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茶文化旅游發展策略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美國學者約瑟夫·派因與詹姆斯·吉爾摩合作撰著的《體驗經濟》一書指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之后,體驗經濟已經逐漸成為第4個經濟發展階段,各種體驗將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基礎。體驗經濟的核心支撐是創造難忘的經驗,而消費者將為這種經驗付費。體驗經濟時代下要求游客的“身”與“心”都能得到滿足,并且當這種體驗活動賦予或帶給游客良好的心理感受時,人們對價格的敏感度往往會有所下降,即游客愿意通過支付額外的費用購買一份“好心情”,經歷一種“高享受”。旅游就其本性而言是一種天然的體驗活動,其目的是為旅游者營造難忘的旅游體驗和值得回味的旅游經歷,旅游的這種體驗屬性決定了旅游業將是體驗經濟時代的先鋒[1-2]。與其他形式的旅游相比,茶文化旅游在本質上更加突出強調產品的“體驗性”,強調游客體驗的獲取。因此設計獨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項目和產品,滿足茶文化旅游者的個性化需求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1體驗經濟的內涵
所謂體驗經濟,是指企業以服務為舞臺,以商品為道具,為消費者創造出難忘感受的一種經濟形式。在體驗經濟中,企業提供的不僅僅是商品或服務,而是為消費者提供最終體驗,并給消費者留下難以忘卻的愉悅記憶;消費者消費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費過程中的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上、體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體驗。
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旅游也必然走向體驗的大趨勢。在這一背景下,旅游者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不再滿足于得到優質的商品和服務,而是希望參與到消費活動中,親身經歷產品消費的全過程,獲得體驗的經歷。旅游體驗是一系列特定體驗活動的產物,這種特定的體驗活動是旅游者在一個特定旅游地花費時間來游覽參觀所形成的,是由眾多復雜因素構成的綜合體,這些因素包括個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費的產品等。
2體驗經濟與茶文化旅游關系
2.1體驗經濟的特征
2.1.1互動參與性。體驗來自個人心境與事件的互動,顧客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者”,而是“產品”體驗的生產者之一,企業不再只是“生產者”,是幫助顧客產生其“難忘經歷”和“特殊體驗”的引導者[3]。顧客的參與是體驗創造的前提,如果沒有顧客的參與,體驗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2.1.2感覺持久性。在體驗經濟中,消費是一個“情境互動”的生產過程,當這過程結束的時候,體驗產品“記憶”將長久地保存對這一過程的印象。因為它不可復制,不可轉移,對每一個記憶的生產者來說,這個體驗都是持久的。
2.1.3經濟高彈性。體驗經濟時代,消費者把體驗的價值看得更高,為了獲得美好的體驗,他們愿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而對于產品提供方而言,由于其中一些公司策劃了形形色色的不同體驗,他們就更容易強調自己的獨特性,也為他們所提供的獨特價值收取更高的費用。
2.2茶文化旅游內涵
茶文化旅游是指茶業資源與旅游進行有機結合的一種旅游方式。它是將茶葉生態環境、茶生產、自然資源、茶文化內涵等融為一體進行旅游開發[4]。茶文化旅游是最能體現和適應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類型。茶文化旅游的核心就是“文化體驗”,茶文化旅游者通過借助各種感覺手段直接觀察茶文化或參與其中。游客可以在茶葉的采摘、評價、品飲過程中獲得直接的感官刺激,留下持久而深刻的印象。即使是觀看茶藝表演,由于旅游者性別、年齡、職業、性格的差異,也會有不同的體驗,或優雅、或詩意、或健康、或愉快等,這些體驗使茶文化旅游活動牢牢地印在旅游者的記憶里。
茶文化旅游具有鮮明的體驗特色。茶文化旅游活動受自然條件和設施的限制較小,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以感受不同茶類的新鮮和醇和。而不同的地域環境更能體現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鮮明特色,如白族的三道茶、藏族的酥油茶、客家的擂茶、閩南的功夫茶等。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體驗特征是其他旅游產品無法比擬的,它既可讓人們在茶園中感受自然的生機和活力,又可以讓人們在品飲中滿足求知欲望。
3茶文化旅游獨特的體驗功能
3.1休閑體驗功能
隨著現代社會的演進,物質豐富的同時,人們更多地渴望能走出生活、工作的狹小空間,到廣袤的大自然中去,旅游者在茶園能看到滿眼青翠欲滴的茶林,通過親手采摘片片嫩芽,有效緩解現代生活快節奏帶來的緊張情緒,得到休閑的體驗。
3.2健身體驗功能
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咖啡堿、茶堿、可可堿、揮發油、維生素C、槲皮素、鞣質等,對降低血脂和促進新陳代謝都很有益處。茶中的茶多酚能清除機體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滅病原菌。此外,茶還有提神、消除疲勞、抗菌、抗輻射、抗氧化、降三高等作用,旅游者在品飲過程中,既賞心悅目,又可達到健身目的。
3.3文化體驗功能
各地所產的茶葉不同,地域性的文化
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飲茶習俗也大有不同。藏族的酥油茶、蒙古族的奶茶、傣族的竹筒茶、納西族的鹽巴茶、布朗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苗族和侗族的油茶,其飲茶方式和茶葉的沖泡方法均各有特色。就是漢族地區,也有各式茶俗和不同的茶葉沖泡方式。各地茶藝表演也是異彩紛呈,除了傳統的工夫茶,還有融入地方特色的茶藝表演,如擂茶、新娘茶等。旅游者還可以在產茶地聆聽茶葉史話,親眼目睹茶葉制作技藝,在品茶、賞茶、識茶的文化氛圍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3.4審美體驗功能
體驗經濟時代下真正的旅游者不是匆匆過客,他們是為滿足審美與體驗的需求而來。旅游需要藝術的想象,旅游需要審美的情趣。阿爾卑斯山上的公路上立著一塊提示牌:“慢慢走,請欣賞”,這正道出了旅游的真諦。美在茶中有最充分的體現,風景優美的茶園,青翠欲滴的茶樹、千姿百態的茶葉、純潔高雅的茶藝表演等都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茶文化旅游增加了并引導著旅游者的審美情趣。
4體驗經濟下茶文化旅游發展對策
4.1提煉鮮明的茶文化旅游體驗主題
主題是體驗的基礎,鮮明獨到的主題能給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產生持久的記憶,是游客獲得體驗極為關鍵的一步。體驗式茶文化旅游可以構思不同風格的主題,實現優勢互補、良性競爭。根據茶文化的特征,可以設計如下主題:“茶文化美食”主題,舉辦茶宴(茶點)品嘗節,推出一批茶餐飲特色宴會、菜肴和茶點,吸引中外游客到茶餐飲特色店用餐消費;“茶藝交流”主題,舉行中外茶藝交流活動,為海內外茶藝愛好者提供茶藝交流的平臺;“茶文化體驗”主題,向中外游客介紹、展示、品鑒包括采摘、炒制在內的中國茶藝文化;“茶文化專題游”主題,設計茶文化特色旅游線路,如茶文化尋蹤游、茶道尋源游、茶文化工業游、都市茶館游、農家茶館游等一系列茶文化旅游線路。這些景點、事物以及活動必須與既定的主題密切相關,從而使得旅游體驗前后一致、清晰,幫助游客整合自己的體驗感受,最終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憶。
4.2設計個性化的茶文化旅游產品
在體驗經濟時代,茶文化旅游產品開發必須重視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必須以消費者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行為模式為基礎,應充分發揮人體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的感官體驗,通過提高人們的生理體驗,觸動旅游者的內心情感,創造美好的體驗,創造性地讓旅游者獲得快感,使茶文化旅游產品能引起消費者的遐想和共鳴。比如,日本游客比較喜歡鐵觀音、人參烏龍、普洱茶、中低價位書法繪畫等產品,茶企業應注重與游客的互動,既要在游客進行產品消費時與其互動,又要使游客積極參與產品的設計生產,從而生產令游客滿意的個性化產品。
4.3深度挖掘茶文化體驗內涵
當今世界旅游市場的發展趨勢是由單一型觀光旅游向多樣化、專題化方向發展,人們前往異域文化環境旅游,主要目的是調適疲憊緊張的身心,感受差異化的風土人情,追溯遠古的文化歷程。挖掘茶旅游的文化內涵,并將宗教文化、書畫文化、音樂文化、舞蹈文化、禮儀文化等元素加入到茶旅游產品和服務當中,能夠給游客提供一次完美的體驗機會。
4.4營造茶文化旅游體驗氛圍
根據茶文化旅游主題及特征,營造體驗氛圍,為旅游者提供體驗的真實環境。每一個體驗環境都要根據主題精心包裝設計,由體驗線索把各種元素有條不紊地串聯起來。讓參與者通過對視覺(顏色、造型)、聽覺(音量、音調)、嗅覺(氣味、清新度)和觸覺(濕度、柔軟度)等方面的接觸,刺激感官反應,在愉悅的氛圍中產生更多的體驗。
4.5培養茶文化體驗旅游從業人員
在共同營造體驗氛圍中,從業人員起著主導作用。在旅游過程中為游客提供專業、周密的服務必將大大提升游客對旅游過程的體驗滿意度,讓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充分體驗茶文化旅游的樂趣。茶文化旅游項目的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旅游從業人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深入挖掘其文化蘊涵,才能不斷豐富茶文化旅游產品的種類,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品位,才能帶領游客體驗到茶文化旅游的真實魅力。
4.6創新茶文化體驗旅游宣傳模式
茶業部門和旅游部門應聯合起來,運用各種信息工具和手段,如:電視、電影、網絡、展覽、講座、節慶活動等,做好市場宣傳、市場開拓、產品推介和市場營銷工作。在宣傳促銷的過程中注意挖掘和推廣茶文化,增進潛在旅游者對茶文化特色的了解,進而激發他們的旅游興趣。向旅游者派送或出售具有收藏價值的茶文化紀念品,充實和延續旅游者的美好體驗,將體驗的感受永久存留。
5結語
我國歷史和現代茶文化豐富多彩、獨具特色。在體驗經濟時代,顧客每一次購買的產品或服務在本質上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上、體力上、智力上甚至精神上的體驗。旅游是一種天然的體驗經濟,茶文化旅游更是以其獨特的多元化魅力滿足了人們求新、求異、求奇、求美、求知的需求。對茶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應更關注游客的體驗需求,將體驗經濟的意識貫穿其中,從而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將茶文化發揚光大。