體系的共同體,兩者之間也有互柑制約和聯系。
3.社會經濟統計學派。學派是指一門學間中由于師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別:學派對科學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統計歷史上政治算術學派與國勢學派之間的學術爭論確立了統計學的科學命名和統計學是關于現象數量關系的內涵規定。同時,統計學派的學術爭論使得統計學科不斷地發生分立和合并。社會經濟統計學派與數理統計學派、社會統計學派是現代稱化統計時期的三大派別。
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內因是統計科學的自身發展規律和不同學派的爭論,其外因是統計活動包括統計工作和統計教學,它們為統計學科的發展提出客觀要求,推動學科的分立與合并。為了科學建立我國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有必要回顧國外統計學學科體系和我國統計學學科體系的發展。
四、國外統計學科體系的演進
統計實踐活動在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早己存在,而統計科學和學科體系的創立則始于資本主義社會。十七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在歐洲主要國家有所發展,對統計工作提誰出了新要求。一些學者紛紛著書立說對此進行研究,進而形成不同的學派。統計實踐的發展和統計學派之間的爭論,推動了統計學科體系的逐步建立。按照發展階段不同,我們將統計學分為古典統計學、近代統計學和現代統計學,在每個階段,由于研究的對象和方法各異,統計學由不同的學科體系構成。
1.古典統計學學科體系
古典統計學,系指十七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中葉的統計學,是統計學的初創階段,由于它尚未從一些實質性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人口學等)獨立出來,因此它在內容體系和啟研究方法上不甚完善。其學科體系由不完善的古典經濟統計學、古典人口統計學和國勢學等學科所構成。
古典經濟統計學由政治算未派中的經濟統計學派所創立,主要人物為英國的配第、金氏和達芬南,并以配第的《政治算術》為代表作。在此書中,配第最先提出采用數字、重量和尺度來分析社會經濟現象及其相關關系,同時還提出了兒乎與現代統計相同的計量方法、分組方法和推算方法。但這部著作把對社會經濟現象的抽象分析和從數量上的實證研究交織在一起,是政治經濟與統計學尚未分化前的狀態,因此,《政治算術》還不能視為一部完整意義的經濟統計學著作。受配第的影響,金氏進一步研究了分組法和估計法,編制了英國各社會集團的收入平衡表,達芬特提出了根據社會經濟現象的相似性和內在聯系進行估計和推斷的思想,這些為古典統計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古典人口統計學為政治算術學派中的人口統計學派所建立,代表人物格朗特、哈利和蘇斯密爾希。格朗特在《關于死亡表的自然與政治觀察》一書中,提出了至今仍有重要影響的有關人口統計的概念、分組方法、估計方法等,證實了出生、死亡、男女性比例等現象的變動存有一定的規律性,編制了第一張生命統計表。受格朗特的影響,哈利編制了著名的“哈利生命統計表”,用以人口推算人壽保險金。蘇斯密爾希首次提出了大量觀察法在社會經濟研究中的應用,證實了大數定律的存在。這些人口統計理論與方法,構成了古典人口統計學的內容。
國勢學為十七世紀中葉的德國國勢學派所創建。早期的國勢學派(記述學派)代表人物有康令、阿亨瓦爾、施廖采爾等,‘他們的國勢學,僅采用記述的方式,羅列各國的重要社會經濟情況,不具有現代統計學的特點,他們的貢獻,僅在于阿亨瓦爾將國勢學改名為統計學,確定統計學這門科學的名稱。后期的國勢學派(表式學派)代表人物,有安杰生、克羅姆、海伯納等人,他們的國勢學從政治算術中吸取營養,以計量為主,采用數列或圖表表示國家的顯著事項。顯示了國勢學派與政治算術學派的綜合,并成為各國政府統計的代表。
綜上所述,.古典統計學實際上是萌芽階段的社會經濟統計學,或者說,統計學產生是以社會經濟統計學的面目出現的。它從數量方面研究社會經濟現象,學科發展以合為主,學科體系層次簡單。
2.近代統計學學科體系
近代統計學,系指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中葉的統計學。在這一時期,資產階級政府統計機關和民間調查機構紛紛建立,定期公布統計數字,統計工作從一般的政治管理擴展到社會經濟活動各個領域,出現了各-種專業統計,統計學派的爭論和統計刊物的出版,共同促使了統計學科發生分化。近代統計學學科體系由近代經濟統計學、近代人口統計學和道德統計學科構成,學科發展以分化為主要特征。
近代經濟統計學是沿著配第一達芬特開拓的道路發展起來的,由于研究范圍的擴大和研究問題的專門化,使經濟統計學發生分化。十九世紀末,重農主義思潮的興起,對農業的高度重視,使農業統計得以建立,拉瓦錫的《農產量統計》就是其代表作。十九世紀初,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為解決工商業中出現的間題,需要收集資料從數量方面加以研究,工商業統計也應運而生。同時航運業和國際貿易的發展、工人運動的興起使得航運統計、貿易統計和勞工統計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一十招九世紀以后,人們對物價的變動甚為關心,一些學者不僅編制出各種物價指數,而對物價指數的計算方法進行了深入研究,創立了物價統計。
近代人口統計學是沿著格朗特一哈利開拓的道路發展起來的,并由最初的生命統計向保險統計、衛生統計或醫療統計方向發展。隨著人壽保險事業.的發展,對科學的生命表的需要日益迫切,哈利生命表雖為當時保險機構所惜重,但仍存在許多缺點,引起了一些學者對生命統計和保險統計原理的進一步研究,貢獻最大者首推英國的米爾思,他著《論年金和人壽保險價值及生存者》,編出了著名的生命的統計表一一“卡萊爾表”,奠定了保險統計學的基礎。由于生命的長短與醫療或衛生有一定的關系,所以生命統計向衛生或醫療統計發展是合乎邏輯的。路易斯、格里芬、維勒米和蓋伊等人對此作出了顯著貢獻。隨著研究問題的深入和新的統計方法的出現,人口統計學在分化的同時,一也由靜態向動態方向發展,凱特勒就通過靜態的研究,揭示了“人的出生、發展和死亡是服從一定規律的”(統計規律)從而使人口統計學趨于完整。“道德統計”和“道德統計學”之名最早由法國的格雷提出并使用,但在此間題上最有成就的當數比利時的凱特勒。他在《犯罪傾向》、《社會物理學》等著作中,研究犯罪統計、犯罪動態及其原因并認為犯罪現象同人口現象一樣,存在著某種規律性(統計規律性),馬克思對他的成就曾予以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在凱特勒之前,無論是人口統計還是經濟統計,嚴格意義上講,還不能算為“學”。凱特勒把概率論廣泛地引入社會經濟研究之中,實現了政治算術學意義的統計學和國勢學中表式學派的統計思想與概率論的綜合,才使統計學真正成為科學意義上的統計學。凱特勒被視為“近代統計學之父”。
3。現代統計學學科體系
現代統計學,是指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葉的統計學,由于概率論的引入,使統計學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統計學科進一步分化與綜合、學科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現代統計學已成為一種多門類、多層次的科學。
(1)數理統計學及其分支學科體系。自凱特勒將概率論正式引入統計學以后,一些學者遵循他的《論數學與統計的關系》和《社會物理學》等著作的觀點,側重吸收他的研究方法,使概率論在自然和社會現象研究中得到進一步應用,并發展為一門通用方法論學科,即數理統計學,這門學科的命名最早由威梯斯坦確定并推廣使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數理統計表現為描述統計學,由舊數理統計學派所創建。本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數理統計表現為推斷統計學,由新數理統計學派所創建。需要指出的是,新數理統計學派,不承認社會統計學是一門現代統計學科,認為社會經濟統計學是政府統計工作的總結或者說數理統計學在社會經濟研究中的應用,同時他們“計量不計質”觀點,也是今天“通用方論法”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一大弊端。
(2)西方社會統計學學科體系。十九世紀中葉至本世紀二十年代的西方社會統計學(簡稱社會統計學)由舊社會統計學派所創建,代表人物有克尼斯、恩格爾、梅爾等人。這門學科的產生先于數理統計學,而正式命名則遲于后者。因為早期的統計學都是研究社會現象的,沒有必要在“統計學”前面冠以“社會”字樣,正是由于數理統計學的出現,為了以示區別,才給原有各統計學科加上一個概括性的名稱一一“社會統計學”。這一名詞由納普最先提出,由凱爾作為專用書名使用。社會統計學的的研究對象為國家、社會動靜集團現象的數量方面,研究法限于大量觀察法,研究的目的在于通過數量關系探索國家、社會動靜集團現象的統計規律性,包括狀態規律、頻率規律、發展規律和相關規律等,研究范圍包括政治統計、經濟統計、人口統計、道德統計、消費統計等,實現對近代統計學各學科的綜合,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以前,與數理統計學相比,社會統計學在統計學學科體系中居優勢地位。
(3)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社會經濟統計學是十月革命勝利以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指導下,經過列寧和斯大林對國家的統計組織和統計實踐作出重大變革后,在對社會統計學(舊社會統計學派的統計學)批判地繼承基礎上,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其性質為一門“獨立的社會科學”,其研究對象為在質與量的辨證統一中研究大量社會經濟現象的數量方面,研究方法除繼承社會統計學的大量觀察法外,還提出了分組法和綜合指標法,并認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可以有效地運用數理統計方法。作為國家管理和對社會經濟生活進行有效服務和監督的重要手段,以及用以制定和檢查計劃的基礎。統計工作在前蘇聯受到空前的重視,社會經濟也有較大發展,已成為門類齊義、系統完整的現代統計學科,并與數理統計相對立。
五、我國統計學學科體系探索軌跡
建國以來,我國對統計學學科體系的認識,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四個方面。
1。“數理型”統計學科體系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現代統計學是以概率論為基礎的數理統計學,是以分析客觀大量現象數量關系與變化、研究客觀大量現象中受概率論支配的客觀規律性,’其在學科歸屬上,應當是數學學科體系的一個分支,屬于應用數學學科體系范疇,在學科性質上應是一門唯一的、可用于社會與自然等各個領域的通用的統計學。這種人還認為,隨著數理統計方法在社會、經濟、生物、化學等各種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并按各領域分別加以分析與總結,從而形成了按具體領域分類的應用數理統計學,即社會統計學、經濟統計學、生物統計學等;同時指出,應用數理統計方法所形成社會統計學、經濟統計學等,與在蘇聯統計理論指導下所建立的“經濟統計學”、“社會統計學”等完全兩回事,前者是為社會與經濟研究用的數理統計方法,而不是指標解釋與經驗總結,而后者僅僅是指標羅列、指標解釋與經驗總結等。
2。t’4旨標型”統計學科體系
持這種觀點的人主要受1954年3月前蘇聯科學院、中央統計局和教育局聯合通過的決議影響,并在思想不開放的年代教條式的接受了決議中的有關精神。決議中認為:“統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研究大量社會現象的數量方法。……統計學的理論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蘇聯百科辭典》“統計學”詞條)還認為數理統計學只屬于數學學科體系,即只承認社會經濟統計學才是唯一的統計學。
3.“指標加數理應用型”統計學科體系
持這種觀點的同志認為,統計學是一門橫向的、方法論科學,而不是單純的社會科學,認為“統計學本米就是同數學、計算分不開的,根本就不存在無數學和不計算的統計學。‘數理伙‘數學’在外文中本是一個字,從嚴格的邏輯意義說,根本不應該在統計學上冠之以‘數理,一詞。”從而認為,單純的數理統計學只是數學的分支,但隨著數學(包括數理統計學)在工程技術、生物科學、化學、物理等領域中應用所形成的工程技術統計學、生物統計學等,已不再是數學的分支,而是以工程、生物現象等具體數量方法為研究對象的方法科學,屬于統計學范疇。于是,新的統計學學科體系便由“指標型”的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與數理統計學往各具體領域中應用形成的生物統計學等所構成。我們稱這種體系為“指標加數理應用型”統計學學科體系,以區黝于“指標型”體系和“數理型”體系。
4.“綜合型”統計學科體系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僅僅把數理統計看作是數學學科體系的一部分而不是統計學學科體系的一部分是錯誤的,僅僅把社會經濟統計學看作是唯一的統計學也是錯誤的,而把統計學說成是兩門也是不嚴謹的,統計學只有一門,它既包括社會科學中的統計學,又包括自然科學中的統計學,既包括社會經濟統計學,又包括數理統計學及其應用李科,即統計學的研究對象特征應包括:思維科學一一數理統計學及其分支學科,社會科學一一社會統計學及其分支學科,自然科學一一生物、氣象、物理、天文及環境統計學等。在這種思想指導下,認為統計學學科體系是由若干個層次或級別的多種統計學科所構成的“綜合型”一學科體系。
六、杜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框架
本課題構筑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時,除遵循基本原則外,還著重考慮如下因素。
第一,努力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力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統計學學科體系,全面體現我國統計活動的實踐,全面體現我國統計專門人才培養的課程設計,全面反映近年來我國統計科學研究的成果,使社會經濟統計更好地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
第二,構筑的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應體現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統計部門柞為信息生產部門,具有與其它物質產品生產相一致的方面。統計活動就統計的生產方式而言,它包括統計的設計、摘查、整理、分析和資料的應用等過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觀念需要來一個巨大的轉變,即統計部門應該面對市場,統計信息也應逐步由單一的“產品”向“商品”私過渡,相應地,統計人員也應盡早樹立市場經濟的觀念,統計人才的培養和統計李科體系的構筑也應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本課題的設想是,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應該有一整套體現統計信息產業市場特色的學科分支。
第三,既考慮傳統的統計學科分類,又兼顧我國三次行業劃分的標準。以往的統計學科分類有一些合理的成份,但有許多重復和交叉,體系上也不完整。我們在構筑新的社會經濟統計學科體系時,充分考慮傳統分類的合理成份,既要利于分析我國社會、經濟、科技統計學科各自的發展趨勢,又便于按三次產業劃分充實發展社會經濟統計學,尤其是第三產業統計學學科體系的建立,使第三產業統計更明確化,為建立健全第三產業統計以及加強第三產業統計工作提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